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代谢组学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组学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组学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HIV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检测数据是制定遏制体制艾滋病传播流行措施的重要依据,而对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如何进行规范的管理是全面提高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技术水平、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就近年来HIV筛查室的管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医院检验科HIV筛查室规范化管理,是发现及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传播的主要手段和可靠保证。

  • 标签: HIV/分离和提纯 实验室/组织和管理
  • 简介:深入分析医学检验专业的传统临床检验方向的现状问题与检验医学发展的现实需求,开设检验工程方向本科教育,适应当前检验学科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等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化进程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缓解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也为检验医学教育改革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检验医学 检验工程 研究
  • 简介: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灵魂,重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党的一贯主张。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新的特点,网络信息化校园革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国际国内的环境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 素质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准备方法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后护理方法30例作为加速康复组,使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30例作为传统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耐受半流饮食时间、术后肠道通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后护理方法与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相比.耐受半流饮食和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明显提前(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术后护理方法较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而且加快了患者术后肠道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结肠/外科学 直肠/外科学 手术后医护
  • 简介:该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等,试图在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核心目标。探究符合大学生思想心理发展特点的,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及实践路径和艺术,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实践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宁夏地区4年制实习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和应付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和临床实习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付方式问卷(CSQ),对宁夏医科大学135名4年制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N=130,M=24.07,S=4.74),其中民族和性别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是否明确存差异(F=15.20,P=0.012〈0.05);③应付方式类型按平均数大小排列由高到底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幻想、自责;④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76〉0,P=0.045〈0.05),并且存在显著线性回归关系(F--4.109,P一0.045~0.05)。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目标和应付方式存在密切相关,且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应付方式呈线性相关,自我效能感越强,应付方式会越成熟、理智。因此,医学实习生应该树立自信,培养健康自我,要有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够正确、理智的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 标签: 实习生 自我效能感 职业生涯 应付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鞘内注射小剂量吗啡对产妇的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及吗啡用于鞘内注射的最佳剂量,并观察穴位贴敷三阴交穴对其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180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成6组(各30例)实施腰硬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A组)用0.5%的布比卡因2.0ml(10.0mg)+50%葡萄糖溶液0.2ml,B、C、D、E组为吗啡处理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吗啡0.1、0.3、0.6和0.9mg,F组在C组基础上使用穴位贴敷方法。评价新生儿情况、术后VAS评分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新生儿1min和5min时Apgar评分在正常范围(P〉0.05)。与对照组比较,鞘内加人吗啡可使术后无痛时限明显延长(P〈0.05)。术后各吗啡组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与剂量相关,D组和E组病例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组与C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5),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并能显著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吗啡鞘内注射能有效延长剖宫产术后镇痛时间,对新生儿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白芥子膏三阴交敷贴能减少吗啡的使用量,同样能达到镇痛效果,并能显著减少使用吗啡后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注射 脊髓 吗啡/投药和剂量 穴位贴敷法 剖宫产术 疼痛 手术后/药物疗法 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新型标志物HAb18G/CD14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样本552例,构建组织芯片,并以10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组HAb18G/CD147的抗原表达和定位,并追踪随访胃癌组患者12~72个月。结果:HAb18G/CD147抗原定位于细胞膜,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3%比55%)。肿瘤组织中HAb18G/CD147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Lauren组织学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脉管浸润及远处转移间无相关性(P〉0.05)。HAb18G/CD147阳性表达与患者术后近期生存率显著相关(P=0.023)。结论:HAb18G/CD147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发展、侵袭性行为及预后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不良的一项分子标志。

  • 标签: 胃癌 HAB18G/CD147 肿瘤标志物 组织芯片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牛磺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血清MDA浓度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小,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牛磺酸/治疗应用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nanceimaging,DCE-MRI)评估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当瘤体直径长至8~10mm时进行干预,共16只成瘤大小合适的裸鼠用于实验,分别植入125I粒子(8只,实验组)和空载粒子(8只,对照组),在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及2个月行MRI常规扫描及DCE-MRI成像,并对肿瘤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量坏死。所有裸鼠的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实验组肿瘤实质与坏死交界区的Ktrans值最高,其次为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值,再次为肿瘤实质,最后是肿瘤坏死区。实验组治疗后2周及2个月裸鼠的整个肿瘤组织Ktran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整个肿瘤组织的Ktrans与肿瘤坏死率有间一定的相关性(r=-0.518,P=0.01);而肿瘤坏死率与肿瘤体积间有一定相关性,坏死随着肿瘤体积增加而增加(r=0.641,P=0.001)。结论:125I粒子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可导致移植瘤内坏死,且对周围脏器较安全。用常规MRI及DCE-MRI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成像是可行的。常规MRI对治疗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而DCE-MRI则可定量分析125Ⅰ粒子治疗后肿瘤血管灌注特性的改变,对疗效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 标签: 125I粒子 短距离放疗 胰腺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 简介:人端粒酶RNA组分(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是端粒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作用是作为端粒酶延长的RNA模板。鳞状上皮内瘤变是指鳞状上皮结构和细胞的异常,属于癌前病变,而子宫颈和食管是发生鳞状上皮内瘤变最常见的部位。子宫颈癌是全球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年轻化的趋势[1],其中鳞状细胞癌占80%~85%。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

  • 标签: 人端粒酶RNA基因 人端粒酶RNA基因 鳞状上皮 子宫颈 食管 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