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时光如梭,光阴荏苒,伴随着金猴载誉频频谢幕临近,全鸡报晓钟声即敲响,《中华腹部疾病杂志》迎来了第五个收获黄金季节。期刊作为一个特别的纽带和载体连接着读者和编辑。作为一本腹部医学专业期刊,我们和全国广大医护同仁一道走过了岁月,走过了坷坎.同时也体验了事业成功快乐。

  • 标签: 共同走向 走向辉煌 辉煌致辞
  • 简介:生理机能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全身各器官组织发生变化,老年人个体差异性大,病情复杂,应特别注意掌握用药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以取得好疗效。服用药物是为了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用药合理可以治疗疾病,用药不当可造成疾病,老年病人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也相应发生改变。临床医生给老年病人用药时,应权衡利弊,

  • 标签: 老年人 合理用药 用药原则 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研究熊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至我科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56例,随机分成观察、对照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开展生活方式干预方案,观察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氧胆酸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体重、血压和腰围变化,及肝功、血糖、空腹2h血糖、胰岛素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情况、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ALT、GGT、三酰甘油,餐后2h胰岛素、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氧胆酸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有效改善患者肝酶学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情况;其疗效优于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熊去氧胆酸 临床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多发病.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期消化性溃疡发生呈增加趋势.据统计65岁以上胃溃疡发病率为5.2%,70以上增加至8.5%,并且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忽视,因而,针对老年期消化性溃疡特点,合理选择临床用药对老年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致关重要.

  • 标签: 老年期 消化性溃疡 临床用药 合理选择 治疗
  • 简介:测量体温是临床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医学生理学已对正常人体温有了较为一致认识。通常描述测温是口腔、直肠、腋窝等处。近年来,为使测量体温方法更加便捷,准确,对腹股沟温、肘温等测量及观察均有报道,对老年人是否能采用腹股沟温度监测生命体征,目前尚未见报道。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自身对照测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股沟温 温度监测 老年人 测量 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工作
  • 简介:氧胆酸(UDCA)是目前唯一公认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药物,经UDCA治疗1年生化应答良好患者长期预后较好。应答标准包括巴塞罗那标准、巴黎I标准和巴黎Ⅱ标准等。尽管这些标准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尚无统一意见。对于UDCA治疗不应答者,目前临床上较多推荐联合应用三类药物治疗,即糖皮质激素、贝特类药物和法尼酯受体激动剂。本文将重点介绍各种UDCA治疗生化应答标准,以及治疗研究进展。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熊氧胆酸(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90例PB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受试者均给予保肝支持疗法,试验组受试者在此基础上给予UDCA250mg口服,3次/d;给予对照组受试者泼尼松治疗。两组均治疗4w。常规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记录治疗期间受试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4w末,试验组受试者血清T-BIL、ALT、AST、ALP和GGT水平分别为(34.19±16.88)μmol/L、(48.58±23.31)U/L、(37.27±18.33)U/L、(104.51±43.55)U/L和(82.68±33.34)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7.35±31.10)μmol/L、(85.27±31.88)U/L、(73.55±15.71)U/L、(197.09±52.36)U/L和(131.66±37.58)U/L(P〈0.01);试验组受试者血清TBA为(20.27±9.11)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27±1.89)μmol/L(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如便秘(P=0.29)、头痛(P=0.29)、头晕(P=0.50)、心动过速(P=0.50)、恶心(P=0.33)和呕吐(P=0.50)等,均无显著性相差。结论UDCA治疗PBC患者疗效优于泼尼松,且该药不良反应较少,受试者可以耐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泼尼松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熊氧胆酸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单用熊氧胆酸治疗(A组);熊氧胆酸+多烯磷胆碱胶囊治疗(B组);熊氧胆酸+水飞蓟宾胶囊治疗(C组)。每组40例,疗程12个月,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3、6、12个月肝功、主要症状等指标变化,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12个月症状积分比较,B、C组优于A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B、C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B、C组完全反应率优于A组(P〈0.05),B、C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三组血清ALT、AST、ALP、GGT、TBI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第一个月降低幅度最大,降低幅度B、C组优于A组(P〈0.05),B、C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9)。结论熊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胆碱胶囊或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熊去氧胆酸 多烯磷胆碱胶囊 水飞蓟宾胶囊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疏肝利胆通泄法联合熊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熊氧胆酸治疗,另给予观察组患者疏肝利胆通泄汤,组方包括:茵陈20g、金钱草20g、蒲公英20g、姜黄15卧柴胡15g、虎杖15g、鸡内金10卧枳壳10g、赤芍10g、大黄10g、连翘10g、延胡索10g、甘草6g,水煎、取汁,150ml口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均治疗4W。结果在治疗4w结束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总胆红素、胆汁酸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相差(P〉0.05)。结论疏肝利胆通泄法联合熊氧胆酸治疗胆石症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较好。

