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鸣,1976年8月生,湖南邵阳人。书法启蒙于牛启轮先生,先后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曾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伊犁分校副校长。

  • 标签: 书法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国家画院 副校长
  • 简介:带有节日感的金色和男人最爱的棕色碰撞在一起,成为本月节日主题的经典演绎。

  • 标签: 皮包 着装 服装搭配 男性
  • 简介:无论是强调材料的审美特性里大漆与现代漆之争,亦或是强调漆画的绘画性和工艺性之辨,再或者是"器以载道"的传统造物意境里对器的功能性和审美性之思,都一再地悬而未决,在实践中又一再地被辗转论证、推断。作为多年从事雕塑背景的人,这些都被轻松地搁在一边,在现代雕塑的形外,进行漆语言的叙事,是全新的探索和尝试。漆绘在三维空间的现代雕塑形上轻声细语,不单纯是器,也载道!同样追求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的一统。雕塑+漆艺,传统+现代,有许多话在说,是一个尝试,也是一条新的路子,走得比较远,希望能看到更新的东西。

  • 标签: 现代雕塑 载道 轻声细语 绘画性 心与物 艺性
  • 简介:2013年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银奖及中国作品演奏奖获得者。1994年出生于沈阳市。曾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旅美钢琴家韦丹文教授,2014年赴美留学,师从第十一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斯坦尼斯拉夫·伊奥丹尼奇(STANISLAVIOUDENITCH)李鸿曾先后参加过2011年美国谢尔顿黑德国际青年艺术家钢琴比赛;

  • 标签: 人物介绍 国际钢琴比赛 青年艺术家 中国作品 中国音乐 音乐学院
  • 简介:在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国内养老设施建筑还存在着养老设施及养老建筑室内空间类型没有进行细分,养老设施的设计和老年人需要照料的程度不契合等问题.本文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以及老年人需要照料的程度、建筑的集合规模对国内养老建筑类型和养老建筑室内空间进行梳理、分类。

  • 标签: 养老建筑 类型 分类 室内设计
  • 简介:柬埔寨金边的“大烟山”垃圾场,60年前还只是个普通垃圾场。垃圾焚烧产生的刺鼻烟雾持续向外排放,形成一片灰色的阴霾,“大烟山”因此得名。2000多名临时工,其中还包括600多名孩童,成日在垃圾堆中捡拾塑料袋、金属、塑料制品、废纸,进行分类、清洗、称重、出售,以供回收。人们在堆积成山的垃圾和不间断的浓烟中工作、吃饭、睡觉。每天,他们仅能获得1美元的微薄报酬。

  • 标签: 迪金森 垃圾场 垃圾焚烧 塑料制品 柬埔寨 临时工
  • 简介:宋代宫廷盛行大曲摘遍,民间则是歌词、叫声、小唱、嘌唱、唱赚、鼓子词、诸宫调、杂剧等说唱表演艺术日益兴盛,在瓦舍勾栏竞相演出。说唱艺人在日常的表演之中,研究琢磨演唱艺术与歌唱技巧,促使民间说唱艺术在继承前代音乐的基础上,在主奏乐器、伴奏体制、声乐歌法上均显示出新的特点,并在声乐与器乐的配合上得到迅速发展。

  • 标签: 宋金说唱 说唱音乐 音乐考论
  • 简介:《夺命》这部电影是杜琪峰导演的转型之作,该电影被香港媒体评为"2011年最有诚意的香港电影"。本文采用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运用结构主义叙事理论,重点从整体上对影片故事单元划分以及局部与叙事理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独特的叙事解析,力求新颖独特,打破叙事评论的单一模式。

  • 标签: 夺命金 结构主义 叙事
  • 简介:铁霖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族声乐演唱家以及音乐学家。其不仅全面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声乐演唱方法和技巧,而且还积极借鉴西方声乐演唱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氏声乐演唱教学法,为我国声乐演唱教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本文就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对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希望为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金铁霖 声乐演唱 教学法
  • 简介:运贵先生所创立的"派"唱腔是扬剧一个特色鲜明的重要流派,在扬剧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至今仍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扬剧界。笔者从艺20年,在不断学习和传承心仪的派唱腔艺术过程中,有不少体会和感悟,其中最为深刻的一点就是:字腔含情尤为贵。在上海,在南京,在扬州,在镇江,在大江南北的城市或乡村的扬剧舞台上,只要派唱腔一出现,观(听)众的情绪就会顿时活跃起来。

  • 标签: 金派 艺术过程 金运 楼台会 姚恭林 梅良玉
  • 简介:2009年7月,稷山城西化肥厂发现了一座仿木结构单室金代杂剧砖雕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进行发掘,延师保全带我进行了实地考察;侯马文物工作站撰写了发掘报告,刊发在《文物世界》2011年第4期,介绍了该墓的形制构造、砖雕装饰以及随葬器物,但对其杂剧砖雕还缺乏细致的描述和精到的考证,亦对其文物和戏剧方面的价值缺乏清楚的认识,故笔者不揣浅陋著专文细述之,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化肥厂墓 城西化肥厂 墓杂剧
  • 简介:'闹'字戏,顾名思义,就是标目中含有'闹'字的戏曲剧目及其剧本,是传统戏剧闹热性在文本方面的最直接呈现。根据笔者的搜集,现有戏曲存目中,'闹'字戏剧目共计471个,其中现存宋'闹'字戏剧目21个,皆无存本。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中一些剧目进行补充性考证,发现宋'闹'字戏具有自身的表演特点——'打闹'形态,是影响后世传统戏剧表演的

