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唐代僧人,以怀素为法号者本有二人,一为玄奘弟子,俗姓范,京兆人;一为衡山僧人,俗姓钱,零陵人。由于二人同名号,又同是有名书僧,因此,后代多有将二者混为一人的。我这里考证的是中唐时代的书僧怀素,对玄奘弟子怀素,略而不论。中唐怀素,以草书闻名于世,人称“草圣”。传世书作有《自叙》、《苦笋》、《食鱼》、《藏真》、《千字文》诸帖。

  • 标签: 怀素 广州刺史 朱关田 草圣 张谓 叔伦
  • 简介:摘要:原州区各乡镇为了加快退耕还林造进度,抢墒情,赶进度,抓质量,退耕还林造工作成效显著。但是在耕还林造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关键词:春季退耕还林造1、造工作进展情况今年春季根据各乡镇自查验收情况,原州区安排退耕还林造任务15万亩。造工作从3月20日开始,截至目前,已完成造面积11.6万亩,占下达任务15万亩的77%,其中完成2002年退耕地造3.57万亩,占下达任务4.7万亩的75.5%.乡村统购各类苗木522万株。针对退耕大户劳动力不足及外迁户无人植等情况,为加快植进度,大部分乡镇组建了造林队,全区共组建造林队24支。目前,各乡镇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造进程......

  • 标签: 原州区退耕还林 植补 现状建议
  • 简介:摘要:原州区自从2000年以来,共完成退耕地造林55.8万亩,荒山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4万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为此要做好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关键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主要措施工作打算一、生态建设情况1、总体情况目前原州区林地面积157.8万亩,其中封山育林21万亩,水源涵养林52万亩,水土保持林72.3万亩,以枸杞为主的优新经济林6.5万亩,农田防护林2万亩,林木覆盖率12.7%.2009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1.5亿元,全年干鲜果品产量1108万公斤,其中苹果60万公斤,梨330万公斤,桃35万公斤,杏333万公斤,枸杞350万公斤,林业产业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原州区林业 林业生态建设 植补
  • 简介:目前的差距是在我国城乡经济都获得巨大发展的基础上呈现的差距,1.5亿农民工从城市打工中获得的收入是目前农村经济的重要来源,中央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政策和举措

  • 标签: 免减 农民更 减补
  • 简介:八旗与绿营,作为清朝的经制部队,因民族属性不同,在补用范围和选任方式上各异。但从清初开始,就有旗员充任绿营武官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本文按高级、中级与低级官员三个层级,分别论述其不同的放方式,探讨清朝皇帝与各级行政机构在选任权上的划分。同时量化统计旗员用绿营各级武官的比例,探究旗员放绿营武官的成因,揭示统治者对绿营的统治方式,以及时代的兴衰对武官制度的影响。

  • 标签: 清代 绿营 八旗 选任
  • 简介:摘要凤凰山铁矿副井井筒,施工过程中根据《正常段管路支撑图》需预留梁窝,通过预留梁窝的施工实践,探讨了井筒掘中预留梁窝施工因素、预留效果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深立井、类似含水层期间预留梁窝施工积累了成功经验。

  • 标签: 深立井 预留梁窝 技术实践
  • 简介:摘要煤矿设备的性能在煤矿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与整个煤矿的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设备性能好与坏,关键就在于煤矿机械的电子化控制系统是否完善。同时通过机电数控技术的应用,煤矿机械也实现了信息化、科技化的使用功能,使其运行效率和运行效果都能获得良好的提升,为煤矿机械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 标签: 煤矿机械 机电数控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各种超重超限车辆的增多,导致路面病害十分严重。公路养护行业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研究新材料、新工艺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本文谈谈高性能冷料在急性路面养护中的应用实践和经验。

  • 标签: 冷补料 应用 实践 经验
  • 简介:摘要防渗墙施工技术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如深层搅拌桩连续造墙施工技术;地下连续薄防渗墙施工技术;防渗墙施工关键性技术;锯槽法成墙工艺与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有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这些技术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渗漏是房屋建筑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也是是工民建筑工程中的主要质量通病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房屋渗漏在很多情况下是人为造成的,只要合理的防范,还是可以有效避免的。作者认真分析了常见的房屋渗漏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做好房屋的防渗漏工作。