  • 标签: 胆结石 慢性胆囊谈 疏肝利胆汤 熊去氧胆酸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熊氧胆酸(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75例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给予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只接受UDCA治疗,均治疗4w。结果在治疗4w结束时,试验组和对照组AST为[(46.2±17.2)U/L和(96.4±37.3)U/L,P〈0.05],GGT为[(78.9±19.1)U/L和(123±54.5)U/L,P〈0.05],TBIL为[(44.8±20.7)μmol/L和(85.3±29.6)μmol/L,P〈0.05],ALP为[(79.6±22.3)U/L和(101±29.7)U/L,P〈0.05],APTT为[(46.4±14.2)s和(58.8±14.9)s,P〈0.05],TBA为[(47.7±19.3)μmol/L和(111.2±36.3)μmol/L,P〈0.05]。结论UDCA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ALD伴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近期疗效确切。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 脂溶性维生素 治疗
  • 简介:常用幽门螺杆菌(H.pylori)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试验,如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学检测、培养等和非侵入性试验,如血清学试验、13C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各种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诊断 因素 尿素酶活性 组织学检测
  • 简介:本文简介了内镜下早期胃癌形态特点、可疑病灶识别、规范观察和电子染色、色素喷洒及共聚焦筛检技术,对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识别能力很有帮助。

  • 标签: 早期胃癌 形态特点 内镜 电子染色
  • 简介: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断水平对胃癌早发现和早治疗非常重要。基层医院对早期胃癌筛查方法有幽门螺杆菌检测、胃蛋白酶原检测、隐血珠检测、硫糖蛋白检测、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检测、胃肠X线钡餐检测等方法,有效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对有条件基层医院应重视内镜医生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尤其提高他们对早期胃癌识别能力,积极采用各种内镜辅助诊断技术,可建立多学科合作早期胃癌协作组模式,共同提高基层医院早期胃癌诊治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 早期胃癌 筛查 内镜诊断 早期胃癌协作组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下置空肠管方法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导丝置管法,B组患者采用经胃镜导管推入法,C组患者采用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并比较三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组、C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C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C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经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可以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鼻空肠管置入首选方法

  • 标签: 胃镜引导 鼻空肠管 方法
  • 简介:护士培训是护理人才资质管理重要组成部分,而新毕业护士培训是整个培训基础,对于护理队伍建设和护理人才培训有着举足轻重作用。我院近5年来开展对第1年新护士培训,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护士培训 护理技能 综合素质 专业知识 临床实践 护理人才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严重狭窄支架植入术支架上移位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方法选择近6年食管严重狭窄(吞咽困难2、3级)行食管支架植入术患者共81例,前期38例采用常规植入方法,作为对照组,后期43例,采用改进"边放边退"方法释放支架,作为实验组;每组每例术后均评价定位效果,有否上移位。所有患者均在胃肠机透视下进行植入支架。结果对照组38例多数出现支架释放后输送器难以退出状况,其中15例出现支架向上移位;实验组4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定位良好,支架释放时未出现输送器难以退出和支架向上移位状况,患者术后明显改善了吞咽困难症状。结论对于食管严重狭窄患者植入支架时,采用"边放边退"方法植入支架,能避免输送器难以退出和支架向上移位状况。

  • 标签: 食管癌 狭窄 食管支架 移位
  • 简介:2002-12/2003-12我们给65例胃肠减压病人进行适量饮水,并以常规方法护理45例作对照,在防治口唇干裂、口咽部感染、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稀释胃容物易于吸出等方面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减压 适量饮水 护理方法 口唇干裂 口腔炎 胃肠道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ICU术后病人疼痛正确评估及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我科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接受普外科手术后出现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正确分析、评估及综合性护理,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日常活动、心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进行疼痛程度分析,给予疼痛评估及干预措施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88例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效果良好,满意率高。结论正确、及时对术后疼痛病人进行观察、评估,采取相应生理及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改善其生命质量。

  • 标签: ICU 术后疼痛 护理
  • 简介:应告知研究设计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设计类型,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干扰和影响。应注明所采用统计学处理方法,在P值前标注统计量,如t值、F值、x2值等。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医学论文 横断面调查 设计类型 临床试验 统计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