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医人类是法医学的重要分支,其个体识别主要包括对性别、年龄、身高等的识别。现在,国内外许多学者应用各种方法,对个体识别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例如测量骨骼的各种解剖特征的数值,应用X线片或曲面断层片判断牙齿的钙化程度以及用图谱法推断骨龄进一步推断个体的生理年龄等。

  • 标签: 法医人类学 个体识别 CT 图谱法 曲面断层片 观测者
  • 简介:癌症——现代病的由来癌症一直与人类同在,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当然,癌症的护理与治疗方法也会与时俱进。所以,它们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身份、意义和辨识度。追溯到癌症发展史的源头,你会发现当时癌症被叫做“螃蟹”。

  • 标签: 癌症 人类 与时俱进 治疗方法 现代病 发展史
  • 简介:要回答标题这个问题,不用我们设想,只需查阅一下在疫苗出现前的大规模传染疾病的严重后果便知。比如,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而是天花。欧洲殖民者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 标签: 疫苗 人类 欧洲人 传染疾病 印第安人 美洲大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了大量物质,与此同时,人类也或多或少地破坏自然,打破自然界的平衡,遭到了来自自然界的报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结核病等,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 标签: 《人类传染性疾病丛书》 图书出版 抗菌药物 抗病毒药物 抗真菌药物
  • 简介:人类的发展史,人类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了大量物质,与此同时,人类也或多或少地破坏自然,打破自然界的平衡,遭到了来自自然界的报复,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如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非典型性肺炎、结核病等,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

  • 标签: 丛书出版 人类疾病 出版信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小儿喘息性疾病人类偏肺病毒(hMPV)感染情况,探讨二者之间关系。方法对124例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鼻咽分泌物分别作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副流感病毒1、2、3型、腺病毒]免疫荧光检测和hMPV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特异性基因检测。结果共检测到各种病毒阳性70例,其中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阳性53例(42.7%),分别是RSV39例,流感病毒6例,腺病毒5例,副流感病毒3例;RT-nPCR检测hMPV阳性17例(13.7%),hMPV合并RSV感染2例;RSV和hMPV感染患儿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上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RSV仍是小儿喘息性疾病中最多见病原体,hMPV可能是其发病的又一重要病原体,二者临床特征相似。

  • 标签: 喘息性疾病 人类偏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 简介:合理运用音乐疗法,短期可舒解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心境,有助于肿瘤治疗;长期则可陶冶性情、优化个性,从而防范癌症的复发转移。

  • 标签: 音乐疗法 治癌 不良情绪 复发转移
  • 简介:细胞因子(Cytokine)是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分泌的、调节细胞功能的小分子多肽。白细胞介素16(IL-16)是1995年由国际免疫学会(IUIS)细胞因子命名委员会新命名的细胞因子。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和细胞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发现IL-16对HIV-1的增殖及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有抑制作用。现就IL-16的来源、分子结构、抑制HIV-1增殖的可能机制IL-16与3种CC类趋化蛋白抗HIV-1活性的比较及IL-16抗HIV-1的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近况加以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6 HIV-1
  • 简介: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部性,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础组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TCMGenomics)”与“中药化学组(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其对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 标签: “中药基因组学” “中药化学组学” 含义 研究策略
  • 简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在我国不断上升,特别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率上升十分明显,已成为广西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IV与MTB双重感染并不是简单两种病的叠加,而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使得HIV感染者发病率与病死率大大提高。本文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流行病、发病机制、检测与治疗进行阐述。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双重感染
  • 简介:摘要:从现阶段化学计量的发展方向上来进行分析,药物分析实验过程中将自身的各类阶段进行了对应的调整工作,利用这种方式来更好的推进药物分析的研究工作,提高研究成效。而在不同阶段的建设与发展方面,相关人员在展开研究工作时往往回应用刀化学计量之中的多方面内容研究,因此将化学计量这类方式引入到其中,能够进一步的提升药物分析的实验成效与最终结果的分析效率。

  • 标签: 化学计量学 药物分析学研究 内容分析
  • 简介:结核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最常见的可治愈的感染性疾病,也是HIV/AIDS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据估计,普通人感染了结核菌,一生患结核病的机会是10%,而HIV/AIDS感染了结核菌,每年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的机会为5%~15%。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功能缺陷,结核病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者 抗结核治疗 疗效分析 结核杆菌 HIV/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