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保证豆芽的食用安全与卫生质量。方法通过卫生学调研,对比分析工厂生产豆芽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理化、农药残留、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添加剂、致病微生物及亚硫酸盐(以SO2计、下同)等多项指标。结果工厂生产和小作坊孵化豆芽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致病微生物等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小作坊孵化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钠和6-苄基腺嘌呤超标率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P值分别为0.058和0.038;工厂与小作坊使用的原料(黄豆和绿豆)SO2含量未见差别,但小作坊生产的豆芽在孵化后期与销售时及浸泡水中的SO2含量远高于工厂生产的豆芽和生产用水。结论工厂生产加工豆芽解决了以往小作坊孵化豆芽的不规范行为和产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国内推广豆芽生产产业化,应是当前社会需求与努力发展的方向。

  • 标签: 豆芽 黄豆 绿豆 私营部门 食品工业
  • 简介:本实验以茶多酚为底物,乙酸酐为酰化剂,进行化学改性.并以改性产物的抗氧化能力为参数,结合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乙酰化中料液比、吡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为料液比为1:7.27,催化剂用量为0.30g,在62.5℃下回流反应1.77h,所得改性茶多酚油脂抗氧化保护系数为6.678d,相对误差-0.55%,约为未改性茶多酚的2.9倍.此条件下产物脂溶性良好,透光率为0.934,比未改性茶多酚提高了4.15倍.

  • 标签: 茶多酚 乙酰化 抗氧化 响应面分析
  • 简介:采用超声波萃取法,研究油茶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从而为油茶树叶工业化提取黄酮类功能性成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时间、料液比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450W、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20提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老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中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嫩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选用AB-8大孔树脂对油茶叶黄酮提取液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上样速度为3BV/h,上液浓度为2.0mg/mL进行吸附,选择3BV90%的乙醇浓度和1.5BV/h的洗脱流速进行解吸试验。提取液经纯化后,黄酮类含量从13.1%提高到27.2%,提高了2.08倍。

  • 标签: 油茶叶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 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