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动结式晚出派的判断标准概括为“V2自动词化标准”,指出这条标准过于严格,在判断动结式时难以贯彻到底,操作性不强。文章结合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八部文献,对“破、断、坏、灭”等4个动词的使动用法和用于动结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据此分析了这条标准存在局限性的根源。

  • 标签: 动结式 V2 自动词化标准 献疑
  • 简介:句式“V也得V,不V也得V”有全式和简式之分。全式为两项对举,即前项为肯定式,后项为否定式。句式中各V同形,并可带宾语。在表义上,前项是陪衬,后项是语义所在。句式表示:或人的主观意志,或客观情况使人非这样(做)不可,带有不可变通的命令色彩。例如:

  • 标签: 汉语 语法 句式 全式 简式
  • 简介:<正>一般语法书上说的“V得来”“V不来”都是带可能补语的动补结构。例如:买得来借得来请得来买不来借不来请不来这里的“来”是趋向动词,有具体的词义,表示动作的方向是向说话人这边儿移动。另有—种“V得来”“V不来”似尚未为人注意。请看:(1)这饭我吃不来。这饭我吃得来。(2)这样的文章我写不来。这样的文章我写得来。(3)这衣服我穿不来。这衣服我穿得来。(4)这样的电影我看不来。这样的电影我看得来。(5)这话我听不来。这话我听得来。

  • 标签: “来” 动补结构 趋向动词 动作的方向 可能补语 衣服
  • 简介:句式“NPI+在NP2V+NP3”是典型的歧义旬,但歧义并非源自结构本身,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关系的多种解读。其歧义主要表现在:(1)NP2NP1、NP2NP3空间关系的两可性;(2)当NP2NP3有空间关系时,NP2语义功能的多样性;(3)当NP2NP3没有空间关系时,NP2语义功能的歧义。文章认为,该句式可以从语义上分解出10种单义句式,不同性质的歧义可采用不同的消歧策略。

  • 标签: 句式“NP1+在NP2+V+NP3” 语义功能 歧义消解 起点 生点
  • 简介:现代汉语中VV可以形成8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歧义格式,因而是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基于语料,充分利用词语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借助复杂特征的表示手法,定量和定性地研究了VV形成并列结构的条件。文章的总体思路是:用句法信息排除那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成为并列结构的VV组合,然后在剩下的范围里再综合利用句法语义的信息找出其中可能的并列结构。

  • 标签: V+V 并列结构 句法分析 中文信息处理
  • 简介:汉语的“N的V”难题,长期以来备受关注但却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N的V”的语篇性,误将一个语篇问题当成是一个句法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学者很早就发现“N的V”的语篇回指功能,可惜没有抓住这一点深入地挖掘下去。其实,“回指”是解决“N的V”一切问题的关键。抓住了这一点,就能从“N的V”回指对象的事件性中推知“N的V”的事件性,进而得出V的事件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很自然得到这样的结论:“N的V”中的V是一个动词,但普通动词不同:此时的V是一个指代用法,指代的是“V事件”。有了这一结论,“向心结构”难题就不再是难题,由此衍生出的相关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 标签: 回指 事件性 “向心结构”难题
  • 简介: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 标签: “第1人称+V+了2” 将然 零标记 近时将来 意志将来
  • 简介:本文讨论的"VV"格式是"及物动词+地+动词或动词结构"的格式。这是现代汉语里一种相当特殊的格式。本文用较多的语言事实对这一格式进行描写。文章包括四个部分:一、状位V;二、述位V;三、"VV"和"用V的NV";四、"VV"和"VOV"。文章末尾有个结语。

  • 标签: 现代汉语 不及物动词 动词结构 述位 格式 行为动词
  •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大多可以带时态助词“着”表示“进行体”,也可以重叠,表示“尝试态”或者“短时态“,这在语法研究中已经讨论得很多;但动词带“着“后还可以再重叠,构成一种形式和意义都不同于“V着”“VV”的“VV着”重叠式,这却鲜有论述。重叠式研究的重要方面是考察重叠式同其基式的异同。“VV着”同动词带“着”和动词重叠都有直接关系。本文试图从分析一千三百万字比较典范的现代白语文著作中收集的174例“VV着”重叠式同“V着”和“VV”之间的对立出发,对重叠式提出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描写解释。

  • 标签: 重叠式 谓语性 汪曾棋 先行词 主语 从维熙
  • 简介:<正>1.1现代汉语中,一个形容词(A)、一个动词(V)、一个否定词(不)三者的组合,掉换形容词和否定词的位置,会出现以下结果:(1)a.经常不戴→a.A不Vb.不经常戴b.不AV(2)a.一般不唱→a.A不Vb.不一般唱b.不AV(3)a.系统不复习→a.A不Vb.不系统复习b.不AV例(1)“A不V”,“不AV”两式皆成立,例(2)“A不V”成立,“不AV”不成立;例(3)“A不V”不成立,“不AV”成立。形容词“经常”和否定词在以上组合中可以掉换位置,而形容词“一般”、“系统”与否定词不能掉换位置,“一般”只能在否定词前,“系统”只能在否定词后。1.2笔者找出三种类型的形容词,即“经常”类、“一般”类和“系统”类。具体作法是把《外国人实用汉语词表》中的1,002个动词和426个形容词作了“A不V“不AV”两式搭配比较,形容词与否定词能掉换位置的为“经常”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的为“一般”类,形容词只能放在否定词后边的为“系统”类。三类形容词分别列表如下:“经常”类:绝对勉强明确普遍自动彻底

