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出院时评估吞咽功能正常的31例,占51.67%;明显改善22例,占36.67%;无改善4例,占6.7%。结论康复护理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通过早期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体现了护理工作的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疗效和营养状况(臂围、白蛋白)的变化。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疗效、臂围、白蛋白明显较常规护理组改善,P<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

  • 标签: 循证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营养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和西沙必利对照组,各治疗3周后进行临床疗效和胃电功率及频率变化的疗效比较。结果电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组,在临床善和胃电频率变化方面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电功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胃肠功能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机理与针灸对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胃轻瘫 电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对骨科手术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骨科围术期抗感染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术前头孢哌酮钠用药组与术前未使用头孢哌酮钠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Fbg、PLG、TT、PT、APTT的变化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头孢哌酮钠用药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止血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头孢哌酮钠5d以上,有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增加,手术后止血时间延长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龄、体弱患者,应慎用头孢哌酮钠。

  • 标签: 头孢哌酮钠 骨科围术期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方法对在我院治疗康复的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小脑电刺激治疗组(24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WeeFIM)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小脑电刺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WeeFIM评分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小脑电刺激对脑瘫患儿的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 标签: 脑性瘫痪 小脑电刺激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09年5月共收治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吡拉西坦,3次/d,0.8mg/次,疗程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的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DS、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HDS、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HDS、MMSE、ADL评分比较,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好,可以延缓病情恶化,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记忆力、提高认知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 双益平 长谷川痴呆量表 简易智能量表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方法对60例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接受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对照组采用尿道电化学介入前列腺。尿道行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前列腺每月治疗一次,三次为一疗程;超微电流刺激骶神,20分钟/次,1周1次,12周1疗程。观察记录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60例接受全部治疗,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治疗组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4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1.7%和91.3%,对照组分别是65%和78.9%,两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第6个月随访,治疗组总复发率15.6%;对照组为35%,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微电流刺激骶神经配合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尽快控制症状,减少前列腺炎复发的频率,获取更长久疗效。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电化学介入 电刺激 骶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并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分析总结256例脑卒中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体会与经验。结果发现80%以上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一些患者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结论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脑卒中 心理问题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内血肿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以血肿侧耳廓为中心贴3个标记物呈H形,行CT扫描,确定YL-1万特福穿刺针定位穿刺点。结果对所有脑出血患者的内血肿进行H标记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后复查CT,均准确地到达了靶点,准确率100%。结论利用H标记CT定位法,操作简便、准确、易掌握,尤其可以提高初开展微创内血肿清除术的广大医生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血肿 穿刺 H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配合。方法总结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2例寰枢椎脱位伴齿状突型底陷入患者。所有病例均在显微镜直视下口腔咽部入路切除齿状突加枕颈融合。结果经过细致的手术配合,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联合后路枕颈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手术选择。配合手术医生实施个性化手术方案,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操作规范是确保手术顺利的保障。

  • 标签: 经口咽经后路联合手术 寰枢椎脱位 颅底陷入 手术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采用“一对一”神经促通技术,治疗组在神经促通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口服中药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手、上肢、下肢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结合神经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神经促通技术治疗。

  • 标签: 补阳还五汤 脑卒中 偏瘫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肩痛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在5%~84%。通常表现为活动肩关节时出现疼痛,严重时可有静息时自发痛。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干扰康复训练,不仅延长了偏瘫侧肢体康复治疗时间,而且阻碍了整体康复进程,影响了生活质量。肩痛的致因尚不清楚,但许多因素可能与肩痛有关,如肩周炎、盂肱关节排列不整齐或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肩肱节律丧失、肩关节粘连活动范围受限、旋肌袖撕裂、滑膜炎、肩部肌肉痉挛、抑郁及忽略症1等。且常常是以上多种因素互为因果,互相叠加的结果。我科于2009年1~12月收治此类病人36例,采用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其发病急,致残率高,产生诸多后遗症,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depression,PSD)最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做好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对于促进康复,减少脑损害,预防再发显得尤为重要。2

  • 标签: 心脾
  • 简介:摘要目的简要了解我市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浓度,以观察该群体抵御乙肝病毒侵入的能力。方法以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定量检测525名儿童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然后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5名儿童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浓度值≦10mIU/ml126人,完全不具有抵御乙肝病毒(HBV)入侵的能力,需要立即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HBsAb浓度值在10-100mIU/ml150人,具有部分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接种;HBsAb浓度值≧100mIU/ml249人,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不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结论许多儿童不具有和不完全具有抵御HBV入侵的能力,需要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乙肝。

  • 标签: 儿童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体定量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脑实质内脑膜瘤MRI表现,以提高对内异位脑膜瘤认识及诊断。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病理组织学证实的20例内异位脑膜瘤,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结果(1)内异位脑膜瘤(包括脑室内、脑实质内)有较典型MRI表现病变大多为类圆形(16/20),少数为分叶状(4/20)均在脑室内,边界清晰。T1WI肿瘤实质呈略低信号(3/20),等信号(18/20),T2WI呈等信号(2/20),略高信号(12/20),高信号(6/20),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显著均匀持续强化(14/20),少数不均匀强化(4/20)。部分瘤内、外可见粗大血管影(5/20),少数可见坏死或小囊变(4/20),少数瘤周脑实质水肿(5/20),(2)内异位脑膜瘤以成年女性较多见(15/20),好发于脑室;而脑实质脑膜瘤以男性多见(4/20)。结论内异位脑膜瘤有较典型MRI表现,结合其发病部位及患者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异位 脑膜瘤 脑肿瘤 MRI
  • 简介:摘要分析来访者排尿困难的原因;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帮助来访者树立信心;经过心理干预,来访者逐渐走出了困扰自己的阴影,获得了“三好生”的奖励。

  • 标签: 创伤 应激障碍 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