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波尔山羊和上海本地山羊作为上颌后牙区经牙槽嵴顶上颌提升术和种植治疗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0只波尔山羊和10只本地山羊,处死后6h内取头颅进行观察。利用CBCT扫描观察上颌骨及上颌的解剖,记录上颌侧腔的宽度和可用骨高度。取上颌黏膜做组织学观察。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山羊的上颌底被1个前后向骨嵴分为侧腔和近中部。波尔山羊的上颌侧腔宽度和可用高度均大于本地山羊。结论:波尔山羊更适合做经牙槽嵴顶上颌提升术和牙种植的动物模型。上颌第一磨牙区中点是理想的提升与种植位点。

  • 标签: 动物模型 上颌窦 上颌窦底提升术 牙种植体
  • 简介:目的评价上颌内、外提升术应用于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种植义齿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行种植义齿修复患者127例,植入种植体216颗.其中,上颌外提升术、内提升术及常规种植术的种植体数分别为40、61、115颗.于种植术后随访6~60个月,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各组间种植体累计存留率、骨结合状况和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状况.结果在随访期内,各组间种植体5年累计存留率及完成上部结构修复1年内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种植术后1年的骨吸收量平均每年小于0.2mm.结论上颌内、外提升术与常规种植术种植义齿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种植体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相关手术技巧的掌握.

  • 标签: 种植义齿 上颌窦内提升 上颌窦外提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控制口腔综合治疗台(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抽取门诊DU10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张。实验组采用消毒避污法,对照组采用擦拭消毒法控制交叉感染。每组牙椅控感前后各随机采样30次,比较两组控感前后细菌菌落数和操作时间、成本核算的差异。结果两种措施均能有效控制交叉感染,两组间控感前菌落数(t=-0.775,P=0.338)、控感后菌落数(t=0.383,P=0.845)、成本核算(t=-1.726,P=0.421)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操作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90,P=0.000)。结论消毒避污法和擦拭消毒法均能有效控制DU手接触部位交叉感染,消毒避污法能减少消毒剂气溶胶对空气的二次污染,擦拭消毒法更快捷省时。

  • 标签: 口腔综合治疗台 交叉感染 消毒 避污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办的综合医院口腔医疗发展论坛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月8日-10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已成功举办过17届,参会人员主要为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医师和代表,从第一届的20余人次发展到1500余人次,为北京乃至全国综合医院口腔科每年一次的盛会。在第17届综合医院口腔医疗发展论坛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口腔院校及综合医院的专家、医师、护士就各领域最新成果及临床经验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年会为综合医院口腔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 标签: 综合医院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医疗 口腔医学 颌面修复学 口腔修复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委会主办的综合医院口腔医疗发展论坛暨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月9日-11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已成功举办过17届,参会人员主要为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医师和代表,从第一届的20余人次发展到1500余人次,为北京乃至全国综合医院口腔科每年一次的盛会。在第17届综合医院口腔医疗发展论坛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口腔院校及综合医院的专家、医师、护士就各领域最新成果及临床经验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年会为综合医院口腔医护人员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 标签: 综合医院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医疗 口腔医学 卫生政策 颌面修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