  • 标签: 性质形容词 否定词 语法特征 “不” 动词搭配 形容词修饰名词
  • 简介:本文对比“把NP+V下”“把NP+v下来”两句式,以讨论其中“来”的有无动词的不同对“把”字句使用频率合格度的影响。本文以北大CCL语料库为封闭语料库,选择典型动词“脱、买、丢、留、答应”等,对它们进入两句式的例句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两句式使用频率合格度的差异,并运用“有界一无界”理论中的界限特征和信息量原则等进行分析解释。本文发现凸显终止点的“来”或凸显着眼点的“来”的有无、动词持续和非持续的差别.制约、影响着两句式使用频率合格度。

  • 标签: “来” 界限特征 信息量 使用频率 合格度
  • 简介:本文在语法习得构式观视角下对汉语特殊结构"不VV也/又要V+M"进行分类研究,通过构式和语义分析,将其分为意愿逆向式和承诺悖反式。研究发现这种结构的两种类型在M的选择上分别为极小量真值及意识范畴内的极大量。在语义上,分别存在时间差异凸显差异。其构式义分别是"意愿义"的否定肯定。

  • 标签: 双否定让步构式 “不V不V也 又要V+M” 构式语法
  • 简介:<正>1.所谓“O(的)V(的)N”指这种偏正短语:a.语言运用角度b.语言运用的角度c.语言的运用角度d.语言的运用的角度我们用“O”代表动词语“V”(“运用”)前的V”的受事成分(“语言”),“N”代表“V”后那个名词语(“角度”),括号里的“的”表示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本文想要探讨的是如何分析“O(的)V(的)N”的内部层次关系。层次关系不同,该短语所属的类型自然也就不同。例拿a来说,下面的切分表示这是一个带有多层定语的偏正短语:a1语言运用角度而下面的切分则表示这是一个由偏正短语充当定语的偏正短语:a2语言运用角度

  • 标签: 偏正短语 语言运用 内部层次 层次关系 词语 多层定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的“好V”和“好VN”都是多义的。一A式(“好”读hǎo)好看、好吃、好听、好闻这里的V都是动作动词,而且是双向动词。“好V”表示受事者在V这个方面具有使施事者——人们满意的性质,具有种种优越性。“好看”,即看起来使人满意,舒服,有美感、快感。A式经常构成下列两种格式,而且两种格式之间具有变换关系。即:

  • 标签: “好” 施事者 好吹牛 说梦话 懒觉 妇人
  • 简介:藏语中亲眼见到的不是亲眼见到的事情表示法不同,汉语中有类似现象,这都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感知有关,由此可以解释趋向动词“来/去”和含“来/去”的复合趋向动词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可以根据在“来/去”或者“X来/去”前动词的分布情况找出动词的小类,发现它们各自的语义特征。凡是动作造成可见结果的动词,后面出现“来”或者“X来”;反之,后面出现“去”或者“X去”;如果既可能见到结果,又可能见不到结果,那么在可能见到结果的时候动词后面出现“来”或者“X来”,在可能见不到结果的时候动词后面出现“去”或者“X去”。说话人主观上觉得是否可以看到或者感觉到决定了对“来”、“去”的选择,这从一个方面表现出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这个范畴表示动作说话人的关系和主观方面的感知,可以说明汉语的理据性。

  • 标签: 趋向动词 汉语动词 说话人 “来” “去” 语言学
  • 简介: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究“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字句偏误率最高的偏误类型:因缺少谓语动词而误用成双宾语句的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是留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足,最后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给”字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偏误原因 实证研究
  • 简介:<正>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5AUnit2AnewhouseE、F、G、H板块。本单元主要是通过therebe句型谈论家庭设施,学习有关家庭设施方面的词汇和一些新的方位介词。E板块Lookandread是由六幅图组成的一个幽默小故事,旨在练习介词的用法。F板块Findthedifferences是让学生通过仔细

  • 标签: 小学英语 教材分析 译林 语音练习 元音字母 执教者
  • 简介:“N受+V”句说略范晓0引言0.1“N受+V”句中的V表示动词性词语,“N”表示名词性词语,“受”表示动作的受事,“N受”就是表受事的名词性词语。这种句子在词类结合上属“名+动”结构,在语义成分的搭配上属“受+动”结构。实例如:①大门紧紧地关着。②奴...

  • 标签: 被动句 受事主语句 主语宾语问题 语义平面 句法平面 动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