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宫颈的发病率高达第三,仅我国而言,每年宫颈患者以十几万的数字增加中。宫颈作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医疗手段已初步成熟,经过筛查后有超过91%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目前宫颈的主要预防手段是接种宫颈疫苗,单一的疫苗接种虽然具有一定预防效果,但是结合上合理有效的筛查方法后效果更为显著。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宫颈筛查制度,所以筛查方式虽然比较多但是并没有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医疗水平以及宫颈筛查普及度均不同,所以筛查方法的制定应以当地相关实际情况来制定。

  • 标签: 宫颈癌 癌前病变 早期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常规内镜诊断为食管黏膜病变的患者80例,分别使用窄带成像技术和碘染色技术对患者的病变形态、范围和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在食管病变程度和范围方面,窄带成像技术和碘染色技术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和碘染色技术对于食管病灶的检出率都非常高,两种检测方式在诊断早期食管病变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早期食管病变进行诊断时,窄带成像技术与碘染色技术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早期食管病变的检出率都非常高,可以使用窄带成像技术代替碘染色内镜对食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窄带成像技术 碘染色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76例宫颈病变患者,收集时间是自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分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纳冷刀锥切术治疗,研究组采纳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比较,研究组较少,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较短,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可有效缩短宫颈病变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108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HR-HPV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癌前病变 临床效果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CIN)、宫颈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癌前病变 宫颈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病变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5月--2017年10月,研究对象60例本院收治的早期胃癌及病变患者,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给予实验组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病变的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壳聚糖抗菌膜对于宫颈病变病患的影响。方法于2015.01-2018.02时间段妇产科收治宫颈病变病患中抽出100例进行治疗分析,将病患均分为手术组(50例)、综合组(50例),其中手术组病患行宫颈环形电切治疗,综合组病患在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治疗同时术后加入壳聚糖抗菌膜用药治疗,研究2组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组病患治疗效果、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均优于手术组,2组结果数据比较,p<0.05。在并发症方面,2组均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宫颈病变病患术后行壳聚糖抗菌膜用药治疗,可缩短其切口愈合用时、阴道排液总时间和出血时间,效果显著。

  • 标签: 壳聚糖抗菌膜 宫颈癌前病变 治疗效果 切口愈合用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方式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病变患者,均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阴道镜下行LEEP术后病理检查与阴道镜宫颈活检的诊断总符合率为86.46%(83/96),阴道镜宫颈活检诊断CINI符合率为77.27%(17/22),CINII与CINIII符合率为67.85%(19/28)。结论宫颈病变的诊断,应用阴道镜宫颈活检漏诊率较大,以致出现风险,而LEEP术能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现象。

  • 标签: 宫颈癌癌前病变 LEEP术 病理检查 阴道镜宫颈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术对宫颈病变(CIN)患者的临床诊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CIN患者,均符合LEEP手术指征并在阴道镜下行LEEP手术,分析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检查结果为HSIL48例,LSIL38例,不满意14例,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为CINⅠ32例,CINⅡ44例,CINⅢ24例;阴道镜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一致者共计91例,诊断符合率为91%;患者均顺利完成LEEP手术,随访6个月后,患者全部转阴,转阴率100%。结论阴道镜下联合LEEP术不但能准确切除病灶,而且对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 LEEP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皮细胞病变患者,共92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HPV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ct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对比组间检测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ASC阳性率、LSIL阳性率、HSIL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检测效果好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hpv,tct联合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检测效果较为理想,检测阳性率较高。

  • 标签: hpv tct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早期胃癌及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住院部2016年01月01日至2017年06月01日收治80例早期胃癌及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40例)、观察组给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2.50%,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小于0.05,统计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胃癌及病变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并且还能降低复发率,对预后起到改善作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至我院就诊的宫颈疾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5.1.23-2018.1.23,所有患者均经过组织病理学获得明确的诊断,其中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分别占据485例、71例、27例、13例、4例,均给予TCT+HR-HPV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进行TCT+HR-HPV检测后,与组织病理学相比较,得知炎症、CINⅠ、CINⅡ、CINⅢ、宫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97%、43.66%、74.07%、84.62%、100.00%,说明随着组织病理学级别的递增,其检测阳性率将会逐渐递增。结论对宫颈病变患者给予TCT+HR-HPV检测的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TCT HR-HPV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病变患者实施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诊疗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于本院检查的宫颈病变100例,对患者进行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诊断,并实施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治疗,观察其手术指标、手术效果、检出结果。结果治疗效果为90.00%,阴道镜检出宫颈糜烂73例、宫颈息肉2例、宫颈湿疣5例、CINⅠ7例、CINⅡ12例、CINⅢ1例。结论宫颈病变患者实施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诊疗的效果显著,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孕期 胎儿筛查 NT超声检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病变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与LEEP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病变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LEEP治疗,实验组则同时接受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对比2组宫颈病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宫颈病变患者的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几率(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接受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与LEEP联合治疗,可取得较高的价值。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 LEEP 宫颈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CO2激光治疗早期喉癌及病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段为2015年4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早期喉癌及病变患者,共选择8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分组,具体遵照“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CO2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3个月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较对照组低,谐噪比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均未出现并发症情况,且无一例复发。结论针对早期喉癌及病变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O2激光治疗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但前者更利于黏膜保护和近期声音恢复,推荐探索性推广。

  • 标签: 早期喉癌 癌前病变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CO2激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RS)与浸润性导管(InvasiveDuctalCarcinoma,IDC)声像图的共性与差异及其形成机制,以期对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声像特征有更好的认识,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应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式,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或住院患者21例,对比起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RS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灶最大径平均值与ID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组与IDC组病灶在形态、边缘、纵横比、后方回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部回声、周围高回声晕、边界、钙化灶、腋窝淋巴结异常及血流信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对RS病灶的发现具有一定价值。RS的发病年龄、病灶大小及超声征象与IDC具有一定区别。

  • 标签: 超声检查 鉴别 乳腺良性上皮增生性病变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前,直肠癌在男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五位,在女性癌症发病率中排第三位,是我国居民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而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在诊断直肠癌病变及直肠癌中有较好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 标签: 直肠癌前病变 直肠癌 直肠黏膜渗液FH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管及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予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29日至2017年3月18日我院34例胆管、34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实施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观察两组病灶数目、大小及ADC值。结果相比胆管组,肝占位性病变各组病灶数目更高,其中以肝转移组、肝血管组最高,P值小于0.05,在病灶直径方面,肝转移组与胆管组对比性不强,P值大于0.05,其他组指标均更高,其中以肝囊肿组最高,P值小于0.05;肝血管组、肝囊肿组ADC值均较胆管组更高,分别为(1.90±0.45)mm2/100s、(3.42±0.50)mm2/100s,P值小于0.05,其他组与胆管组对比价值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在胆管及肝占位性病变诊断中,临床价值较高,可准确鉴别疾病。

  • 标签: 肝占位性病变 胆管癌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与活检病理在早期宫颈及CIN(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27例接受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分研究组(74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接受活检病理检查,对照组接受TCT检查,比对两组检查准确性。结果诊断的阳性率研究组是72.97%(54/74)高于对照组52.83%(28/53)(P<0.05);127例患者中共检出CINⅠ67例,占52.76%(67/127)。结论活检病理相比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应用于早期宫颈和宫颈上皮内病变中临床诊断准确性更高。

  • 标签: 活检病理 液基薄层细胞学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根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腰骶神经根病变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