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宋玉是战国末期的一位辞赋家,而后代的“诗圣”杜甫对其极为推崇。本文试从他们相似的人生经历、杜甫对宋玉人格的肯定、对其文学作品的接受几方面谈下杜甫对宋玉的接受

  • 标签: 宋玉 杜甫 接受
  • 简介: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为接受理论或接受研究,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美学思潮。接受美学以现象学和解释学为其理论基础,以读者的文学接受为旨归,研究读者对作品接受过程中的一系列的因素和规律的方法论。它的产生开辟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其产生、理论内容以及特点作一个梳理。

  • 标签: 接受美学 本文 期待视野 空白
  • 作者: 李欣星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青年生活》 2018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在不同朝代呈现出不一样的状况,甚至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度。这与陶渊明诗歌本身的风格特点有一定关系,更加取决于不同时代的文籍编撰者及批评家的动力与需要。关键字;陶渊明、诗歌、文学接受、文学经典、田园诗、六朝、唐代文学经典是文学接受活动的重要对象,从总体上讲,经典其实也是在读者千百年的文学接受过程中生成的。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不仅取决于其内容和表达形式对读者的适应和满足程度,而且取决于一代又一代读者对其理解、诠释、选择以及再认识、再选择的程度。一般认为,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它是文学创作的借鉴对象,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参照标准,更是文学接受的宝贵资源。我国文学史表明,不同时代的经典标准是不同的,对于经典的评价和选择也是不同的①。对现有六朝时期的材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六朝当时对陶渊明及其作品是处于一种不甚重视甚至是无视的状态。颜延之在《陶徵士诔》中只赞扬了他清高的人格;沈约作《宋书》把他列入“隐逸传”;刘勰在《文心雕龙》里不曾提到他;梁代钟嵘在《诗品》中把他列入中品,仅有九篇作品(七个标题、八首诗和一篇散文)被选人萧统的《文选》,这与他同时代的文人谢灵运入选的四十首相比,真是反差悬殊。现代学者已经指出陶渊明的诗歌不符合六朝时期(420-589)的审美需求和实践。六朝时期主流的诗歌风格是使用绮丽和华靡的语汇,缺少虚字、工整的对仗。紧凑的意象和模拟中的巧似。而陶渊明的诗却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人生的哲理与自然的美融为一体。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他的诗歌情感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诗歌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所以,总体上来说陶渊明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贡献,但却难以满足六朝时基本的审美标准。也许与时代的主旋律相悖,是陶渊明诗歌在其逝后的第一个世纪不受重视的最主要的总体原因,但是一个更加基础性的因素却不应被忽略。那就是陶渊明的诗歌在很大程度上被解读和呈现为一位隐士生活和隐逸理想的纪录以及他的道德行为的写照。到了唐代,其本人与诗歌都得到充分的肯定;宋朝时有了更大的突破,文学地位日益巩固,也得到了文学界、文学理论界的接受。近百年来,对陶渊明的研究已成了专门学问,形成了与“红学”、“杜学”等可并称的“陶学”。我们现在提到陶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乡镇企业经营艺术中的思维技巧五例□文/¥¥吴江市乡镇工业局陈仲达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竞争如战争.”每个经营者都难免面临险境,有的会在险境中消失,有的则会死里逃生.笔者联系吴江乡镇企业的实际,列举几例成功的思维技巧方式,以供大家借鉴。一、领先思维近年...

  • 标签: 乡镇企业 思维技巧 经营艺术 逆向思维 消费者 工业缝纫机
  • 作者: 刘丽华1乜艳华2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5期
  • 机构:刘丽华1乜艳华2(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哈尔滨石油学院,艺术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 简介:摘要在视觉心理对于多媒体画面的影响主要是从学习者视觉感知上进行研究。本文利用视觉心理学中的视知觉原理,结合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结构,对多媒体画面中文本——背景色搭配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多媒体教学材料的使用效率。

  • 标签: 视觉心理 多媒体画面 色彩搭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87年台湾就应该与大陆统一,实际上台湾政客主要是依靠妖魔化共产党来实现的,实际上台湾是美国战略东移后

  • 标签: 台湾接受 接受一国两制
  • 简介:摘要作为19世纪的作家,奥斯卡·王尔德以其惊世骇俗的美学思想和聪明睿智的言辞被人们所熟知。他那诙谐的悖论式的语言更是被大众所喝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王尔德是一位颠覆性的作家,而“撒谎的艺术”的提出就是对其颠覆性行为的一个很好的阐释。王尔德曾说道“与其去模仿现实,毋宁以谎言来创造唯美寓言。”所以“撒谎的艺术”是虚构的艺术,是真正的艺术

  • 标签: 王尔德 唯美主义 撒谎的艺术
  • 简介:摘要艺术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财富,在文章中着重写的是美术,它不仅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在各个领域也发挥着重要在作用,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美丽,让人在浮躁的社会内心保留着宁静和真善美。同时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艺术家是主角,但是欣赏的人民也必须培养自己正确的审美观能够真正的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够拥有永恒的生命力

  • 标签: 艺术 价值 艺术家 审美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