  • 标签: 房屋渗漏 防渗技术 防范措施
  • 作者: 伍海铭(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堤坝防渗加固技术较落后,手段单一,较多采用传统的粘土铺盖、粘土截水槽、灌浆等措施。70年代以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科学实验,防渗加固技术发展较快,施工设备、施工方法不断改进,施工效率不断提高,我国防渗墙的施工水平已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当前,发展较快、应用较多的截渗工艺有:混凝土防渗墙、高压喷射防渗墙、自凝灰浆防渗墙、垂直铺塑、水泥土搅拌桩防渗墙、帷幕灌浆等,及时掌握这些工艺的发展动态,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作者: 刘波穆永波(浙江省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围海圈水工程不仅是海岸线综合开发的一部分,而且是防汛海塘工程的组成部分,它是依托海塘堤身、塘前滩地修建的堤坝,防止水流、风浪潮汐直接侵袭、冲刷堤岸危及海塘安全,是一种保护主海塘的工程措施,是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根据本工程与海塘主堤在防汛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及功能不一样,海塘主堤为防洪工程中的主要建筑物,而本工程围海圈水堤坝为防洪工程中的次要建筑物,次要建物堤坝工程按3级建筑物设计。
  • 作者: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22期
  • 机构:铁路隧道防渗漏水的施工措施刘道清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简介:铁路隧道防水,除了施工和技术方面的因素,还要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期,创优质工程。本文针对铁路隧道渗漏水,分析了各种原因,提出了防、排、截堵相结合的原则,阐述了隧道渗漏水治理措施和方法。关键词铁路隧道;渗漏;防水措施在铁路建设中,地下工程项目的防水问题一直是难题之一。在诸多病害中,尤以隧道渗漏水及由此引起的综合病害为最多,在地下水丰富地区漏水现象比较普遍,极大地威胁隧道结构、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给工务部门的运营维修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1.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形式及原因分析1.1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形式隧道病害的主要类型有衬砌裂损、渗漏水和钢筋外露、边墙鼓胀开裂、拱顶掉块、基底软化、翻浆冒泥等。其中渗漏水病害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拱顶渗水、滴水,拱脚处渗水、淌水,伸缩缝部位渗水、淌水,侧墙渗水、淌水,局部涌水、涌泥,道床积水等,在冬天则表现为顶部形成冰挂,侧墙形成冰柱,道床形成冰堆、冰坡等。1.2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分析1.2.1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不高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工程不断上马,造成了对防水材料的旺盛需求,刺激了各种防水材料厂的快速发展。有些厂家既无人才,又无技术和设备,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盛行,自然会影响防水工程质量。具体到隧道工程中,防水板本身存在较多缺陷,拉伸强度、延伸率、抗刺破能力不足,焊接性不好,耐侵蚀性能力不足,厚度不够,防水涂料的强度、延伸率不足,与基层粘结强度不够,长期耐水性不良,防水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凝固时间、固化收缩性能的不良影响等都是造成隧道渗漏水的重要因素。1.2.2设计及施工不尽合理(1)对不稳定的地基没有进行处理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出现缝或隙,从而产生渗漏现象;(2)拆模时间过早,或围岩压力过大超过衬砌体的设计荷载等,都能使衬砌内应力超过其破坏强度而导致隙和缝;(3)隧道防排水处理不当,地表水大量补给地下,最终造成隧道渗漏;(4)混凝土没有按放水级配设计施工,在地下水压力较大的地方,由于抗渗标号低于相应水压,从而出现渗水现象;(5)混凝土捣固不密实,形成蜂窝,因而局部渗漏较多。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多余水分(未起水滑作用的游离水分)的蒸发,在混凝土中形成透水的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沉降水过程中析出的一部分备挤向上面,一部分聚集在集料颗粒上面形成透水的管;(6)衬砌混凝土材料中有杂物,腐烂后形成缝隙或孔洞;(7)灌注混凝土的工作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当,产生结合不严的漏水缝隙;(8)先拱后墙或先墙后拱施工的拱墙连接处填不严,形成渗漏;(9)预留孔洞没有按防水要求处理也会形成渗漏通道。2.铁路隧道渗水的机理及治理原则隧道的渗水现象,一方面发生于衬砌的缝隙(施工缝、变形缝、裂缝等);另一方面产生于衬砌的既有薄弱部位,主要原因是衬砌存在的蜂窝、麻面、洞穴等混凝土本身的质量问题。根据铁路施工规范,对隧道渗漏水的防治是按照“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中应根据观测和试验,及时修正排水量,达到综合治理的要求。