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百特国际有限公司(BaxterInternationalInc.)通过其子公司研发、生产并销售用于治疗血友病、免疫系统紊乱疾病、传染疾病、肾科疾病、创伤和其他慢性及重症病的产品,拯救并延续患者生命。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医疗用品公司,百特提供专业的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以及生物科技产品,改善对于全球患者的医护水平。

  • 标签: 国际 免疫系统紊乱 传染疾病 科技产品 多元化经营 医疗用品
  • 简介:目的评价伊替康(CTP-11)联合奈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伊替康90mg/m2,d1、8;奈铂80mg/m2,分3天静脉滴注。每3周为1个周期,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不能耐受时观察疗效。结果48例入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为89.6%,疾病控制率95.8%,中位总生存期为13.5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TTP)为7.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下降(33.3%)、腹泻(16.7%)和恶心、呕吐(4.2%)等。结论伊利替康联合奈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伊立替康 奈达伯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大部分胃癌的化疗方案疗效不佳且毒副反应较大,很多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导致其临床运用的局限性.文献报道伊替康无论是单药还是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FOLFIRI方案,不仅可作为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一线化疗方案,也可作为其他一线化疗方案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方案,且耐受性较好.口服的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卡培他滨,分子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和贝伐单抗等,以及多靶点抗代谢药物培美曲塞等的层出不穷,为今后伊替康联合用药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方向.本文就伊替康单药及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进展或复发转移性胃癌进行综述.

  • 标签: 晚期胃癌 转移性胃癌伊立替康联合方案 临床试验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奈铂(NDP)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NSCLC患者,临床分期IIIB~Ⅳ期,失去手术机会,应用NDP80~100mg/m^2,静脉滴注,d1,NVB25~30mg/m^2,快速静脉滴注,d1、d8,28天为1个周期,用药3个周期后进行评价,并观察同期采用顺铂(PDD)联合NVB化疗的IIIB~Ⅳ期NSCLC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结果:NDP组36例,CR2例,PR14例,NC14例,PD6例,总有效率(CR+PR)为44.4%,PDD组有效率45.O%;中位生存时间NDP组6.5个月,PDD组6.7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NDP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率80.6%,III~1V度下降为36.1%,其次是消化道反应,未发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周围神经毒性等。结论.围产NDP群会NVB治疗中晚期NSCLC疗效与PDD联合NVB相当,但毒副反应减轻,耐受性好。

  • 标签: 奈达铂 长春瑞滨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奈铂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排尽胸腔积液后对照组31例予奈铂胸腔灌注化疗,研究组31例予46℃奈铂胸腔热灌注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为64.52%(P〈0.05)。研究组胸痛、疲乏感、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2.90%、19.35%、6.45%,对照组分别为38.71%、48.39%、29.03%(P〈0.05)。结论奈铂胸腔热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近期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肿瘤 奈达铂 胸腔热灌注 恶性胸腔积液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国产奈铂(NDP)联合长春瑞滨(NV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NSCLC,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NDP80mg/m^2,静滴,d1;NVB25mg/m^2,静滴,d1、d8。对照组采用顺铂80mg/m^2,静滴(联合水化),平均分在连续3d内使用;NVB25mg/m^2,静滴,d1、d8。两个方案均为28天为1个周期。按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6例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25例,其中3例CR,5例PR,10例SD,7例PD,有效率(RR)为32.0%(8/25);对照组21例,1例CR,4例PR,8例SD,8例PD,RR为23.8%(5/21),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是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外(P〈0.05),两组的其他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国产NDP联合NVB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胃肠道反应小,病人耐受好。

  • 标签: 奈达铂 长春瑞滨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希罗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扬州江都人民医院72例老年进展期胃肠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XELOX方案,统计毒副反应情况及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XELOX方案治疗老年进展期胃肠癌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手足综合征、外周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受损、脱发等,多数为Ⅰ~Ⅱ度;近期疗效:CR6例(8.33%)、PR23例(31.94%)、SD28例(38.89%)、PD15例(20.83%),RR为40.28%(29/72);远期疗效: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为3.6~48.8个月,中位OS为15.7个月。TTP(timetoprogress,TTP)为3.8~14.2个月,中位TTP为8.4个月,95%CI为(6.0~9.6)个月。其1、3、5年生存率为66.67%(48/72),27.78%(20/72),5.56%(5/72)。结论希罗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肠癌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安全性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希罗达 奥沙利铂 胃肠癌 毒副反应 疗效
  • 简介: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河南林州地区发病率居全国之首。由于食管癌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易被患者或医生忽视,就诊的患者大多为中晚期,尽管采用手术、放疗等方法治疗,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随着化疗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全身化疗在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既往常用顺铂(DDP)与氟尿嘧啶(5-FU)联合化疗,由于DDP不良反应较大,包括肾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反应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很多患者难以耐受。

