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测量斜坡椎管角在不同骨科患者群数值范围,分析X线及CT矢状位重建法测量斜坡椎管角,并探讨斜坡椎管角测量对枕颈融合术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89例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和37例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测量颈椎中立位和过屈、过伸位侧位X线片上斜坡椎管角数值。随机选取有或无上颈髓压迫症患者各10例颈椎中立位X线和CT正中矢状重建图像,由2位测量者重复测量斜坡椎管角并计算组内相关系数。结果无上颈髓压迫症状者过屈位、中立位和过伸位斜坡椎管角均显著大于枕颈部序列异常合并上颈髓压迫症患者(P<0.01);前者斜坡椎管角数值变化范围为23.87°±10.23°,后者为19.10°±7.96°(P<0.01);说明后者枕颈复合体较前者僵硬并处于异常屈曲位。X线法测量斜坡椎管角观察者之间组内相关系数为0.619,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897;X线法观察者组内相关系数在观察者1和观察者2分别为0.635和0.657,也低于CT重建法相应值0.937和0.924;CT重建法较X线法具有更好。结论本研究得出了不同骨科患者群斜坡椎管角数值范围,为枕颈融合术患者体位摆放和枕颈部固定融合角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术中准确测量斜坡椎管角提供了具体方法。

  • 标签: 颈椎 寰枕关节 椎管 脊髓压迫症 放射测量术
  • 简介:目的吸取以往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优缺点,模拟临床椎间盘突出病理形式,建立个新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方法取大鼠自体尾部椎间盘组织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直接压迫,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变化。根据行为学结果检测脊髓背角伤害性刺激标记物c—fos蛋白表达,并与行为学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后实验组大鼠后足底产生了个长时程机械痛觉敏感性升高,3周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恢复。3周时相应脊髓背角浅层中出现了c—fos蛋白表达。结论新建立椎间盘源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在病理机制上与临床腰椎间盘突出产生过程相似,并且此模型能够产生个长时程机械痛觉过敏,因此这模型适于用来研究临床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机制。

  • 标签: 大鼠 腰椎 椎间盘 坐骨神经痛
  • 简介:目的:探索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模型兔骨髓脂肪分数及脂肪细胞时序变化规律。方法20只20周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GIOP组,每组兔10只。分别于基线时(0周)、4、8、12周行腰3-4及股骨近端骨密度扫描及磁共振波谱检查,以获得骨密度(BMD)及骨髓脂肪分数(FF)。在第8周及12周各处死实验兔半行骨髓脂肪细胞定量分析。结果第4周时,两组兔FF值有显著差异,而组间BMD至第8周时才有显著差异(P均<0.05)。于第4及12周时,GIOP组FF值较基线时分别增高35.9%、75.2%(P均<0.001)。于第8周及12周时GIOP组骨髓脂肪细胞密度较对照组分别增高57.1%、35.4%,而骨髓脂肪细胞直径分别降低13.3%、增高22.7%,骨髓脂肪细胞面积分别增高30.8%、53.8%。FF值与腰椎BMD、股骨近端BMD呈中度负相关(r分别为-0.598、-0.675,P均<0.05),而FF值与骨髓脂肪细胞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74,P<0.001)。结论GIOP初期骨髓脂肪形成以小尺寸脂肪细胞堆积为主,而后期则以大尺寸脂肪细胞堆积为主。磁共振波谱是动态评估骨髓脂肪含量变化规律方法之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髓脂肪 磁共振波谱成像
  • 简介: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种致残率很高疾病,多年来对脊髓损伤治疗直困扰着临床医师.脊髓损伤后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人们对此认识并不全面和深入,为了寻求新、有效治疗,更透彻地阐明脊髓损伤所涉及复杂机制,更有效地评估脊髓损伤后干预手段效果,需要有可靠高、重复性好脊髓损伤模型.由于无法依靠临床开展系统病理学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学者对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求能够提供用于比较、重复性好、可检测病理变化动物模型.近年来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成果已经用于脊髓损伤后临床治疗中.本文就目前常用脊髓损伤模型进行了回顾.

