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6 个结果
  • 简介:疫苗主动监测是20世纪末为弥补传统被动监测的不足而出现的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新模式。全球范围内,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含义理解和功能定位不尽一致,具体开展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部分发达国家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动监测在疫苗安全性监测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认可,成为未来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我国现有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仍为被动监测,对开展主动监测的需求日益凸显。了解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的发展,认识其不同的含义和定位,比较不同的开展形式,借鉴现有的主动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今后构建切实可行的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监测体系。

  • 标签: 疫苗 安全性 上市后监测 主动监测 综述
  • 简介:目的以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探索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的模式和方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论证及德尔菲(Delphi)法,确定基层医疗机构主动监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基层医疗机构主动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该体系为选取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哨点医院开展ADR主动监测提供参考。

  • 标签: 指标体系 主动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确保落实先天性监测工作,减少出生缺陷的漏报,提高出生缺陷监测的质量,并探索有效和准确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和2019年1月~2020年1月两个阶段当地医院的原始数据,按照当地妇幼保健院制定的统一质量控制要求,在辖区内与监视医院有关部门按原管理标准进行监督操作,并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监督操作,比较工作前后的出生缺陷漏报率。结果:出生缺陷漏报率从最初的14.3%下降到0%。结论:根据当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漏报情况的发生。

  • 标签: 出生缺陷 管理 监测质量
  • 简介:<正>我国ADR监测报告工作近年又有了新的进展:1998年3月我国成为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的正式成员国;1999年11月出台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这些可喜的进展显然会促进我国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一完整的ADR监测报告系统(monitoring

  • 标签: ADR监测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报告 药物监测 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进行诊断分析。方法: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了6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均开展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从数据可见,Debakey1型主动脉瘤的夹层有动脉瘤的患者共有13例,Debakey2型则有4例,Debakey3型的则有47例。在所有患者中,真假腔有64例,膜分离错位64例,但内膜破口则有5例,主动脉分支受累则有38例。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全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无创伤,可以代替DSA有创检查,应用价值高。

  • 标签: 128层螺旋CT 全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诊断效果 Debakey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超高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将患者分成对照、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心理状态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病例监测栏目主要刊登关于典型病例的用药选择、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药物滥用误用等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借鉴意义的稿件。在病例临床资料中,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临床检查与诊断、治疗情况、处理与预后等。讨论部分应参考2006年以后的相关文献对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防范措施、用药注意事项、

  • 标签: 病例监测 栏目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注意事项 临床资料 用药选择
  • 简介:目的:了解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住院病人用药情况,为有效利用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rescriptionautomaticscreeningsystem,PASS)监测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ASS回顾性监测本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47058例住院病人的用药医嘱,并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2524896条用药医嘱,有效黑灯用药医嘱14343条,占总医嘱的0.57%。黑灯用药医嘱中,主要的监测类型是国内注射剂配伍。结论:利用PASS进行合理用药监测,可以防止用药差错,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PASS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处方自动监测系统(PASS) 黑灯用药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本纽20例,均为男性,年龄28~71(平均42)岁;应用彩超、多排cTA等检查明确诊断;DeBakey分型:I型5例、Ⅱ型3例、Ⅲ型12例;I型5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行Betall+全弓置换+象鼻子技术手术治疗;Ⅱ型3例为急性期,2例采用BetaU+半弓置换手术;Ⅲ型12例,急性期10例,慢性期2例,采用腔内隔绝术治疗。结果:死亡4例,病死率20%;手术无死亡,I、Ⅱ型各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症状,经治疗后好转;Ⅲ型术后效果均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瘤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DeBakeyI、Ⅱ型病例需行血管置换术;DeBakey型病例采用腔内隔绝技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作者: 况志彬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况志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糖类及肉类的摄入也逐渐增多,再加上年龄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被高血压所困扰,最后患上主动脉夹层的也越来越多。身边一个老奶奶不小心摔倒,到医院查出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后不到一天就去世了。因为感受到了叔叔阿姨的悲痛,同时也知道得了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老人很多。所以整理出关于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各种知识及防护知识,分享给被此病困扰的人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上肢高压电烧伤中肘关节损伤后极易造成关节外露、神经肌腱断裂、大片软组织缺损,影响肘关节的屈伸功能。近年来采用背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和侧胸壁皮肤筋膜瓣,修复肘关节创面及重建其功能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肘关节损伤 高压电烧伤 烧伤创面 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胸大肌肌皮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男,24岁,因右中上腹渐进性增大搏动性肿块伴右侧腰痛1个月于1999-08-14入院。2年前有腰部钝性外伤史。当时体检"血压"正常。曾在多家医院检查,报告有"腹主动脉瘤、右肾萎缩"。入院检查:血压22/16kPa,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全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正常。右中上腹肋缘下可触及一约6cm×8cm的局限性隆起

  • 标签: 假性腹主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夹层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三维重建图像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能力。方法49例主动脉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增强扫描。重建方法为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建法(MPR)、曲面重建(CPR),分别计算各种重建方法对破口、内膜瓣和真、假腔的显示率。结果MPR,CPR,VR对破口的显示率分别为95.92%,95.92%,18.37%,对内膜瓣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不能直接显示破口和内膜瓣。MPR,CPR,VR对真、假腔的显示率均为100%,MIP为67.35%。MSCTA同时可以发现主动脉之外的疾病。结论MSCTA适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显示,所采集的数据能够满足3D图像后处理的需要。MPR和CPR对主动脉夹层显示最好,VR次之,MIP最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