  • 标签: 奈达铂 替加氟 化疗 晚期食管癌
  • 简介:目的: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是否可以影响伊替康导致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方法:建立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皮下注射伊替康单药或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7天后处死裸鼠,取肝脏制作肝脏病理切片观察肝脏损伤情况并制备10%肝脏组织匀浆检测肝脏组织内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结肠癌HCT116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率降低,肝脏SOD的表达较不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升高(P〈0.05);MDA的表达较不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降低(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通过增强肝细胞的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最终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降低伊替康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的发生率。

  • 标签: 结肠癌 还原型谷胱甘肽 伊立替康 肝损伤
  • 简介:目的比较氟拉滨(FLU)联合米托蒽醌(MIT)、地塞米松(DXM)(FMD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惰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73例初、复治惰性淋巴瘤病人分3组。A组:FMD初治组;B组:FMD复治组;C组:CHOP方案治疗组。结果A组的CR率为59.1%,高于B组的CR率28.6%(P〈0.05),A组的总有效率(CR+PR)86.4%,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CR+PR)57.1%(P〈0.05)。A组的CR率亦高于C组的CR率26.6%(P〈0.025),A组总有效率高于C组的总有效率63.3%,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复治病人;初治惰性淋巴瘤病人采用FMD方案疗效优于CHOP方案。

  • 标签: 氟达拉滨 CHOP持续滴注 惰性淋巴瘤
  • 简介:目的应用后路Coflex动态稳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评价其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28例连续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有限减压、椎板间Coflex动态稳定术.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4.8岁.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下腰痛以及下肢神经症状或间歇性跛行症状,并经过X线平片以及动力片、CT和MRI检查确认病变节段和诊断.本组患者接受单节段手术27例,双节段手术1例.手术方式均为全身麻醉下有限开窗减压、Coflex椎板间动态稳定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VAS视觉疼痛评分和改良Oswestry残障指数评分进行评价,通过动力平片评价手术节段腰椎活动情况.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78min,出血量180~310ml,平均210ml.无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d佩戴软腰围下地活动,术后7d出院.术后1、3、6、12、24和36个月门诊随访,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腰椎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评价.本组发生并发症3例(9.3%).本组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5.2个月.平均VAS视觉疼痛评分由术前的8.1到术后的2.8,最后随访为2.6;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54.3到术后的21.8,最后随访为23.2.上述评价指标手术前后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别.随访中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良好,活动度2°~6°,平均3.6°.未发现假体移位脱出现象.随访时本组患者对本次手术治疗满意度为89.3%(25/28).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应用Coflex动态稳定术,可以通过微小创伤手术,直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同时良好保留了手术节段腰椎的运动功能,随访结果表明中期疗效显著,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腰椎 椎管狭窄 椎板间 动态稳定
  • 简介:慢性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称为"金标准"的腰椎融合术,但融合后的腰椎丧失了活动度,不能达到正常腰椎的功能,相邻节段退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34%[1]。而腰椎间盘置换术是将病变的椎间盘切除,代之以人工椎间盘,其突出的优点是术后能保留椎间活动度,短期随访显示能减少甚至消除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2]。人工椎间盘置换在去除引起下腰痛的椎间盘的同时,也保留和恢复了椎间盘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从理论上来说是更好的治疗方法。大量关于腰椎人工椎间盘的临床试验研究[3-6]和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实验[7-9]证实了人工椎间盘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脊柱 椎间盘退化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奈铂(NDP)和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晚期食管癌30例,PTX135~1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NDP80~100mg/m^2,静脉滴注,第2天;5-FU50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天为1周期,连续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0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7例,总有效率63.3%(19/30)。主要毒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较轻,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PTX联合NDP和5-FU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高,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观察应用。

  • 标签: 紫杉醇 奈达铂 氟尿嘧啶 食管癌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奈铂(NDP)联合多西他赛(TXT)及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安全性及生存期。方法人组病例为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联合组:奈铂80mg/m^2加入等渗盐水500mL中静滴2h,第2天;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单药组: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每21天为1周期。每例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患者最多接受6个周期化疗。结果联合组28例中CR0例,PR7例,总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71.4%;单药组23例中CR0例,PR4例,总有效率13.0%,疾病控制率60.9%。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联合组5.2个月,单药组4.4个月,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白细胞下降24例,占85.7%,其中Ⅲ/Ⅳ度占28.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21.4%和42.8%,有2例Ⅲ度血小板下降。单药组白细胞下降11例,占47.8%,其中Ⅲ/Ⅳ度占4.35%,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17.4%和13.0%,均为Ⅰ度下降。两组比较血液学毒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奈铂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防可控,可供临床安全使用。

