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某职业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为职业院校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提供参考,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对某职业学校4个年级689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152人(22.06%),女生537人(77.94%), 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最低是:只与一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传播(47.61%),86.21%同学从初中就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40.20%同学认为自己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93.90%同学愿意参加学校组织“艾滋病”及“HIV检测试纸”方面的知识普及讲座,学生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渠道主要是学校宣传80.12%,其次是其他社交平台68.84%。结论 职业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需要加强学校艾滋病知识教育。

  • 标签: 学生 知晓率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培养方案,旨在为其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为中医特色护理专业对外交流培养模式构建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国内9所开办涉外护理教学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比较研究和统计学分析,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并分析不足。结果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涉外护理办学存在涉外培养目标定位尚待提高,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差异性大,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涉外英语教学薄弱等不足。结论高等中医药涉外护理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应符合专业学科发展,聚焦国际护理前沿,体现中医护理特色,重视外语及跨文化能力培养,并需不断革新教学方法。

  • 标签: 中医护理 涉外护理 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
  • 简介:目前.大多学者以心理学变量来诠释人类职业行为。人类职业选择有其潜意识心理动机.这些动机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需求满足,职业各种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与避免焦虑。护士职业需求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涵盖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个体每一种需求都会寻求一种特别的方式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方式与职业选择有密切关系。个体需要职业需求交互作用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

  • 标签: 职业需求 MASLOW 护士 需要理论 职业选择 职业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隐性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2014年入学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中选取6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附加具有专业特色隐性课程;同一老师任教平行班设为对照组(n=105),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职业认同评估指标体系对两组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总分和职业自我概念、社会比较与自我反思、职业选择自主、社会说服4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通过挖掘专业特色隐性课程,对提高护生职业认同感有明显积极作用,应重视隐性课程在护理教育中作用。

  • 标签: 专业背景 隐性课程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马斯洛基本需要理论对危重病人进行护理效果。方法:先评估病人存在护理问题,然后按照马斯洛基本需要理论制定好护理计划,对病人进行护理,观察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病人对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病人进行科学护理能促进病人健康,提高病人对护士满意度。

  • 标签: 马斯洛 基本需要理论 危重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与世界各国合作日益密切,中医药也逐步成为我国对外教育交流重要项目。来华留学生群体中一员,其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关注。对来华中医留学生心理适应现状调查与分析为我国高等中医院校开展中药文化知识、学术技能及教育教学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持。本文将基于高等中医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现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以期更好地实现不同文化有效沟通交流。

  • 标签: 高等中医院校 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 心理适应
  • 简介:面对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就高等护理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作了阐述.通过积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和转化以及非学历教育作用,加大高等护理教育对社会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力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形势发展和不断变化医疗卫生市场要求.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社会服务 护理人才 科学研究 非学历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情况,为优化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比较各校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开设情况、学时数、占总学时比例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相关课程87.2%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中医护理相关课程约占总学时比例10.6%;理论与实践学时数之比约18∶1。结论中医护理相关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护理优势与特色,但其在课程开设形式、课程比重设置、中医护理技能实践学时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 标签: 教育 中医 护理 中医院校 课程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感知。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8月,对河北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15名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2020对反馈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学生课程思政感知主题有:润物无声、欣然接纳、心向往之。课程思政教学需改进主题有:与时俱进、内容相近、主次分明。结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普遍接纳,且评价较好。但仍需在思政内容选择、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课程思政 质性研究
  • 简介:推行孝文化"四进"活动,采取课程设置、专题教育、榜样示范、环境熏陶、活动承载、节日渲染、课堂融合、媒体渗透、行为引领等系列实践方法,将孝文化合理内核融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培养实践中。实行孝文化教育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评分明显高于教育前(P〈0.01)。

  • 标签: 护理 教育 孝文化 职业情感
  • 简介:目的探讨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在职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应用可行及效果.方法采用"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三维互动"课堂研究模式.结果85.7%学生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法表示满意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教师也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改进,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实践情景结合多媒体监控教学模式为职业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了新方法和手段,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学生 护理 模型 教育 多媒体 课程
  • 简介:目的了解加强职业防护对减少血透室工作人员职业伤害影响情况。方法对80例血透室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强化培训,在培训前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在防护观念和行为方面:标准预防与普遍预防、戴口罩及防护目镜习惯、医疗垃圾分类盛放及时倾倒、包纱布折安培、针头分离等10项内容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伤害方面:针刺伤、胃炎、神经衰弱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血透室工作人员防护观念和行为都有了明显改进,职业伤害明显减少。

  • 标签: 职业防护 护士 血透室
  • 简介:目的调查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情商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状况,并分析二者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情商问卷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对某中医院校138名三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本科生情商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3.45±0.41)分、(90.48±14.56)分;回归分析显示,情商中自我意识(β=0.447)、自我管理(β=0.387)、社会意识(β=0.274)维度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正预测作用,能解释总变异42.1%.结论中医护理本科生情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一定影响,二者均有待提高,高校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情商,提高其职业决策能力,促进就业.

  • 标签: 教育 护理 本科 中医院校 情商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高等护理教育是对临床护理人才培养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疗服务理念改革、转变,对临床护理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标准与要求。为了帮助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能够适应变动医疗环境,对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对高等护理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高等护理教育 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
  • 简介:目的探讨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方法在《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时同步进行课间、集中等临床见习形式。结果适当增加临床见习学时,有利于护生构建合理知识结构、形成正向职业价值观,并能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结论增强《护理学基础》临床实践是可行且必要

  • 标签: 护理教学 临床见习模式
  • 简介:分析目前高等《护理心理学》考试中存在问题,介绍深化考试改革、培养护理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实践

  • 标签: 护理心理学 考试 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动静脉内瘘失影响,并判定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截取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同时选取这期间前来我院就诊维持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100例,判定符合标准且患者自愿同意后,分别分在研究组和参照组参加本次研究,前者50例患者开展针对护理、或者50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参与不同护理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不良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同时以利用统计学方法中相应工具帮助检验,以此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内瘘失功率方面及内瘘感染率方面出现数为0,在内瘘阻塞率方面出现数为1,护理满意度方面总满意率为96.00%;将研究组数据与参照组对比,结果存在较明显差异,统计学中P值表示为<0.05,证明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后,在我院接受治疗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良发生率有明显降低,让患者感到非常满意,对此项护理措施给出较高评价,临床此项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失功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