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在牙齿拔除时实施拔牙窝增高术已被许多学者所推荐.因为成功的拔牙窝增高术可能会减少或避免将来进行牙槽嵴顶骨手术的需要。本文在此介绍一种拔牙窝增高术的操作过程.并描述其组织、组织形态的研究发现。5名患者(3名男性,2名女性;平均56岁)参加本研究.包括7个研究位点。应用可溶性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充填拔牙窝至骨嵴顶(位于软组织表面下2mm),并应用生物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覆盖创口表面。术后5~6个月.从拔牙窝中心提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活检的组织评价显示多孔钙化的同种异体骨移植区内.存在骨小梁的形成与重建,且无炎症征象。样本的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平均68.5%为新生骨,3.8%为剩余植入骨材料颗粒.27.7%为结缔组织或骨髓。此外.新生骨和结缔组织被观察到与剩余的植入骨材料紧密结合。这些数据显示人类钙化骨和可吸收性胶原伤口敷料的联合应用适用于拔牙窝增高术。然而,仍需要大样本量的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该发现。

  • 标签: 同种异体骨移植 组织学评价 拔牙窝 钙化 人类 生物可吸收性
  • 简介:本研究通过与根尖牙乳头来源细胞(APDCs)相比,鉴定其中干细胞/祖细胞的放射特性。方法:从新鲜拔除的具有未成熟根尖的人类第三磨牙中分离APDCs,运用神经球培养技术,制备含有大量干细胞/祖细胞成分的多能性细胞团。经1射线照射后,对牙乳头球形成细胞(PSFCs)和APDCs进行放射敏感性和硬组织形成能力分析。

  • 标签: 乳头细胞 放射学 敏感性分析 根尖 人类 放射敏感性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会导致牙龈及牙周组织发生不同的改变。目前,这种具有特定发病过程,病情进展,以及对治疗呈现抵抗性的牙周病越来越多。临床上伪膜型或口疮型念珠菌病,以及所谓的乳头状增生可能是真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好发于颊,腭,舌背及口角区,很少累及牙龈及牙周组织。免疫功能缺陷会导致病毒的活化和感染。复发性坏死性溃疡可能是I型或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而明显局限型溃疡可能是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口腔卡波济氏肉瘤最初表现为蓝色或红色斑点,继而转变成为蓝色,有时像淋巴瘤样或淋巴管瘤样的外生性肿瘤。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 简介:引言近来,新的干细胞来源及有效分离方法时有报道,并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但目前尚不清楚何种类型的干细胞最适合临床靶向治疗。对这些细胞的性质以及它们特有的分化倾向仍缺乏了解,这会妨碍它们治疗潜力的发挥。因此,搞清它们特有的基因表达谱,对今后成功进行细胞治

  • 标签: 细胞内 分化 干细胞来源 人类 牙髓 恒牙
  • 简介:引言尽管有报道认为间质细胞性因子(SDF)-1α/CXCR4轴存在于牙髓组织中,但关于牙髓干细胞(DPSCs)中该轴的调控知之甚少。本研究目的就是要搞清炎症或组织缺氧状态对牙髓细胞中的SDF-1α/CXCR4轴是否有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SP刺激原代牙髓细胞

  • 标签: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牙髓细胞 调控作用 人类 SDF-1Α 牙髓组织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比格犬自体牙移植术后影像和组织变化,探究移植牙的牙周组织修复机理.方法选择1只8月龄比格犬,左侧下颌前磨牙区为受体区进行前牙自体牙移植.术后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HE染色,观察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1号移植牙(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位)牙周间隙明显缩小,根尖周可见小范围透射影像,牙颈部有外吸收影像;2号牙(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位)根管内上1/3部分出现牙根内吸收.术后2个月X线片表明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良好,1号牙外吸收影像稍增大,2号牙内吸收影像未见扩大.组织HE染色切片可见根尖部有纤维束形成,但在牙颈部、髓腔和根尖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牙周膜愈合较好,但牙齿拔除时要注意减少牙颈部的机械性损伤,移植后牙髓治疗的时机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要素之一.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组织学 牙周膜愈合 炎症
  • 简介: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及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2年9月21日-24日在杭州举办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及合研讨会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同时将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和口颌面疼痛等组成立大会。大会将就本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如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规范、正畸和修复治疗中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应对策略、临床咬合问题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征文通知 病学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中华口腔医学会 颌面疼痛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的组织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通过截骨方法,在兔下颌骨的相同部位造成斜行和垂直2种不同类型的骨折,用小型接骨板进行固定。对骨切开线下方、骨折间隙、牙槽嵴3个骨痂的不同部位,用影像和组织方法对不同愈合时期的骨痂内的组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2组骨折在骨折愈合方式、愈合顺序上基本类似。垂直骨折组在愈合速度上略快于斜行骨折组,骨痂内分化组织的时间分布在垂直骨折组和斜行骨折组略有差异。结论:由于2组动物实验的生物条件基本相同,造成2组骨折愈合过程中组织变化的不同源于其不同的生物力学条件。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愈合 组织学 影像学
  • 简介:人们已经对牙体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便未来能应用于再生口腔医学。本研究从正常阻生的第三磨牙中分离人类牙髓干细胞(DPSC)。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DPSC可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别用茜素红S和油红O染色进行评估),显示出其多能性。在正常培养条件下,DPSC造血干细胞标志(CD45、CD31、CD34、CD144)呈阴性,间充质细胞标志(CD29、CD90、CD105、CD166、CD146、STRO-1)呈阳性。在成骨诱导液中培养3周,这些标志的表达均有所下降。

  • 标签: 成骨性分化 牙髓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干细胞增殖 体外研究 人类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制,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El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中华口腔正畸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口腔正畸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实行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以从事口腔正畸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口腔正畸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口腔正畸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口腔正畸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临床与基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口腔正畸学术交流。

  • 标签: 口腔正畸学 中华医学会 杂志 临床工作者 临床科研工作 稿约
  • 简介: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58例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人口资料、影像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男19例,女39例,64%的患者病变位于头颈部.3例合并卡-梅综合征.21例无影像资料.37例行B超和(或)MRI检查,85%的患者B超为混合性回声。

  • 标签: 血管瘤 影像学特征 流行病学 治疗效果 儿童 卡-梅综合征
  • 简介:目的: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色度特征,为临床金属烤瓷修复的比色、配色提供指导。方法: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别测定1296件金属烤瓷修复体、792颗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色片的色度,分析并比较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匹配情况及色度值差异情况。结果:金属烤瓷修复体、活体前牙和Vita比色板各色片色度值范围不吻合,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颜色主要分布在Vita比色板的个别色片,金属烤瓷修复体与Vita比色板的色度差为△L*0.45,△a*1.14,△b*0.56,△E*ab2.58。结论:金属烤瓷修复体的色度与Vita比色板色片相差较大。

  • 标签: 金属烤瓷修复体 比色板 颜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