  • 标签: 奈达铂 多西他赛 二线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探讨口服希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方法对48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又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放疗加希罗(治疗组)和单纯放疗(对照组)。对照组放射治疗采用体外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即2Gy/次,5@/wk,GTVDT:60-66Gy左右。治疗组放疗同对照组相同,化疗采用希罗21d为1周期,d1~d14口服2000mg/d,分2次,1次/12h,po,休息7d,共用2-3周期;第1周期化疗在放疗开始当天起。结果48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计划,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分别为91.7%和62.5%,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1a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5.0%(P〉0.05)。放射性食管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希罗增敏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提高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未增加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希罗达
  • 简介:目的:探讨伊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经临床病理诊断为SCLC患者72例,均为经一线EP方案化疗后肿瘤进展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给予伊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IP组)与紫杉醇联合顺铂二线治疗(TP组),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IP组和T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2.8%(19/36)和44.4%(16/3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6.1%(31/36)和80.6%(29/36),分别比较两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TP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6.1%、27.8%和27.8%、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9个月(P〉0.05);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替康和紫杉醇分别联合顺铂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相当,两组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近似。

  • 标签: 肺肿瘤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临床约2/3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大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手术效果均不理想,应采用综合治疗。同步放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旧0,以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肯定和广泛应用。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8月采用国产奈铂(捷佰舒)加替加氟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奈达铂 替加氟 放射治疗 中晚期食管癌
  • 简介:药物遗传基因组学是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伊替康在体内转化为活性成分SN38后主要经UGT1A1解毒成SN38G排出体外。UGT1A1发生*28或*6突变后功能下降,需减少伊替康剂量以避免毒副反应。

  • 标签: UGT1A1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比较基于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术的有限减压融合手术与传统长节段减压融合术的疗效。方法对我院确诊为多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且符合本试验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分为有限减压融合组(A组)及广泛节段减压组(B组),A组:首先进行神经根封闭术,按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判定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责任节段,对责任节段进行选择性神经减压,常规行腰椎固定融合术;B组:按常规进行广泛神经椎管减压,按常规行腰椎固定融合术。术中术后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进行统计,在术后1、12、24个月随访时,临床疗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定。同时随访拍摄腰椎动态X线片及腰椎MRI,观察腰椎各节段退变情况。结果符合试验标准并获得随访的A组27例,B组29例。术中术后观察指标显示:在手术时间[A组(128±32)min,B组(152±28)min]、术中失血量[A组(220±52)ml,B组(320±68)ml]、切口引流量[A组(330±55)ml,B组(480±82)ml]及引流管放置时间[A组(2.8±0.8)天,B组(4.4±1.2)天]方面,A组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JOA评分在术后2年随访时[A组(21.7±6.1)分,B组(22.9±5.7)分]均较术前[A组(10.6±2.7)分,B组(11.2±3.8)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ODI指数在术后2年[A组(21.3±7.2),B组(20.1±9.2)]随访时均较术前[A组(65.3±22.7),B组(71.1±18.2)]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至1年时,两组手术满意率均在95%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腰部手术区相关不适抱怨比例(29例中有16例)明显高于A组(27例中有6例)(P<0.01)。两组术后X线片均未见退变明显加重,MRI观察到两组腰椎进�

  • 标签: 脊柱疾病 腰椎 脊柱融合术 神经根封闭术
  • 简介:目的:调查南宁35-70岁妇女乳腺癌发病情况,探讨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方法对南宁20472名妇女采用乳腺临床体检(clinicalbreastexamination,CBE)、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Bultrasound,BUS)及乳腺钼靶检查(mammography,MG)“三阶梯”模式进行乳腺癌筛查,所有病变诊断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标准。结果20472名参检妇女中,共检出乳腺癌16例,总检出率为78.15/10万。其中35-3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5.74/10万;40-4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41.36/10万;45-4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69.34/10万;50-54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4例,检出率为130.98/10万;55-59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137.11/10万;60-70岁年龄段检出乳腺癌2例,检出率为117.86/10万。结论南宁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较高;乳腺临床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乳腺钼靶检查&quot;三阶梯&quot;筛查模式可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在广西地区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模式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筛查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