  • 标签: 兼谈 字戏 宋金闹
  • 简介:2014年7月9日上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江西省上饶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4“驹奖”世界大学生摄影展(以下简称大展)启动仪式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本次大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江西省上饶市旅游委员会、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共同承办。中国摄协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瑶,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中共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北京电影学院校长张会军,中国摄协副主席邓维、罗更前、张桐胜,中国摄协分党组副书记王郑生,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

  • 标签: 摄影展 大学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 世界 北京电影学院 教育委员会
  • 简介:湘除早期的歌剧《原野》、《楚霸王》与民族交响大合唱《诗经五首》外,近二十年来他也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体栽与题材广泛,其中有歌剧《杨贵妃》、《八女投江》、《热瓦普恋歌》等,有交响乐器乐作品《金陵祭》(交响大合唱)、《琴瑟破》(琵琶与交响乐队)、《天》(交响三部曲之一)、《湘湖情》(弦乐与竖琴)、《原野组曲》,声乐作品《湘艺术歌曲集》、《绿色的歌——湘合唱歌曲选集I/II》等,这些作品在继承西洋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乐派”的建设贡献了不少力作。

  • 标签: 金湘 歌剧 交响乐器乐作品 声乐作品 创作特点
  • 简介:在看过玲的作品和自述之后,我想了很多:一位孩子的母亲,艺术家,锋利的往日碎片和自然流淌在其体内的亲情搅合在一起,像一根逐渐勒紧的断头绳,从她记忆的最深处不断地榨取出此刻生活中略显灰暗的故事云图来.“家庭”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从一颗精子和一枚卵子的结合开始,你的身体被种植进了另一个身体之中,随着十月临盆的阵痛与啼哭,由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家庭结构”,也是你终生无法悖逆的“政治关系”的开始.看得见的生者、由名字和牌位所代表的逝者、纷至沓来的家族传说和习俗等等,时刻都在塑造着你此刻生活的轨迹.在尊崇与叛逆间狂热的奔跑、在恋爱的瞬间所看到的那一米灿烂的阳光,又在独处的夜晚被最深的阴郁扼死在幸福的摇篮里、那个令年少时的自己感到窒息的“昏聩”家庭,在逃离多年后的暮然回首中,却发现那个讨厌的印记已经悄然地篡改了自己现在的容颜……

  • 标签: EVERY 东方艺术 CAN SEE 家庭结构 血缘关系
  • 简介:铁霖教授,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铁霖中国声乐艺术研究院院长,曾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文联主席等。先后被多所大学和艺术团体聘为客座教授、艺术顾问。曾被评选为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教师;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区永熙音乐教育突出贡献奖;

  •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 声乐教育家 客座教授 金铁霖 访谈录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美国西部时间2月8日,第22届美国音乐公开赛在旧金山落下帷幕。本届比赛,中国组委会共选派了10余名选手,与来自世界各地1500多名选手角逐各类奖项。最终来自大连的12岁男孩李宗运凭借高超的钢琴技艺从各国高手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银奖、铜奖各一个,也成为唯一一名获得金奖的中国参赛选手。唯一收到2张美国总决赛邀请函的中国选手李宗运的爸爸告诉记者,李宗运今年12岁,在大连双语学校七年级五班读书。5岁时,李宗运开始接触钢琴。

  • 标签: 美国音乐 公开赛 钢琴 男孩 参赛选手 美国西部
  • 简介:两《唐书·(车)舆服志》是专门记载唐代舆服制度的重要文献,其中所描述的佩饰制度是唐代舆服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对不同阶层人们的佩饰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是统治者维护其政治秩序的关键性标志。文章从鱼符与鱼袋制度、腰带制度、佩绶制度几个方面对唐代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进行了具体分析。

  • 标签: 《舆服志》 唐代 服饰制度 佩饰
  • 简介:在佛教戒律之于僧尼“不得动乐”的规制中,印度佛教音声体系是由僧、俗两个不同群体共同完成的释俗交响系统;中土佛教音声是在印度佛教音声体系内所做出的元素置换过程,但却在周围“制度环境”的不断更替中经历了“僧尼非乐——僧尼破戒奏乐——伎乐供养僧尼化——俗曲佛用成为传统”的流变过程,原来由僧、俗两个不同群体共同完成的系统逐渐演变成僧尼独自完成。伎乐供养僧尼化并渐趋形成南北区域的地方性选择;当下诵经、器乐供养两大系统实为佛教音声体系流变之后的接衍、简化。佛教音声的历史发展表明:为用是佛教音声生存之本,制度是佛教音声为用之生态框架,为用与制度的博弈是佛教音声流变及其与世俗音乐关联的根本动因,亦是国家在场下佛教音声流变研究的重要维度。

  • 标签: 为用一制度 佛教音声体系 伎乐供养 历史流变 国家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