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一种新的具有miRNA海绵功能的circRNA_hsa_circ_0000254结构、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鉴定。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对hsa_circ_0000254的二级结构及靶向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hsa_circ_0000254与靶基因的结合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sa_circ_0000254,剪接序列长度为524nt,包含11个miR_125b可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hsLcirc_0000254与miR_125b具有较高的结合效率。,结论hsa_circ_0000254能以miRNA海绵形式抑制miR-125b,有可能作为靶向治疗工具应用于高表达miR-125b的白血病治疗。

  • 标签: Hsa_circ_0000254 生物信息学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hsa-miR-125b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对其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以2014年03月至2015年10月间进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对象,并且从中选取52例研究,随机分组26例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26例则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并且对两组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分数、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等进行评定与比较。结果实施不同治疗措施后,对照组26例Barthel分数(55.28±10.56)分,治疗组26例为(71.55±13.96)分,(P<0.05);且两组MMSE分数以及Fugl-Meyer分数对比结果同样有差异,(P<0.05)。结论当脑卒中患者接受治疗时,通过联合实施脑功能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不仅能改善其生活能力,而且还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等,应用价值突出,可推广。

  • 标签: 常规治疗 脑卒中 脑功能治疗 认知功能训练 功能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凝血功能正常对于高龄女性生殖能力的维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凝血系统、抗凝系统以及纤溶系统出现功能失调或功能障碍的情况,会对局部微血管血流产生影响,引起凝血功能亢进,形成血栓前状态,逐渐发展成微血栓,从而引发各种生殖问题,如高龄不孕、复发性流产以及围产期并发症等。文章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查阅,对与高龄女性生殖功能障碍与凝血功能进行分析。

  • 标签: 凝血功能 高龄女性 生殖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结果1.观察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较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疗效更好,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在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从而探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从我院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治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5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检测完成后进行对比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指数方面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对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评价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超声 左心功能 慢性心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对 2015年 8 月 -2016年 8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 60例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上述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将同一时间内来我院进行体检的 60例正常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我们对两组对象同时采用超声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和评价,之后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经过检查我们发现,对照组对象中中并没有出现左心室增大或者左心房增大的情况,而观察组患者中有 45例患者出现了左心室增大,其与 15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左心房增大情况。这两组研究对象在左心功能指标方面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E/A明显要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超声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进行评价的临床价值突出,对患者的左心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评价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慢性心功能衰竭 评价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67例患者,分别于早晨8点与下午4点行肘静脉血抽取,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结果轻度组患者与中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经与重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与重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越严重则会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越大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脑梗死是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本病的致残率也较高,因此为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我科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的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其中的4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方法将8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并采取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包括选择适宜的时机、预防肌肉的萎缩锻炼及预防关节变形、采用Bobath法对肌肉功能进行康复训练、自理生活能力训练、心理护理等,1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后将两组的肌力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锻炼后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可自主进食、更衣,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来说,早期的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可以预防偏瘫患者致残或可以帮助其保持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功能锻炼 脑梗死 偏瘫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训练方式等分成两组。将其中进行常规患肢功能训练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30例脑卒中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健侧肢体功能训练,并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两组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训练之前,NISS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以及BI指数评分情况均无明显的差异性,经过治疗后,两组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各项明显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佳(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患肢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其健侧肢体功能训练能显著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

  • 标签: 健侧肢体功能训练 脑卒中偏瘫 偏瘫患者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门诊查体的12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探讨宫颈癌介入治疗对患者凝血功能、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前FIB、t-PA水平升高,PT、APTT、TT、PAI-1水平降低,差异要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治疗前比,试验组治疗后FIB、t-PA水平降低,PT、APTT、TT、PAI-1水平升高,差异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纤溶系统过度激活,介入治疗减轻。

  • 标签: 宫颈癌 纤溶功能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试验组(n=29),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功能训练对提升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推应用广。

  • 标签: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电脑辅助 认知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4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状腺激素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ALT、AST、ALP、GGT、T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P、AL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能及时了解肝功能损害程度,肝功能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生化指标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月接受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发病一周内均接受筋伤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给以常规性护理康复训练。B组患者另给以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出院前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明显优于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肢体功能障碍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及Barthel指数(BI)。结果两组治疗后1、3个月MMSE、FM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MMSE、FM评分和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综合康复 急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出血昏迷期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93例脑出血昏迷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5例在治疗同时未进行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患者组成对照组,48例接受术后早期肢体功能锻炼者组成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GCS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4、6周GCS评分结果表明,研究组皆高于对照组,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使脑出血昏迷期患者临床康复显著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脑出血昏迷期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3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30例妊娠非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阶段甲状腺功能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血清TT3、TT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前1/3阶段观察组患者TRAb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后1/3阶段两组TR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1/3阶段观察组FT3、FT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1/3阶段观察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TT3、TT4水平高表达,妊娠前期TRAb阳性率升高,妊娠后期FT3、FT4水平降低。妊娠期女性应定期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查,尤其是关注TRAb的变化,早发现,早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等医疗事故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治疗中131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80例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ST(22.85±14.80)U·L-1、ALT(32.07±10.85)U·L-1、AKP(90.65±24.81)U·L-1,甲亢复发率为3.33%,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4.44%,观察组为92.22%,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31碘放射治疗可诱导甲亢患者甲状腺滤泡细胞损伤或坏死,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避免进一步肝损伤,131碘治疗安全性和稳定性好,可在甲亢合并肝损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 肝功能损害 131碘治疗 安全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功能性电刺激处理后的远期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完成后评估两组肩部肌群肌力(MMT)、改良Barthel指数(MBI)、上肢功能(FMA)。结果治疗后,两组MBI、FMA以及M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MBI、FMA以及MMT评分更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发脑卒中患者而言,早期实施功能性电刺激有利于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药物制剂漱口,最早使用并制造牙签、植毛牙刷、牙粉等菌斑控制用具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牙周病学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牙刷作为日常口腔洁具,其材料组成、外形设计对其功能都有极大的影响;牙刷作为口腔洁具,其现状和未来发展都有诸多影响因素。本文将从牙刷的材料选择、外形设计及功能进行分析,结合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对未来牙刷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和预测;并以绿色环保的理念为基础探讨其耐久性、循环性。

  • 标签: 牙刷,设计,清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