根据渗漏水发生的原因,施工中首先应在“防”字上下工夫,工程中防水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各种“缝”的漏水,另一类是加强隧道衬砌混凝土本身的自防水性能,即防止衬砌出现蜂窝、洞穴、欠厚等现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强度等措施。3.渗漏水治理措施3.1施工缝防水措施施工缝是由于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是隧道经常发生渗漏的地方。沉降缝是由于地质条件显著变化和衬砌受力不均地段设置,为防止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影响而引起衬砌开裂,应设置伸缩缝,这两种缝统称为变形缝。二次衬砌结构混凝土施工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宜少留施工缝,拱圈、仰拱、底板不得留纵向施工缝。客运专线环向施工缝拱、墙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及排水管,仰拱部位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纵向施工缝涂刷混凝土界面剂。止水带应选用橡胶止水带。对水压力大、变形大的施工缝应选用钢边止水带,当地下水有腐蚀性介质的应选用氯丁橡胶、三元乙丙胶材质的止水带。变形缝拱墙部位防水采用中埋橡胶止水带、沥青木丝板塞缝、双组分聚硫密封膏嵌缝。沉降缝仰拱部位采用中埋橡胶止水带、沥青木丝板塞缝并环向设置双层抗剪的措施,以减小沉降缝两边的不均匀沉降。3.2防止混凝土衬砌收缩裂缝的措施(1)施工中严格根据规范要求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绝不能进场。(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的选定要通过试验室反复试验确定,其抗渗强度比设计要提高0.2MPa。具体控制有以下几点a.控制水泥用量。防衬砌开裂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性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既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水化热。b.降低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泌水干缩应当是混凝土防渗抗裂的目标,因此,减少水的用量是保证混凝土抗渗性的另一个主要措施,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施工中,针对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和和易性的要求将水灰比控制在0.5%。c.坍落度控制。坍落度的大小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施工中,为了便于泵送,将入模坍落度控制在11cm左右。3.3提高混凝土自防水性能的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性能的关键是防止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蜂窝、洞穴、欠厚,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合乎要求等现象,实践证明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过程质量,是克服这些缺陷的根本所在。主要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点。(1)开挖时不欠挖保证混凝土衬砌厚度是提高抗渗性能的根本措施之一。因此,在开挖时,确保隧道设计轮廓不欠挖。衬砌前检查出整个隧道轮廓欠挖部位及程度,然后立即进行处理,从而确保衬砌厚度。(2)拌和过程控制混凝土拌和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机械拌和,试验员要旁站,搅拌时间必须在2min以上,保证混凝土拌和后的和易性和均匀性。(3)混凝土运输控制要防止混凝土在运输途中出现离析,在泵送前,必须进行二次拌和。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不随意加水,而是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进行拌和。(4)混凝土灌筑过程在泵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衬砌台车应就位稳固,不能因输送泵的振动影响衬砌台车的稳定。送入钢模衬砌台车的混凝土高差不能超过0.4m,应分层连续灌筑。采用高频机械振动密实(插入式),以混凝土翻浆不冒泡为止,应避免漏振和超振,在衬砌台车端头封堵严密,不得跑模、漏浆。(5)衬砌背后注砂浆隧道衬砌完成以后,在隧道衬砌与围岩之间存在的空隙或空洞区域压注水泥砂浆。注浆分两种情况,一是根据设计规定,在Ⅳ级、Ⅴ级围岩段衬砌背后全部注浆;第二种情况是凡利用雷达检测后存在空隙、空洞的区段,全部注水泥砂浆。保证衬砌与围岩的密贴,既可以使衬砌的受力避免应力集中,也可以避免衬砌外沿存在集中水使衬砌承受水压的可能,这样可进一步减少隧道渗露水的可能性。4.结束语铁路隧道衬砌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达到不渗不漏的质量目标,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来共同解决,缺一不可。要从根本上来确保铁路隧道的不渗不漏,首先还要从设计上下工夫,即设计措施一定到位,比如必须要考虑全隧道的防水措施等;其次是施工中要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满足这两点要求,隧道的施工质量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循环,达到百年大计的质量要求。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