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字畅晨。1985年生于山东济南。2004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并被保送中央美院学习中国画,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写意花鸟专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导师为于光华教授。李娜的作品笔墨扎实质朴,饱满有力;格调雅正脱俗,清新刚健。以继承传统为原则,取法多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面貌。

  • 标签: 中国画学院 硕士研究生 继承传统 美院 中央 毕业
  • 简介:民国时期,由中国画学研究会创办的《艺林月刊》,虽然被命名为'艺林',却不仅仅是美术学范畴下的期刊,更具有早期博物馆学甚至是考古学知识的制造与宣传功能。通过对此刊物的梳理与解读,可更好地溯源'文物与博物馆学'期刊出版的文脉,并管窥20纪早期北京画坛社团的出版物状况与艺术社团的操作模式。

  • 标签: 中的文博 兼早期 分析兼
  • 简介:“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意大利的歌剧音乐形式在欧洲的歌剧舞台上占据了主导统治的地位。德国歌剧的发展从最初的效仿,经历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前后经历了长达200多年之久。

  • 标签: 歌剧 德国 巴洛克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
  • 简介:在洛杉矶房地产市场爆发的阴影下有一处名为伊尔高地的地方。它位于洛杉矶河和洛杉矶城区的东部。在当地的92000名居民中,94%的居民属于拉丁裔、33%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7%的居民是未登记移民。

  • 标签: 博伊尔高地 艺术家 绘画艺术 艺术欣赏
  • 简介:本文以晚明宦官金忠、车应魁所编规谏类版画《瑞良英》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成书背景、篇目结构与内容特色。明末朝局,动荡不安,司礼监金忠认为自己拥有与士大夫一样辅佐君主的责任,因而编成图文并茂的《瑞良英》,希望能以此教化世人,厚植士风。该书最终于崇祯十一年(1368)刊刻。通过对该书的考察,不但可以丰富对明代版画的认识,更可以对晚明宫廷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 标签: 晚明版画 宦官 《瑞世良英》
  • 简介:道情作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与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唱论》中将“道情”列入“唱曲之户”,指出:

  • 标签: 道情戏 20世纪 艺术形式 《唱论》
  • 简介:提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是那个身穿彩虹装、笑眯眯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老太太?是女王与菲利普亲王的美满婚姻?或者是对女王“超长待机”的善意调侃?在距离英国王室9000多公里、早已脱离君主制的中国.我们对伊丽莎白二以及她背后英国王室的认识,不过是大众媒体加工后的王室传奇故事.

  • 标签: 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 折中 历史 第一印象 传奇故事
  • 简介:【歌剧内容】年迈的哲学家浮士德孤身一人,对生活感到失望.原本想以毒药了却残生,并且呼唤魔鬼的名字前来索命;但没想到魔鬼掩菲斯托费勒斯竟然应声出现.浮士德要求魔鬼给予他青春与爱情,并且答应以自己的灵魂作为愿望实现的报酬,两人达成契约.重回青年的浮士德心醉于村女玛格丽特,但却被她拒绝;魔鬼用一盒冰宝替浮士德诱惑少女的心,玛格丽特陷入迷情,并生下了浮士德的孩子.决心为妹妹复仇的华伦丁不幸倒在浮士德的剑下,受了刺激而发狂的玛格丽特失手杀死了自己与浮士德的孩子而入狱.浮士德潜入牢中企图帮她逃跑,玛格丽特拒绝并在祈求了上帝的宽恕之后死去,梅菲斯托费勒斯被天使用剑刺倒在地.

  • 标签: 《浮士德》 19世纪 歌剧 玛格丽特 法国 魔鬼
  • 简介:【编者按]20纪初,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逊位,五四运动爆发……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帝都,'旧'政治、文化中心,孕育了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咏。因此,在这场'风暴'的腹地,形成了具有牢固传统观念与凝聚力的京派画家群体。他们以捍卫'国粹'、复兴国画为己任,对传统绘画的守护立场与'精研

  • 标签: 京派美术 北京画坛 画坛京派
  • 简介:对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始于20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大致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与深化阶段。其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调查与对策研究、传统音乐与西方教学法实践研究、特定教师与学生群体研究等方面。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发生机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逻辑起点、研究成果转换等的分析,对21纪我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现状进行评价。

  • 标签: 农村 音乐教育 研究述评
  • 简介:6月21日,由上海光启剧社社长曹禹编剧、导演、主演的原创大型话剧《心愿》在上海共舞台隆重首演。话剧讲述了一位“渐冻人”顽强的生命旅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的真切感悟。

  • 标签: 《心愿》 话剧 原创 世界 生活态度 乐观向上
  • 简介:宋代文学家苏洵说过:'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画家个人风格旳形成、艺术品格的确立是其长期苦心经营、艰辛探索旳必然结果。江西画坛的陈松茂就是这样一位孜孜不倦的求索者,从1945年进入孤儿院受到艺术启蒙开始,到现今仍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激情,其长达七十余载的艺术生涯跨越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的阶段。他的艺术创作也经历了万岁馆'红光亮'的大叙事、

  • 标签: 探索江西 江西美术 美术个案研究
  • 简介:长久以来,在欧洲的艺术长河中,西欧的绘画艺术是更受人们重视的,而对东欧的绘画艺术关注较少,但东欧诸国的艺术也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丰富多彩,值得研究。东欧诸国大多长期遭受外族压迫,经济比较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较晚,所以本民族画派的形成比西欧晚。到了19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政治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在西欧各国的蓬勃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

  • 标签: 蒙卡奇 西欧各国 巴比松 画中 库尔贝 万国博览会
  • 简介:江苏省淮剧团精心打造的淮剧《小镇》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文华大奖,成为19台地方戏参赛剧目中的佼佼者。该剧取材于马克·吐温的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故事的架构和人物虽然还能看到原著的影子,但基本实现了中国化、地域化和戏曲化,把一个'生活和艺术想象的嫁接和融合,当代社会现象和精神世界的浓缩'(徐新华语)的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民风淳朴的千年古镇呈现在观众的面

  • 标签: 一世界 一暗一世 小镇舞台
  • 简介:在漫长而曲折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文艺复兴可以称为理性超越神性、科学融于艺术的人文主义时代。然而地理大发现,商业科学技术的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的状况。此时,一小批英美建筑师和艺术家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主张重新发扬中世纪手工业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业传统,并复兴哥特式的风格建筑。

  • 标签: 莫里斯 手工艺 拉斐尔前派 现代设计 传统手工业
  • 简介:17至18纪的欧洲人物瓷塑,受到大量中国外销艺术品及书籍、绘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中国风格”,本文对“中国风格”的来源及概念进行了论述,并着重分析了欧州“中国风格”人物瓷塑隐含的戏剧性与人性化特征。这种流行的风格为我们如今的外销瓷器的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即当我们设计外销产品时,资讯的了解反倒是其次,而想像力的发挥却是弥足珍贵的。

  • 标签: 中国风格 人物瓷塑 戏剧性 人性化
  • 简介:安塞姆·基弗是著名的德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以面貌多变,以及深邃的思想性和观念性闻名于。基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个体体验与历史记忆融合在一起,不但对二战后德国复杂的身份政治进行了清晰的表达,更对日常生活的精神性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关注基弗1993年移居法国之后的作品,并以物质的形态转变为切入点,试图对其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 标签: 转变 精神性 炼金术 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