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统的手指静脉图像采集系统存在光照强度不够、无法完全覆盖手指的原因,导致了图像光照分布均匀性较差,影响到采集图像质量。由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手指静脉图像采集硬件系统,该系统硬件主要由发光单元、手指固定器、CMOS摄像头、存储单元、通讯单元和DSP控制器组成。将手指放置在手指固定器中,防止手指静脉纹络采集过程中发生抖动;采用LED光源阵列和导光片,增加光照强度,消除手指阴影,使其趋于近红外照度,光照完全覆盖手指,增强图像均匀性,从而获得更清晰的静脉纹络图像信息,提高了图像采集质量。

  • 标签: 手指静脉 CMOS DSP LED光源阵列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采用多媒体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电泳图图像分析系统。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渔业生物分析。文中还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研制方法,介绍了如何利用该系统提高分析正确率的方法并列举了该系统进行电泳图谱分析的实验结果,同时对该系统的研制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多媒体 图像分析 电泳图谱分析 计算机
  • 简介:摘要病理切片数字化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是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的重要前提。当前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已成为人工智能病理研发的热点,但国内对宫颈液基细胞学数字病理图像采集及质量评估,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为促进标准化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数字病理资源库和数据集的建立及相关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的研发,编写组专家经过反复讨论,对宫颈液基细胞学全视野数字图像采集前的玻片评估、采集参数、数字图像的可信度评估及阅片报告等形成此共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深度学习(DL)PET图像重建方法,提升不同采集时间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10月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45例恶性肿瘤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52.0±13.6)岁]PET图像。选择原始列表模式PET数据的短时30 s/床位PET图像作为输入,采用Unet网络,以全剂量标准采集时间(3 min)PET图像为模型判别标准,建立DL图像重建模型,以预测全剂量PET图像。分别对DL、30 s、90 s和120 s 4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及定量分析。采用5分法主观评估4组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各组图像肝本底及肿瘤病灶定量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及一阶纹理特征(偏度、峰度、均匀度和熵)。采用Kappa检验、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4组图像质量评分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99,P<0.001),DL组评分≥3分共6例,30 s、90 s和120 s组评分≥3分别有4、7和8例(χ2=125.47,P<0.001)。DL组肝SD明显低于30 s组(0.26±0.07与0.43±0.11;F=3.58,t=-7.91,P<0.05),SNR高于30 s组(11.04±4.36与5.41±1.41;F=10.22,t=5.40,P<0.05);DL组肝SD及SNR与90 s组一致(0.39±0.16, 8.46±3.34;t值:-0.87和2.17,均P>0.05)。在18个高摄取肿瘤病灶中,DL组病灶SNR及CNR均高于30 s组(60.21±29.26与38.38±16.54,22.26±15.85与15.41±9.51;F值:13.09和7.05,t值:5.20和4.04,均P<0.001)。4组肝一阶纹理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4.30~9.65,均P<0.05),但DL组与120 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1.25~0.15,均P>0.05)。结论DL重建模型能较好地改善短帧PET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和组学研究的需求。

  • 标签: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脱氧葡萄糖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室内自然光条件下所采集图像的色差校正方法,为舌像颜色准确定量分析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将尼康D70610万像素单镜头反光数码照相机分别设置于自动白平衡(未校正)和手动白平衡(硬件校正)模式,拍摄麦克贝斯24色色卡5种红色类色块和154例舌象,应用NIKONCAPURENX1.0.1软件对自动白平衡(未校正)拍摄的图像进行软件校正:通过色差值计算、Imatest软件测试、人工判读比较三类图像(未校正、硬件校正、软件校正)的色差情况。结果:色差值计算结果表明,在自动白平衡(未校正)、手动白平衡(硬件校正)、软件校正三种方法中,软件校正图像的总色差值最小;Imatest软件测试结果提示软件校正图像的色差最小;人工判断结果提示,软件校正的舌像颜色与实际舌象的颜色最为接近,符合率最高。结论:室内自然光条件下采集的舌像通过软件校正后,颜色还原真实。该方法操作方便,有着良好的中医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自然光 舌像色差 校正
  • 简介:目的建立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及人员信息的数据采集与数字化管理。方法通过筛选、清洗、计算、下发样本数据,分散采集、集中联网上报调查数据,数据实时分析,过程高度监控,质量严格把关的实施方法,最终圆满完成了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的任务。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主要包括离线数据上报系统、数据拆分子系统、数据接收子系统、数据审核子系统、统计分析子系统系统权限管理子系统。通过接口。与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库实现精准对接;通过数据拆分和离线软件数据分发。实现疾病调查信息表的精准下发;通过离线软件中对调查表逻辑判断。实现调查信息的规范化处理;通过数据联网数据上报,实现集中高效的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在线审核,控制数据摸底质量;通过统计分析,实现健康扶贫摸底数据统计信息。结果全国健康扶贫数据采集系统成功完成了全国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逐户、逐人、逐病数据采集任务。此系统在2016年全国健康扶贫调查摸底中得到了验证。

  • 标签: 贫困人口 健康扶贫 系统管理 数据采集
  • 简介: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仪表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被不断的应用到各类测控领域。由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弊端,例如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时间长等。为了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LabVIEW虚拟仪器数据采集系统应运而生。此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准确的对数据进行保存和处理。本文将阐述该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以及51单片机控制技术。

