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团鱼与苋菜.食则中毒。

  • 标签: 食物 搭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症的综合性护理策略对治疗效果、复发率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3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症患者,采用包括一般护理、专门的皮肤护理及心理和情感支持在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关注指标包括皮损的恢复时间、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所有参与患者的皮损在平均37天内获得痊愈,未观察到复发现象。综合性护理策略有效控制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衰竭。生命体征在整个治疗期间保持稳定。结论:针对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症的综合性护理策略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议未来研究扩大样本量并强化心理支持措施,以进一步验证护理措施的效果并推广至不同地区和人群。

  • 标签: 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解症 护理 临床实践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 2020年 2月 7日 开远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1列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症患儿局部皮损创面采用夫西地酸乳膏、湿润烧伤膏混合药物治疗 12 天后改为单纯性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治疗 12 天后,创面明显缩小,患儿出院,于家中自行用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出院随访,创面大部分愈合,愈合皮肤留有少许色素沉着,无明显增生性瘢痕形成。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湿润烧伤膏 疗效
  • 简介:大疱性表皮松型药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重症药疹,发生于使用致敏药物后。任何药物经过各种使用途径均可能引起,尤其以安眠镇静药、解热镇痛药、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所致为多。重症药疹有时会危及生命,其治疗以排泄致敏药物、应用激素及对症处理为主,护理尤需专业、细致。2004年7月,我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药疹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参与 1例肌注柴胡致大疱表皮松型药疹的治疗实践,伤口处理方法思路及注意要点分享,为临床伤口处理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从患者入院开始,和医生共同换药,每日评估伤口情况,观察换药效果及时修改换药方法确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伤口处理。同时面临翻身困难采取自制吊床翻身。 [结果 ]患者治愈出院。 [结论 ]及早正确对患者伤口进行评估及有针对性处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药疹 伤口处理
  • 简介:2007年2月,我们收治了1例重度中毒性大疱性表皮松症(TEN)患者,经积极急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58岁,因“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在应用“头孢呋辛、阿奇霉素、加替沙星及清开灵药物”(哪一种药物不详)的第2天出现震颤、寒战、体温升高(38℃)等现象,对症处理后缓解。随后患者头面部及全身出现暗红色斑疹,许多斑疹融合成片形成水疱。其间充满浆液表皮松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急救护理 中毒性 红色斑疹 呼吸道感染 病历资料
  • 简介:大疱性表皮松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起病急、进展快且病死率高。其典型皮损表现为手背、踩、肘、膝、骶骨部和脚趾等易受伤的部位发生水疱,也在躯干、身体的中部和皮肤皱褶部广泛发生炎症性水疱和大疱,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坏死,易合并感染,形成烫伤样创面。我院2005年5月收治驱急性重症肝炎并发大疱表皮松症型药疹患者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重症肝炎 药疹 皮肤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手前伸、抱球和睡眠三种侧卧位体位在胸外科手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共 18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手前伸组、抱球组、睡眠组各 62例。手前伸组使用双手向前伸摆放体位,抱球组使用抱球体位,睡眠组使用睡眠体位。比较各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参与体位摆放的工作人员,从操作省力和操作便捷两个角度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睡眠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最短,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时间最长,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睡眠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抱球组次之,手前伸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工作人员对睡眠体位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高,抱球满意度次之,对手前伸操作省力性和便捷性的满意度最低,且各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三种体位摆放方式中,睡眠的运用效果最好,值得在胸外科手术中推广运用。

  • 标签: 胸外科 摆放体位 摆放时间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百忧舍并认知行为疗法对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将60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百忧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2组患者在试验前与介入治疗1~2周后使用量表进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值在采用措施后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2次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忧合并认知疗法对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作用明显。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百忧解 焦虑 护理
  • 简介:口服催吐法是临床中抢救口服中毒但意识清醒能主动配合的患者的常用方法,常规的口服催吐法是让患者自行喝水后再用压舌板压舌根处反射性引起呕吐,但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喝了水却吐不出来的情况,最后不得不进行插胃管洗胃,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通过在急诊科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冲击口服催吐法新法,用来协助无法顺利进行自我口服催吐的患者。收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6月进行口服催吐患者共71例,

  • 标签: 口服催吐法 口服中毒 冲击式 常用方法 胃管洗胃 工作经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比较上臂植入输液港与中央静脉植入输液港置港及维护时间与舒适度。结果上臂植入输液港节省置港及维护时间,患者舒适度提高。结论上臂植入输液港能提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于接受,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技术价值。

  • 标签: 上臂 中央静脉 植入式输液港
  • 简介: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传统手术刀为刀片与刀柄分体式。刀架的近端与握柄的衔接部为90°直角,高度差有1.5mm,因此,拆装刀片时,刀片的后1/3部必须翘起至少1.5mm的高度方可安装到位或卸出。装卸过程中,刀片后部均须在其材质的弹性模量内发生轻度变形。

  • 标签: 传统手术刀 弹性模量 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