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无菌手术患者735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组(优质护理组,n=400)和常规护理组(n=335)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切口炎症反应、切口延迟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切口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1.0%(4/400),常规护理组为8.7%(29/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切口炎症反应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1.0%(4/400),常规护理组为9.9%(33/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切口延迟愈合率方面,优质护理组为0,常规护理组为7.5%(25/335),前者低于后者(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优质护理组为94.3%(377/400),常规护理组为83.3%(279/335),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无菌手术切口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无菌手术 降低切口感染率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多年的医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根据相关资料的发现现如今大多数的外科手术会病人的伤口引发感染,故此一直以来许多的医学家都在寻求一个目的就是积极的减轻外科手术病人出现的二次感染。该论文是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的去医院有针对性与相关医生进行对接,从外科手术200人中进行探究实验,其中发现有18人出现切口。于是笔者就根据相关的医学经验积极的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性质等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探索,积极的从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笔者发现到年龄小的青少年和高龄人在患者住院期间切口容易发生高概率的感染,并且出现的问题比较的严重,相对于来书比较的复杂。故此,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深刻的发现到要想解决普外科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俩解决当下比较复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外科手术后更好的回复身体,以此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二次传染 预防和相关对策 切口感染 出现的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切口发生率、手术指标、切口愈合分级比例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乙级、丙级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降低切口发生率,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切口愈合等级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有效性和可行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以艺术振兴乡村是指把艺术回归到乡村生活的原初形态,站在乡村文化建构的源头,参与到乡村生活形态的建构中。带着乡村特色文化气息的艺术作品,将成为振兴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小切口,而它将成为推动共同富裕“大场景”的重要支撑点。

  • 标签: 艺术振兴乡村 文化旅游 共同富裕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加深高中生对于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所以说,通过把政治热点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之中,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也能够引导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三观。与此同时,高中政治老师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将当前的政治热点可靠融入高中课堂思想政治教学中,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了时政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重点探讨了如何将时政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 标签: 高中思想政治 时政热点 课堂教学 应用
  • 简介:[摘 要] 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无疑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现代教学的需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情感牵引者。

  • 标签: [] 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感染艺术
  • 简介:摘要探讨经脐小切口肌瘤分碎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7例,采用将肌瘤装入一次性腹腔镜手术切除组织收集器,经脐小切口手术刀分碎后取出。67例患者均经脐部小切口顺利取出肌瘤,腹盆腔及穿刺孔均未见肌瘤组织碎片残留,收集器无渗漏,术前术后腹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未见子宫平滑肌梭形细胞或恶性肿瘤细胞。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64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2例,子宫平滑肌瘤囊性变1例。子宫肌瘤重量110~420(227±106)g;手术时间58~274(107±45)min;取出标本时间8~27(18.4±10.6)min;缝合脐部切口时间4~11(7.8±4.6)min;术后24、48、72 h切口疼痛数字评分(NRS)分别为4~6(4.5±1.2)分、2~4(2.7±1.1)分、1~2(1.6±0.4)分;Hollander切口愈合评分3~5(4.6±0.5)分。术后脐部切口美观,愈合好。经脐小切口肌瘤分碎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标本取出方法,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肿瘤播散。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肌瘤 组织分碎 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校舞蹈表演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魅力。高校舞蹈表演中,音乐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音乐的感染力越强越能够和舞蹈表演融为一体,越能够为舞蹈表演增光添彩。高校舞蹈表演应该充分重视音乐的表现力,借助合适的音乐打造更加精彩的舞蹈盛宴,促使舞蹈表演更上一层楼。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舞蹈表演中音乐的重要性,探究了高校舞蹈表演中提升音乐感染力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 标签: 高校舞蹈表演 音乐感染力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医院感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空气菌落数、手菌落数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手术患者提供医院感染护理措施的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概率,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痊愈。

  • 标签: 医院感染护理 手术室 预防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SAP常合并有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坏死,当坏死合并感染时,往往意味着病死率明显增加。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通过内镜干预治疗胰腺感染性坏死取得良好疗效,具有微创、有效、安全的优势,能明显地改善SAP患者的预后。本文对于内镜治疗SAP感染性坏死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感染性胰腺坏死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婴幼儿发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近年来HRSV疫苗和抗体类生物制品的研发已有较大突破,其研发及之后的使用策略均离不开HRSV流行和病毒变异特征的监测。世界卫生组织(WHO)高度重视HRSV流行及其变异特征的监测,但我国缺乏全国层面的、多中心的HRSV监测数据,各实验室所用的监测病例定义不一致,HRSV检测和监测方法不统一,不同实验室的结果难以进行比对分析。因此急需在我国建立全国层面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采用标准化的HRSV检测方法和监测方案进行HRSV流行特征和病毒变异特征的持续监测,为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研发、使用和评价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 标签: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监测 病毒变异 实验室网络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形式单一重复、内容陈旧封闭的作业已成为初中教学的痼疾,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做法也成为学生思维固化的桎梏。常见的作业布置更多的是面向学生全体,缺少个性差异,容易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的问题;作业内容偏重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体验,缺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业评价随意性大、手段单一甚至粗暴,缺少平等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探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双减”政策的出台,“五项管理”的实施,引领着我们聚焦作业优化设计这个小切口,推动教学改革,努力提质增效。“什么样的作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更加有效”成了摆在一线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难题。

  • 标签: “双减”政策 提质增效 课程标准 作业优化设计
  • 作者: 申昆玲 许文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Email:kunlingshen1717@163.co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26,Email:xuwb@ivdc.chinacdc.cn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毒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全面梳理我国HRSV相关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策略及HRSV感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关键理念与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HRSV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医学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HRSV防治行动倡议,亟需在全国:(1)建立全国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2)规范HRSV实验室诊断标准,促进HRSV感染相关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积极开展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4)提升被动免疫用于预防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5)搭建HRSV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对于HRSV感染和流行的认知。专家一致倡议应尽快开展多中心参与、多学科联合的系列研究,为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感染科新技术新项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感染病科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循证护理的积极作用下,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科新技术新项目而言,循证护理的有效运用,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感染科 新技术 新项目
  • 简介:摘要肝血管瘤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并发症罕见且大多发生在大型血管瘤中,包括肿瘤破裂、瘤内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门静脉高压以及邻近结构受压等。本文报告了一例巨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自发性破裂出血合并感染的病例,经对症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 标签: 肝血管瘤 自发破裂 感染
  • 简介:摘要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的二期翻修一直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金标准。目前常用的添加到骨水泥中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万古霉素。如果细菌对这些药物耐药或患者无法耐受这些药物时,需要除了氨基糖苷类和糖肽类以外的药物来治疗和预防假体周围感染。达托霉素对骨骼的渗透性能好,对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显示出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或替加环素相似或更高的疗效。这些特点对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达托霉素 抗生素骨水泥 假体周围感染 万古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重症医学科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患者200例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2周时认知功能[认知功能检查量表(MMSE)]和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并比较感染发生情况,及2组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20.18±3.41)分,高于对照组的(17.89±3.39)分(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重症医学科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已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其中,辅导员自身能力提升是基础。本文从EQ与感染力修炼为切入点分析辅导员个人能力提升问题,旨在使高校辅导员能够牢记使命,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事务管理能力和工作研究能力。

  • 标签: EQ 感染力 高校辅导员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