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心理干预改善护生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探讨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群体,运用心理测评和SCID访谈诊断,对筛选出的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护生共17人为干预组,实施团体和个体心理行为干预;选择焦虑抑郁得分最低且访谈诊断无焦虑抑郁的17名护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水平,并将结果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时间的主效应显著,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干预组在不同测量时间点的焦虑、抑郁分数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结论]团体和个体心理干预相结合的干预形式可改善护生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生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案对急诊科护士开展5个单元为期12周的训练。结果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经过团体心理训练后,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维度及总均分均降低(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团体心理训练 急诊科 护士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调查实习前护理专业本科生心理弹性现状,并分析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利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621名即将实习的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各条目均分为(4.40±0.73)分,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各条目均分为(1.99±1.20)分,社会支持总均分为(34.73±5.84)分,处于中下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提高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助干提高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 简介:介绍了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常用测评工具,包括儿童、青少年心理弹性常用测评量表及成人应用量表。对心理弹性测评工具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提供有效的测评工具及为本土化测评工具的研制提供借鉴。

  • 标签: 心理弹性 测评工具 综述
  • 简介: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压力大,近年来其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达23%-47%,明显高于其他可治愈性疾病。恶性肿瘤对每个患者来说都是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一经确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

  • 标签: 癌症患者 心理疏导员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胎儿取出前、关腹后的心率、血压及肌肉松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胎儿取出前、关腹后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胎儿取出前肌肉松弛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激励式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恐惧情绪,减少产妇因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激励式心理干预 剖宫产 焦虑 恐惧 肌肉松弛
  • 简介:目的了解食管癌患者配偶在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5-6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黑龙江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的10名食管癌患者配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现场录音及笔录,运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食管癌患者配偶的心理体验主要包括3个方面:疾病确诊初期为怀疑、紧张、不知所措和自我谴责;治疗中期为适应、接受、委屈并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治疗晚期为疾病不确定感、身心疲惫和社会适应能力改变。结论医护人员在关注食管癌患者身心健康的同时,应对其配偶也予以关注,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

  • 标签: 食管癌 配偶 心理体验 生活质量 质性研究
  • 作者: 赵园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36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对儿童围手术期患儿焦虑水平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7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8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焦虑水平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时、静脉穿刺时、术后24小时的焦虑评分以及患儿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时的焦虑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围手术期患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在各个时间点的焦虑程度,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和治疗的合作程度、家长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程度,改善了手术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质量,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护理方法,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 简介: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护士心理韧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与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 标签: 护士 心理韧性 文献回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效果。方法将168名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教育,观察组通过激发孕妇对分娩知识的渴望,建立共同的心理契约目标,发挥心理契约的作用,实现共同心理契约目标。结果观察组孕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产前教育后依从性和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契约式产前教育可提高自然分娩率,具有良好的临产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契约 自然分娩 产前教育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2012年3月~2013年6月筛选心身门诊抑郁症患者的家属44名,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团体辅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团体辅导对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团体辅导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对抑郁症患者家庭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 标签: 团体辅导 抑郁症 家属 心理健康
  • 简介:目的观察产前筛查及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影响。方法对348例孕妇在产前给予抑郁自评量表心理测试,筛查孕妇抑郁倾向,根据不同程度抑郁倾向,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产后予抑郁自评量表复测,对比产前产后抑郁发生率,并分析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并发症。结果产前抑郁阳性121例,产后抑郁阳性30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前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产前筛查及心理干预能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 标签: 抑郁 产前筛查 心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对青光眼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手术的青光眼病人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心理咨询。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评价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组青光眼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病人术前、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团体心理咨询可改善青光眼病人不良情绪。

  • 标签: 青光眼 团体心理咨询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了解实习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分析针刺伤发生的情境、原因以及对护生心理、行为造成的不良影响。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18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护生针刺伤后体验。结果:实习护生针刺伤多发生于注射、抽血或拔针时;心理反应有担忧、恐惧,个别为自责、怀疑或镇定等,行为反应有哭泣、逃避或退缩、寻求帮助等。结论:临床带教中应加强与实习护生沟通,注重护生针刺伤后心理与行为反应,减轻针刺伤对实习护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强化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教育,以减少其针刺伤发生。

  • 标签: 实习护生 针刺伤 心理 行为反应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04位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男女分组中精神因子分值,男性(4.36±3.20)分,女性(5.57±3.0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段分组及文化程度分组分值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大于55岁(A组)与35~55岁(B组)组间比较,精神因子分值A组(4.22±3.04)分,B组(5.59±3.05)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文化程度分组,随文化程度增高总分值均值及各因子分值均值降低,差异性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心理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进行心理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疏导其负性情绪,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焦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依据正念减压疗法中的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步行冥想、正念瑜伽、正念内省6种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收缩压、心率和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 标签: 手术 正念减压疗法 应激反应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现状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糖尿病控制量表(CSSD70)对2012年1月-2013年11月入院的68例糖尿病足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6.32±10.26)分,控制量表得分为(95.60±2.40)分,心理弹性高分组病情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心理弹性低分组,且心理弹性与病情控制4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提高糖尿病足病人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病人病情控制.

  • 标签: 心理弹性 病情控制 糖尿病足 病人
  • 简介:乳腺癌是来自乳腺导管、小叶及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㈦,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该手术方式创面大,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