  • 标签: 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类型 挫伤型 吸除型
  • 简介: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改变,此类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 标签: 椎间盘 模型 动物 综述
  • 简介:目的通过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方法,研究褪黑素在松果体切除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作用.方法10只刚孵育出WhiteLeghrn鸡作为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控制白天12h光照(强度500Lux)、夜间12h完全黑暗(强度0-5lux)条件下饲养;20只WhiteLeghorn鸡在鸡龄3d时行松果体切除,控制光照条件同对照组;20只WhiteLeghorn鸡3d时行松果体蒂部切断术,控制光照同对照组.5周时留取所有鸡白天(mid-day)和夜间(mid-night)血清,用RI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褪黑素含量.所有的鸡处死后,取骨骼标本,行脊柱前后位平片检查.结果5周时,对照组褪黑素含量呈现明显白天低(57.25±7,43)pg/ml,夜间高(257.92+26.09)pg/ml周期变化.松果体切除组褪黑素含量,白天为(60.05±5.48)pg/ml,夜间为(55.09±8.35)pg/ml,其分泌维持低水平.松果体蒂部切断组褪黑素含量,白天为(58.77+8.44)pg/ml,夜间为(248.47+27.21)pg/ml,仍呈白天低,夜间高周期变化.X线检查:对照组10只鸡无脊柱侧凸发生;松果体切除组20只鸡中9只鸡发生了脊柱侧凸,发生率为45%;松果体蒂部切断组20只鸡中有11只发生了侧弯,发生率为55%.结论松果体切除和松果体蒂部切断都可以在鸡中诱发出脊柱侧凸动物模型.鸡松果体蒂部切断术后仍能保持褪黑素周期分泌,但可以诱发部分鸡发生脊柱侧凸.鸡脊柱侧凸动物模型侧凸发生不是通过褪黑素起作用.

  • 标签: 脊柱侧凸 病因学 褪黑素 松果体
  • 简介: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约为59.89%;如果并发骨折,约有20%患者在1年内死亡,50%终身致残.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个社会健康问题而备受医学界关注。多年来研究人员为深入研究成骨与破骨平衡生理生化原理、骨丢失病理生理机制,筛选防治骨丢失药物,复制了许多动物模型,常见到国内外有关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文献报道。由于不同动物与人类在解剖生理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

  • 标签: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复制 病理生理机制 人口老龄化 生活质量 健康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水平变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各150只,利用牙科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模型动物完全随机分为给药组和模型组,又将这两组分别分为3小组,每组50只。给药组灌服麝香,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各组7d、14d、28d血清中SDF-1、HGF变化,将所得OD值处理计算后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第7天SDF-1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8),第7天和第14天HGF含量均增加(P=0.0158,P=0.0234),但第7天表达增加更加显著。结论麝香可促进大鼠颅骨骨缺损区愈合速度,而这种愈合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SDF-1、HGF水平有关。

  • 标签: 麝香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肝细胞生长因子 大鼠
  • 简介:目的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Na2)体外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测量猪3联椎体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特性,探讨种短期制造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模型方法。方法取49个新鲜猪胸腰椎3联体,随机分成7组,记为A.B.c.D.E.F.G每组7个标本,然后把B.c.D.E.F.G标本侵入0.4916mmol/LEDTA.Na,脱钙液体中,分别在0、5、7、9、11、13、15天分别行A.B.C.D.E.F.G骨密度、生物力学、Mcro-ct检查及每组取个标本大体剖开。结果随着脱钙时间延长,大体观察可见各组标本骨小梁逐渐变细、间隙增宽,骨密度检测结果显示逐渐减低趋势,并且各组脱钙前后骨密度变化均有明显差异性(P=0.0000)。随着脱钙时间延长椎体压缩强度逐渐降低,脱钙前后相比压缩强度均有显著差异(P=0.0000)。Micro-CT检测脱钙13天椎体及棘突骨矿物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结构模型指数、欧拉数、骨小梁连结密度均有明显变化(P≤0.02)。结论采用0.4916mmol/LEDTA-Na2脱钙11~13天可模拟中、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是种快速、可行、重复性高方法。

