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李贺开创的“长体”诗歌在唐诗乃至中国诗歌史上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尝试从李贺的人生遭际与古代名讳制度的关系入手,分析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并对其成因进行简要探析。

  • 标签: 李贺 长吉诗体 艺术特色 成因探析
  • 作者: 白孝银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当前初中几何概念教学,形式上热热闹闹,而实效性很低,教师在教学设计思路上的缺陷是其重要原因。只要认真研究中小学几何课程的衔接,准确把握学生知识能力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同时遵循现代教与学的理论,把几何概念的教学从言语信息层次教学上升到智慧技能层次教学,初中几何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大有希望。
  • 简介:摘要重庆市潼南县是著名的油菜之乡,油菜种植已有悠久的历史。2009到2010年间,潼南相继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之一和“重庆十大春季旅游目的地”。本文结合潼南1981-2010年春季气象及物候观测资料,分析了潼南菜花期间的气候条件、人体舒适度指数、油菜花生育指标和花期,结果表明3月中下旬气候条件适宜油菜开花,开花历程约20-30d,有观赏价值的最佳观赏期为15-25d;人体舒适度指数为“较凉爽舒适”,说明了潼南是一个观光、赏花、踏青的必选之地。

  • 标签: 油菜花节 旅游 气象
  • 简介:小学生的作文历来是教师、家长、学生头痛的问题。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快乐作文的元素,怎样让学生能够快乐作文,并让之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快乐作文的基石、源泉、奥秘几个方面谈了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

  • 标签: 快乐作文 基石 源泉 奥秘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校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它必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本文就如何确定课题、校本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过程,作简要阐述。

  • 标签: 校本研究 课题 原则 过程
  • 简介:马克著作中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归纳起来主要是:1.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2.社会生产力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特别是协作将产生新的生产力。3.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的互动构成生产关系的实际内容。4.物和人的社会质的规定具有二重性。5.具体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 标签: 马克思 系统思想 社会有机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兴趣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热情。在政课教学中,我们大胆偿试兴趣教学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厌学,教师被动的不良状况,为新课改提供一些有益的偿试。

  • 标签: 心理反射 加速 主动学习 良好习惯
  • 作者: 邱天武(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404000)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8期
  • 机构:摘要由于中职学校的无门槛入学,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厌学情绪严重。为了帮助学生进人中职学校后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乐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促进其能力的全面提高,本文通过对中职学校长期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在课堂教学结构分为“导读——讨论——精讲——总结——演练”五个相互联系的“五环节”教学法,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的可操作性强,具有实效性。
  • 简介:学习是一个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需要记忆,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便成为了每个品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潜移默化激发兴趣,加强学习,拓宽知识,开阔视野,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对学生的要求要明确具体,毫不含糊,并教给学生关键词、顺口溜记忆法等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 标签: 提高 学生 记忆 能力
  • 简介:摘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主义理论体系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批判和分析社会的发展及改革问题主要来源于其实践论的转向,实践转向的核心其实质就是由知转向行的问题,但实践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实践”主要是指精神活动或生活活动,围绕着精神实践或生活实践的哲学去展开的一种Action或Practical,然而要真正意义上理解马克主义的实践转向的实质,就须立足于马克的原著,以历史为解释原则,围绕着现实人的活动出发,将自人类以来时间与空间中的点滴看作人类专研的对象,以人的视角和发展为出发点进行剖析其实践转向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马克的实践转向及其当代阐释展开探讨。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转向 人的活动 现实意义
  • 简介:摘要: 课程政是立德树人和教师职责的必然要求。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课程政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政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是目前高校教师需要思索的问题。

  • 标签: 计算机文化基础 思政教学 探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文化自信是个体、政党、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要从多维度出发,包括繁荣校园文化,打造文化自信主阵地;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教育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的导向作用,掌握文化自信话语主导权;培养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落实文化自信行为。

  • 标签: 文化自信 大学生 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