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慢性肾衰竭(CRF)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2~80岁,血液透析0.5~7.0年,每周透析1~2次,每次4h。

  • 标签: 血液透析间期 急性左心衰竭 慢性肾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与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组织病理表现,探讨前列腺增生症伴发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83例本院就诊并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术前按泌尿外科诊治指南标准进行实验室与临床检查,筛选出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66例,随机选择30例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对照组。按NICKEL的前列腺炎症程度和主要炎症类型的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分型与分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前列腺增生症合并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组织炎症表现为:前列腺腺体以轻度炎症为主,腺周与基质以中、重度炎症为主;单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腺体、腺周和基质中均为轻度炎症。两组患者腺体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腺周、基质炎症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伴发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病理炎症较重,炎细胞主要分布在前列腺腺周与基质,明确诊断较困难,手术治疗需谨慎。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病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期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分析蛋白尿、肾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178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高尿酸血症137例(高尿酸组),发生率为76.9%;尿酸正常者41例(尿酸正常组)。女性患者高尿酸发生率为85.6%,较男性患者高尿酸发病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的蛋白尿、肾功能、血压、血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发生率高,但高尿酸血症在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可逆性疾病之一,而在CRF基础上并发急性肾衰竭(ARF)的患者也逐渐增多,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一种现象。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4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的CRF合并ARF68例,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 预后分析 可逆性疾病 人体健康 CRF
  • 简介:目的:评估螺内酯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2月观察期后,29例维持性腹膜透析及31例肾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入选并完成研究。基线前观察期给予包括ACEI、ARB等基础用药。治疗开始所有入组病人均予螺内酯片20mg,每日1次,治疗6月。测定基线、治疗后1周及此后每月的血钾浓度,测定基线、治疗后3月、6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B型钠尿肽(BNP)和血醛固酮(ALD)浓度。结果:(1)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治疗6月后腹膜透析组LVEF、LVMI、BN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基线值比较,腹膜透析组治疗6月后LVEF明显提高[(52.42±4.71)%vs(40.12±5.11)%,P〈0.01],LVMI明显降低[(120.42±19.72)g/m^2vs(135.93±22.75)g/m^2,P〈0.05]。BNP明显降低[(3898.2±1052.7)pg/mlvs(1535.4±1044.2)pg/ml,P〈0.05]。(3)与治疗前比较,腹膜透析患者治疗后血醛固酮水平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所有腹膜透析患者在治疗期间血钾浓度均未超过6.0mmol/L,但与基线值比较,治疗后1周时血钾水平升高[(4.78±0.75)mmol/Lvs(4.35±0.54)mmol/L,P=0.05],其余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应用于腹膜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与肾功能正常患者同样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对血钾影响小,安全性良好。

  • 标签: 螺内酯 腹膜透析 心力衰竭 高钾血症
  • 简介: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保护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和中药组显示出优势,各组的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仅仅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的改善,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协同作用在保护肾功能方面具有更优的效果。

  • 标签: 治疗 高尿酸血症 血压
  • 简介:西地那非用于治疗肺动脉高血压,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是安全的。为观察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西地那非对肺功能、气体弥散性、呼出NO的作用,评价西地那非是否能够阻断运动导致的肺水肿的形成,BussottiM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IntJCardiol,2007May7;(Epubaheadofprint)]。研究入选22例慢性心衰的女性患者,分别给予安慰剂、西地那非25mg、100mg,1次/d,同时测量静息状态下和运动状态下患者的肺弥散性、分子弥散性、肺毛细血管容量、一氧化氮弥散性,以及标准肺功能和最大心肺运动状态下的上述参数。

  • 标签: 西地那非 血管功能 肺泡 心衰患者 毛细 慢性心功能衰竭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医疗费用昂贵,CKD的防治性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过去的70多年中,低蛋白饮食一直被认为可减轻尿毒症症状,改善代谢异常,控制高血压,延缓CKD进展,推迟开始透析时间,而受到广泛倡导。近年来,随着CKD低蛋白饮食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们对低蛋白饮食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也有了新的认识。