  • 标签: 骨质疏松 EDTA—Na2 原位脱钙 椎体压缩性骨折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对犬脊髓(神经根)急性牵拉损伤病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程度牵拉损伤组.前后路联合手术离断脊柱后施加纵向牵拉损伤,对牵拉应变率、体感诱发电位(SEP)、神经源脊髓运动诱发电位(NMEP)、硬膜下压力(SP)、硬膜血流量(EBF)等进行持续观察.伤后取脊髓及神经根标本进行HE、髓鞘神经中丝(NF)及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牵拉损伤涉及牵拉节段和其上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牵拉后出现硬膜下压力显著增高和硬膜血流显著降低.SEP异常出现较NMEP更早.结论牵拉后脊髓内压力增加导致脊髓血流减少,以及直接机械牵拉损伤可能是脊髓牵拉损伤重要机制.

  • 标签: 牵拉 脊髓 损伤 神经根 急性 硬膜下
  • 简介:目的建立腰椎滑脱L4,5后路不同融合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进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根据1名成年女性腰椎滑脱志愿者腰椎CT序列扫描图像和椎弓根螺钉、融合器几何尺寸,借助Ansys9.0软件,用直接法建立L4椎体滑脱有限元模型,间接法建立椎弓根螺钉系统及融合器模型,然后根据临床术式组合成不同后路融合模型。结果通过直接法和间接法搭配使用,成功建立了腰椎滑脱不同后路融合术式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枚融合器植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单枚融合器植入模型等,这些模型高度模拟腰椎滑脱后路融合术式结构与材料特性,结构完整,单元划分精细。结论所建立腰椎滑脱后路不同融合术式有限元模型准确可靠,可用来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 标签: 腰椎 脊椎前移 脊柱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蛋鸡骨质疏松模型,研究蛋鸡骨质疏松,为人类骨质疏松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用低钙日粮(钙含量1.5%),连续60d诱发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并设立对照组(钙含量3.7%),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含量;称量蛋鸡股骨和胫骨重量;游标卡尺测量骨骼长度、宽度;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检测骨骼强度;并制作观察骨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骨切片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钙日粮导致了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增加,血清钙含量显著下降,蛋鸡股骨和胫骨重量显著变轻,宽度显著变窄,骨强度显著降低。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钙组蛋鸡股骨远端骨切片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含量均增加,但骨细胞含量减少。结论连续60d给蛋鸡饲喂低钙日粮可成功建立蛋鸡骨质疏松模型,且该模型为高转化型骨质疏松。

  • 标签: 笼养蛋鸡 骨质疏松 高转化型 碱性磷酸酶 病理切片
  • 简介: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预防效果,同时观察其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IGF-1)影响.方法将30只3.5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对照组和干预组;皮下注射甲泼尼龙(3.5mg·kg^-1·d^-1,9周)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干预组在造模同时辛伐他汀(4mg·kg^-1·d^-1)灌胃10周.干预结束后,测定各组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血清IGF-1等指标.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BMD均显著降低、血清BGP、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清钙和尿钙/肌酐均显著增高(P<0.01),尿磷/肌酐也显著增高(P<O.05);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BMD、血清BGP均明显增加(P<0.01),尿钙/肌酐显著降低(P<0.01),但对IGF-1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①糖皮质激素可引起大鼠骨质疏松发生;②辛伐他汀可预防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发生.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辛伐他汀 预防效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目的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磷含量测定钼酸铵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骨钙含量测定原子吸收法。方法通过维甲酸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左侧股骨,高温灰化后,用硝酸对样品消解,再以钼蓝比色法进行骨磷含量测定,原子吸收法测定骨钙含量。结果样品消解完全,样品骨磷含量为139.1~173.9mg/g,回收率在97.8%-100.2%(RSD=1.13%),样品骨钙含量为87.0—228.7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磷、骨钙含量测定。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磷 骨钙
  • 简介:为评价特乐定(MFP-ca)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有效和安全,北京协和医院和301医院分别进行了个前瞻,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每个医院分别收集腰椎骨密度降低病人40例,随机分为2组,组病人服用特乐定1片tid(15mgF^+-450mgCa^2+/天),另组病人服用钙剂(450mgCa^2+/天)作为对照,治疗期限为6个月,协和医院特乐定组病人骨密度(BMD)6个月后平均增加2.6%,对照组下降1.7%。301医院特乐定组病人BMD增加2.5%.对照组病人BMD下降0.5%。两个医院结果都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和0.0099)。两个医院前瞻、双盲试验说明,特乐定6个月治疗对有骨质琥橙中国妇女腰椎骨密度已有明显增加。该研究同时说明特乐定治疗是安全可靠

