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寻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的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研究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例选择时间介于2020年8月-2021年10月,根据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乙组与甲组每一组别均包含患者50例。乙组患者运用单一厄贝沙坦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在乙组患者基础上运用葵胶囊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组联合用药方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效果。结果:分组比较后发现,甲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低于乙组患者,治疗后各相关指标优于乙组患者,示之为P

  • 标签: 黄葵胶囊 厄贝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且在各个医疗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安全注射的研究、探索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有效控制静脉用药配置中心成品输液的质量,避免发生用药错误,对临床治疗和临床护理的安全性显著提升。

  • 标签: [] 静脉输液 PIVAS 安全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应对措施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实施了强化用药管理的神经内分泌科长期医嘱1000条,将其作为管理组,并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期间实施了常规用药管理的神经内分泌科长期医嘱1000条,将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嘱不合理数量及给药后的副作用情况。结果:管理组的医嘱不合理数量1.20%,比对照组3.80%低(P<0.05)。管理组的副作用的发生率1.20%,比对照组4.20%低(P<0.05)。管理组医嘱不合理数量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强化用药管理模式,不断学习、更新相关用药知识,加强与医务人员用药沟通,给予个体化临床用药建议,减少了临床中重复用药、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不适宜的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神经内科 内分泌科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零售药房广泛分布在各社区、街道,不但为患者买药取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药店里的执业药师具备专业药学知识,可为患者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确保公众合理安全用药。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很多零售药房存在执业药师“挂证”不在岗的问题,严重违反了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给公众安全合理用药埋下了巨大隐患。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零售药房执业药师不在岗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提出了零售药房执业药师不在岗问题的管理策略,希望能为提高我国零售药房执业药师管理水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零售药房 执业药师 不在岗 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140例儿科就诊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生素,观察组结合药物干预管理,对比两组抗生素用药情况。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率低于对照组,药敏试验送检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科 抗生素 合理用药 药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科门诊药房实施执业药师药物咨询的实际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以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有不同类型疾病,在拿药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给予药物咨询,并且经过对患者基本资料调查确认后符合研究入组标准,并将其随机分为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2例,前一组中实施常规药物咨询,另一组中则实施执业药师药物咨询,并分析、比较具体的药学服务质量。结果:本次研究中重点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在用药后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中的满意度情况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精神科门诊药房中加强执业药师药物咨询服务能够进一步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药物对患者身体的伤害。

  • 标签: 精神科门诊药房 执业药师 药物咨询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有机合成药物为数众多,收载在各国药典中的已有数百种,成为商品公开发售的则在 3千种以上,而且仍在继续不断增加和更新。有机合成药物生产中,技术路线的合适与否对药物的质量、疗效、成本、产量以及环境保护等等一系列方面,都会带来直接的、显著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有机合成药物技术路线的选择与设计。

  • 标签: 有机合成药物 技术路线 选择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CT和磁共振联合成像在盆腔肿瘤诊断工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00例盆腔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患者通过MRI、CT和2种方式联合进行检查,对比三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MRI、CT两种方式联合进行检查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MRI、CT,且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诊断 盆腔肿瘤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