  • 标签: LabVIEW 数据采集 系统 研究
  • 简介:为解决省级卫生统计采集需求变动频繁的问题,建立一套方便业务人员使用的统计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业务需求分析,选择国内先进的数据采集工具实现卫生统计数据采集。建立的采集系统可以满足不同省份个性化的卫生统计数据采集需求,同时方便省级报送国家级所需数据。基于业务人员的省级统计信息采集系统方便灵活,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卫生统计 采集系统 采集工具
  • 简介:摘要: 以 CT 图像为研究对象,以 MATLAB 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 的集成开发环境为工具,对图像进行了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形态学处理操作。用 MATLAB GUI 实现了数字图像处理的用户界面系统。结果证明,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利用 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和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开发出的系统对医学 CT 图像有着良好的质量改善作用。

  • 标签: MATLAB软件 交互界面开发 数字图像处理 CT图像 滤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瓦里安OBI引导系统的千伏级锥形束CT (KV-CBCT)、千伏级平面成像(KV-planar)、兆伏级电子射野影像装置(MV-EPID)3种图像系统的综合性能,探索3种系统在鼻咽癌每日图像引导放疗中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利用人体仿真头颈模体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分别进行KV-CBCT、KV-planar、MV-EPID扫描和配准,方差检验3种图像引导系统的摆位误差、配准时间、额外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等。结果KV-CBCT、KV-planar、MV-EPID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0.00±5.43)/(-0.02±5.49)/(0.02±5.58)、(0.04±5.49)/(0.02±5.56)/(0.02±5.54)、(0.02±5.22)/(0.11±5.34)/(-0.04±5.33) mm (P=0.999、1.000、0.989);平均耗时分别为(200±45)、(120±36)、(115±42) s;额外辐射剂量由低到高分别为KV-planar、KV-CBCT、MV-EPID;图像质量由低到高分为MV-EPID、KV-planar、KV-CBCT。结论3种图像引导系统均可满足鼻咽癌图像引导放疗的要求,综合3种总体性能建议在鼻咽癌每日图像引导中1次CBCT+4次KV-planar/周、EPID作为备用系统图像引导策略。此方案充分利用CBCT的高图像质量、KV-planar的低辐射等优势,实现鼻咽癌体积变化的定期检测和高精度放疗实施。

  • 标签: 机载图像系统 摆位误差 仿真头颈模体/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一种能与传统的眼底相机匹配的眼底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能对患者的病历信息与眼底图像信息进行集成管理的小型数据库,除系统能对眼底图像进行添加、删除、查询等处理的功能外,还能将测量结果送入数据流,在系统内做诊断报告、并能打印。

  • 标签: 眼底图像 图像处理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生殖系统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对于男性和女性外阴部标本可直接用无菌棉拭子擦拭外阴部的分泌物、溃疡面做直接涂片和分离培养。

  • 标签: 生殖系统标本 采集 送检
  • 简介:摘要针对医学CT图像图像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分析,讨论数据收集与CT图像特征等,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医学CT图像 图像挖掘技术
  • 简介:本文根据肾小球医学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直方图特征峰的图像侵害方法。通过定位图像的特征峰,从而有效地对肾小球医学图像进行阈值化。经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快速,准确地分割肾小球.

  • 标签: 图像分割 直方图 肾小球 阈值化
  • 简介:摘要提出岛津X线机改装DR系统所摄图像的质量问题,分析讨论改装DR系统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和图像质量控制,旨在提高改装型DR系统图像质量。

  • 标签: X线机 改装DR系统 图像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比较非晶体硒平板探测器DR系统和CR系统图像噪声、空间分辨率和入射体表剂量(ESD),研究数字X线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相同管电压(125kVp)和不同mAs对仿真胸部体模用分辨率测试卡进行DR和CR曝光成像,测量ESD、空间分辨率,计算均方根(RMS)值,分析mA8、ESD、RMS及空间分辨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两种系统的RMS随mAs的增加而降低,ESD随mAs的增加而增加。两种系统成像相同ESD时,DR的RMS略高于CR。ESD增加至一定量时,空间分辨率达到极限值(CR为3.1lp/mm,DR为3.4lp/mm)。结论数字系统放射线剂量的改变会导致噪声、分辨率变化。适度的噪声水平对空间分辨率影响不明显。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图像质量 胸部体模 入射体表剂量
  • 简介:本文介绍药用植物图像库的建立与鉴定、检索系统。通过扫描仪将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图,植物标本图,药用部位图录入计算机。经系统转换、标准化、压缩后建立图像库。并与文字库相结合。采用全屏幕中文菜单提示操作,具有对药用植物进行图像与文字的双生鉴定、检索功能,使计算机在植物分类学中得到真正的应用,为药用植物分类、分析和科研、大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具。

  • 标签: 药用植物 图像库 鉴定 检索 计算机
  • 简介:本文系统的回顾了若干传统的图像分割技术,包括基于灰度直方图的技术及基于空间细节的各种技术,也介绍了若干新的分割方法,如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方法,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等。同时也对分割结果的评价等作了概要介绍。

  • 标签: 图像分割 模糊集 分割 多分辨率分割 人工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