  • 标签: 治疗 病人 医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对照组 谷酰胺
  • 简介:本书是刘忠厚教授拟出版第五本书,计划用年多时间完成、于2013年春季出版,书名暂定为《代谢骨病和骨矿代谢紊乱》,以美国ASBMR出版最新版“PrimerontheMetabolicBoneDiseasesandDisordersofMineralMetabolism”为蓝本,增加近年来国内外常见些代谢骨病。

  • 标签: 代谢性骨病 代谢紊乱 骨矿 DISEASES 作者 征集
  • 简介:骨质疏松症(简称OP)研究中动物模型选择合适与否,不仅关系到实验研究成败.更重要是这模型动物是否能模拟出类似人类骨代谢过程中各项变化,从而为人类OP防治研究提供确切可靠指标。要想回答“那种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最好”并非容易之事,实验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OP 骨代谢 人类 模型动物
  • 简介:胸椎管狭窄症是胸椎及其软组织退行改变胸椎管有效容积减少,产生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系列症候群,本病发病率较低,保守治疗效果差,常需手术治疗。该疾病病史较长,呈缓慢发展,常累及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较少发生在单侧。我科经手术治疗证实2例胸椎管狭窄急性单下肢瘫患者,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将其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胸椎管狭窄症 单下肢 感觉运动障碍 神经根压迫 黄韧带骨化 理货
  • 简介:目的探讨新兵训练伤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和预防。方法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9年3月收治新兵训练伤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患者11例,均为男性新入伍战士,年龄17~21岁,平均18.5岁。左7例,右4例。骨折部位均为股骨中下1/3部位。骨折类型:横形骨折7例,斜形骨折4例,采用动力髁螺钉钢板(dynamiccondylarscrew,DCS)固定,骨膜骨痂植骨进行治疗,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19个月。依据膝关节功能评定HSS标准,优7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0.9%。结论动力髁螺钉钢板固定是治疗股骨中下1/3完全应力骨折较好方法,早期手术,解剖复位,稳定固定,骨膜骨痂植骨,早期正确功能锻炼,是取得满意疗效前提。所有病例,骨折前均有大腿内侧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应早期发现,适当休息,重在预防。

  • 标签: 训练伤 应力骨折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期清创、植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治疗感染胫骨骨缺损可行。方法自2000年12月至2005年1月,对8例感染胫骨骨缺损骨折患者彻底清创,应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覆盖创面,对胫骨骨缺损同时行松质骨植骨及灌注冲洗。结果8例患者转移或移植皮瓣、肌皮瓣均成活,伤口均期愈合,植骨在术后7~9个月获得骨愈合,经术后7个月至4年9个月随访,感染无复发,肢体行走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对感染胫骨骨缺损行彻底清创、松质骨植骨、皮瓣、肌皮瓣转移或移植、灌注冲洗是种实用、有效方法。

  • 标签: 感染性胫骨骨缺损 一期闭合 植骨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