  • 标签: 低蛋白饮食 饮食治疗 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疾病 CKD 健康问题
  • 简介:一、营养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的意义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患者同时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补充复方a-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饮食 营养治疗 氨基酸制剂 低蛋白饮食 慢性肾衰竭
  • 简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影响软组织和皮肤,特别是血管和心瓣膜,透析患者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CKD5期患者冠状动脉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且随年龄和透析时间增加而增高。透析20年和50岁以上透析的患者,100%有血管钙化。年轻透析患者比正常人早几十年发生血管钙化,用电子束CT(EBCT)检查,20岁~30岁透析患者16例中14例有血管钙化,而同龄正常人60例中仅有3例。

  • 标签: 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紊乱 透析患者 病患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名以关格较为恰当,鉴于其中医病机为正虚邪实.而且在病程中有虚实主次之异.因而笔者在1984年提出了关格病分为虚损期、关格期两期的新概念。虚损期的临床表现以一派虚损症状为主;关格期具有典型的下关上格的特征。慢性肾衰的病因与素体脾肾虚弱,加之过劳与外邪等诱因均密切相关。正虚邪实,“因虚致实”是其病机特点。正虚之中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邪实有外邪、水停、湿浊、瘀血、风动、蕴痰、肠胃燥结等诸种。治疗慢性肾衰首先应权衡标本缓急,缓则治本,根据辨证的结果,采用相应的益气、补血、养阴、助阳之法以扶助正气。对于最多见的气阴两虚证,宜气阴双车l-,常用方为参芪地黄汤,临床运用时应权衡气阴两虚的偏重情况,选用好诸参系列药。急则治标,务使邪有出路。表邪微汗以解,水停渗湿于下,肠胃燥结则通腑泻浊等。关于大黄的应用,笔者注重选择制荆、用量、煎法、配合扶正药四个方面。肠胃燥结甚者用生大黄:轻者或年老或正虚较甚者均选制大黄。用量及煎法因人而宜。对于便溏甚至腹泻者不宜选用大黄。对于关格期患者治疗注重调理脾胃。温胃降浊法宜于脾胃气虚兼挟寒湿者,常用方为香砂六君子汤。清胃降浊法宜于湿热中阻者.常用方为黄连温胆汤、苏叶黄连汤。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病机 病因
  • 简介: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由于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疾病。CKD的全球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糖尿病、肥胖和高血压患病人数的增加而呈持续增长趋势。近年的研究显示,国内CKD总患病率已达10.8%,

  • 标签: 运动耐力 肾脏病患者 体力活动 持续增长 肾脏功能 抗阻运动
  • 简介: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浮肿5年,尿检异常1d”住我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具体检查及治疗不详,疗效不佳。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BP150/93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皮疹及结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肺前胸部听诊呼吸音低,双侧听诊三角区呼吸音正常,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双下肢漆关节以下轻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及特殊检查:血常规正常;

  • 标签: CASTLEMAN病 肾损害 局灶性 双下肢浮肿 听诊三角区 浅表淋巴结
  • 简介:病例患者,女,43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浮肿伴尿蛋白阳性,于外院行肾活检病理术示:IgA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当时无明显皮肤症状及不适,患者仅口服金水宝药物护肾治疗。1年前因“发现肉眼血尿1d”入院。入院查体:表现为前胸及后背部皮肤可见多处界限清楚、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斑丘疹,上面覆盖着厚薄不等、易脱落的银白色鳞屑。

  • 标签: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银屑病 皮肤症状 入院查体 尿蛋白阳性 肾活检病理
  • 简介:患者,女,79岁,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0余天入院。患者10d前因自觉消瘦行体检,发现左肾占位,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诉近1年来体重下降约30斤左右,伴乏力,纳差,无畏寒发热。CT及MRI检查提示左肾癌伴左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图1)。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与肝脏外科同台手术。

  • 标签: 下腔静脉癌栓 左肾癌 MRI检查 体重下降 畏寒发热 左肾静脉
  • 简介:患者,男,66岁,查体时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28年前曾有肺结核接触史。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及异常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睾丸及附睾未扪及结节,前列腺Ⅱ°增生,质地中,表面光滑。胸部正位X光片可见双肺斑片状钙化影。B超:左肾大小,结构无异常,右肾上半部显示不清,仅见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后伴声影,下半

  • 标签: 肾细胞癌 肾结核 肾占位性病变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解放军总医院 肺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