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4-10月接受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60例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B组60例在无麻醉状态下直接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躁动、呛咳、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3%、1.7%、5.0%,低于B组的13.3%、11.7%、18.3%(P<0.05);A组检查成功率、愿意再次接受检查的占比分别为96.7%、93.3%,高于B组的83.3%、70.0%(P<0.05)。结论麻醉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及临床检查成功率。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6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产妇术后有2例出现头痛,对照组中有2例术后出现疼痛,1例出现寒颤,另有1例出现低血压,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术当中,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缩短麻醉时间,减轻产妇的痛苦,其麻醉效果较为确切,安全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进行分娩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92例,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产妇,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麻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短,麻药用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应用于剖宫产中的效果较好,能够起到理想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儿采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40例患儿采用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麻醉前后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麻醉前后不同时间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对患儿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明显,对患儿的心率、动脉压影响较小,且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

  • 标签: 七氟醚 氯胺酮 小儿全身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剖宫产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抽取11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手术麻醉方法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仅采取硬膜外麻醉,研究组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并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麻醉起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9%)的手术出血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22.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联合应用腰麻与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迅速,手术用时更短,手术实施效果更好,值得医院单位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麻醉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剖宫产术中腰麻与硬膜外麻醉结合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96例2017年5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硬膜外麻醉)以及观察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平均每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麻药使用量(6.37±2.42min、133.58±26.94mL、23.67±5.84mg)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0.61±3.64min、166.49±22.54mL、44.39±6.18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的患者采取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缩短麻药的起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麻药的使用量,从而有效的降低对孕妇以及婴儿的伤害,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腰麻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应用于妇产科麻醉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对照组采用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95.6%)与对照组(93.3%)无显著差异,P>0.05,未见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7.8%)明显低于对照组(37.8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与重比重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麻醉中均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但等比重罗派卡因的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罗哌卡因 妇产科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采样的方式,抽取于我院行无痛人工术的患者 90例作为实验对象,时间介于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6月。对其运用盲选法进行分组——对照组( n=45,采取丙泊酚麻醉干预)和观察组( n=45,采取丙泊酚 -舒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干预)。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出血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实施中,运用静脉复合麻醉干预,镇痛效果较好,且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均相对较短,值得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用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的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胃镜下取异物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异丙酚静脉注射麻醉后胃镜下取异物(观察组),25例进行传统胃镜下取异物(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少(P<0.01);手术平均时间短(P<0.01);患者满意度高(P<0.01);观察组均经过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下成功取出,取出异物共30件,操作过程安全,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胃镜下取异物,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但需要注意进行麻醉风险评估,严格掌控适应证,给予相应麻醉管理。

  • 标签: 静脉麻醉 胃镜下取异物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考酮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全麻下行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舒芬太尼麻醉,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采用羟考酮麻醉,术后采用羟考酮镇痛。比较两组的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12、24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使用羟考酮,可有效缩短麻醉恢复的时间,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临床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羟考酮 麻醉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依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61例。在手术进行前,试验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对照组则应用丙泊酚药物进行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5min以及麻醉后10min的SBP,DBP,HR,SpO2。结果试验组麻醉后5min及10min的SBP,DBP,HR,SpO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镇静药物相比,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更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38)和对照组(n=38);其中实验组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min及拔管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麻醉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延长,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少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声带息肉摘除术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的麻醉方式。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声带息肉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的9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其中对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而观察组则使用舒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工作,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2.03±1.1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麻醉手术后的VAS评分(3.88±2.88)分,并且观察组经过麻醉后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芬太尼运用于需要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麻醉工作之中,拥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运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既能够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又能够缩短其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镇痛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静脉术后镇痛 临床麻醉 舒芬太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导乐陪伴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对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导乐陪伴+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孕妇的VAS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的Apgar评分、产程时间、产后的出血量及术后的满意度。结果①研究组镇痛后三十min、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分别是0.8±0.1、1.3±0.2、0.7±0.3,较对照组的分别低约6分、6分、5分;②研究组中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的例数比是3631,有1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7分;较对照组的分别高于13例、低于4例、9例和7例;③研究组中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是190.3±23.8,第二产程是50.2±10.2,第三产程是4.2±0.3,分别较对照组的低约40min、10min、2min;④研究组中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和满意度分别是190.3±23.9ml、95.8±3.8ml,较对照组的低约50ml,高约20分。上述经数据分析,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导乐陪伴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使用对分娩镇痛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全程导乐陪伴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联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具有宫腔镜手术适应证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地佐辛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更显著,既可减轻不同时段的疼痛程度,又可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药物 地佐辛 宫腔镜手术 麻醉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临床效果。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2015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胸腔镜肺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区分两组麻醉方式,40例对照组接受全麻,4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清醒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研究组药物用量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DBP、SBP指标,T0时P>0.05;T1、T2、T3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分析后建议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一定程度上控制手术危险性,且可减轻术后疼痛感,对疾病康复存在有利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麻 肺癌手术 胸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中发挥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手术中,联合组心率、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进行麻醉的180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手术患者瑞芬太尼麻醉,给予对照组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力学产生的影响。结果对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动力学进行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心率都低于麻醉前数值,而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指标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7.78%,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麻醉效果 分析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拟行无痛人流的100例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具有麻醉起效快、清醒时间短等优点,麻醉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