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了解本科护生进入社区医院的目的与原因,为本科实习护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社区医院的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对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建设性帮助。方法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两种方法对某医院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54.54%本科实习护生对社区护理了解,45.46%的本科实习护生对社区护理不了解;53.25%本科实习护生愿意进入社区医院工作,24.68%本科实习护生表示不愿意进入社区医院工作;32.47%的本科实习护生对社区医院发展现状感到满意,35.06%的本科实习护生对社区医院发展不满意;42.86%的本科实习护生同意社区医院加入到见习医院里面来,23.38%的本科实习护生不赞同社区医院加入到见习医院里面来。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应该加强对社区护理教育的认识,以提高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 标签:
  • 简介:【摘要】 1、目的 探讨职业咨询对转业军官就业决策困难状态的影响,为有效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提供依据。 2、方法 选取某部 2020年度批准转业 16名军官进行调查分析。 3、结果 职业咨询对转业军官未来就业决策有重要影响。 4、结论 职业咨询对即将退出现役的军官未来的就业决策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是改善他们未来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

  • 标签: 职业咨询 转业军官 就业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高等教育医学生就业压力情况,探讨就业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寻求有效途径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为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本地区一所医学院校某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进行整体抽样调查,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就业压力情况。结果就业压力在医学生中比较普遍,对学生的睡眠质量有一定影响,应采取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措施帮助学生积极应对,维系医学生身心健康。

  • 标签: 医学生 睡眠质量 就业压力
  • 简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的稳定。由于,当前就业形式难的原因有很多,而学者们注意到职业准备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职业准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护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因此,本文对护生职业准备对就业成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职业准备对就业成功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充分的职业准备可以提高护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也可以增强信心和自信心,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增加就业成功的机会。

  • 标签: 护理本科学生 职业适应力 挑战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毕业生人格心理素质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就业质量自评等级量表,要求352名大学毕业生自评就业质量,并接受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中的12个人格因素和6个次级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适应与焦虑型(X1)、敏感性(I)、紧张性(Q4)对就业质量方差的解释率达75.4%;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Y2)、恃强性(E)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低得分,解释率达48.5%;心理健康因素(Y1)、怀疑性(L)、怯懦与果断型(X4)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中等得分,解释率达89.9%;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能解释就业质量自评高得分,解释率达39.1%。结论大学毕业生的恃强性(E)、敏感性(I)、怀疑性(L)、紧张性(Q4)、适应与焦虑型(X1)、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专业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Y2)等人格心理因素封就业质量有颗着影响

  • 标签: 就业质量 大学毕业生 得分 专业 自评 人格因素
  • 简介:摘要由于护理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学历护士数量增多,导致中专实习护生就业难度加大,讨论充实护理教学内容对中专护生的就业率的影响

  • 标签: 临床教学 中专实习护生 就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流动人口专题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开展,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询问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基本信息、行为危险因素、睡眠时间以及社会压力状况。对数据进行复杂加权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就业流动人口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3 521名研究对象,就业流动人口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77 h,女性(7.87 h)高于男性(7.69 h)。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为12.3%(95%CI:11.8%~12.7%),45~59岁人群(21.2%)高于18~岁人群(1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流入地区、行为危险因素、BMI、社会压力、自评健康状况和自报患有慢性病是影响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的主要因素。男性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女性的1.18倍(95%CI:1.07~1.31);吸烟人群是不吸烟人群的1.22倍(95%CI:1.11~1.33);过量饮酒人群是正常人群的1.31倍(95%CI:1.16~1.49);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是没有工作和生活压力人群的1.46倍(95%CI:1.29~1.65)和1.33倍(95%CI:1.18~1.50)。结论我国就业流动人口睡眠不足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睡眠状况的重视,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流动人口 睡眠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失业量在近三年内属最多的十个专业之内,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方法把08级临床班的全体同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全程的就业教育研究其对就业率的影响情况。结果用统计学方法检验分析处理系统就业教育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与07级学生比较,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的就业教育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有影响

  • 标签: 就业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 毕业生 就业率
  • 简介:2010年年底,在新一轮毕业生求职大战上演之际,我们选择探讨一个个非常现实、非常有意义,却略显凝重的话题——就业促进。在这个话题面前,我们感到有一些沉重,也有一些动容。

  • 标签: 劳动就业 劳动力市场 专业化 公共服务工作
  • 简介:摘要职医护理专业知识、技能、态度的重新构建与当前就业素质需要的关系是应该首先研究清楚的问题。认识职医护生极富专长的素质是什么才能在医护人员过剩的形抛下使培养的医护学生具有就业竞争力,获得办学优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有学制和学生文化知识的限制,不能一概让学生从深和广的知识技能方面发展,而是应该从精准知识和技能方面要求。那么什么是职医护有就业竞争特长呢?经过认真分析和实践,基本得出知识技能要密切结合病情护理、检查配药等专业内涵;职业品质要勤肯敏捷具有专业干练的特点;道德修养要惜患怜病关爱生命。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就业倾向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10名护理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70.9%的学生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相关工作",工作性质稳定"(75.6%)和"病人康复有成就感"(70.5%)为主要原因;29.1%的学生不愿在护理领域工作,职业地位低(90.6%)、工作强度大(78.2%)、付出与回报不符(78.1%)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本科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倾向降低,其影响因素值得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进一步思考。

  • 标签: 护理 本科生 就业倾向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本科护理毕业生就业期望,探讨影响就业的相关因素。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20名即将赴临床实习的应届护理本科生进行就业期望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于未来工作的期望值与社会现状有差距,专业思想、就业心态及有计划的就业指导都将对护理本科生就业产生影响。结论了解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有目的地进行就业指导等工作,对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及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都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学生 护理 就业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医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医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影响高职医学生就业取向因素进行相关阐述,就如何加强高职医学生就业价值观正确引导和教育展开探讨。

  • 标签: 高职医学生 就业价值 变化因素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附属物出现,再就业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我国再就业市场提出的几点思考:1.转变再就业观念;2.广泛建立再就业市场;3.建立再就业指导及咨询制度;4.正确运用失业救济金;5.建立再就业培训制度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经济体制改革 失业 再就业
  • 简介:【摘要】错颌畸形作为一种由于遗传或者非遗传因素导致的口腔疾病,严重影响着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并且如果得不到有效矫正,很可能会衍生出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影响青少年患者性格和个性的发展,同时带来的后续就是就业择业会受到较大影响。基于此,论文介绍了错颌畸形的基本情况及成因,说明了矫正工作的意义及错颌畸形对青少年性格发展的影响和后续就业所带来的影响,希望可以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错颌畸形 青少年 性格发展 就业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广州大学城386名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与月薪和就业后关注的问题.以及与就业观念存在显着相关,男女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差异;就业观念和择业前后所考虑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意向中非常关心的方面。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就业意向 大学生 就业态度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医学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使得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体制也随之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跳涨。本文结合当下医学生的就业现状,对医学生就业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几点促进医学生就业的对策,以帮助医学毕业生实现就业

  • 标签: 医学生 就业现状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在医学类研究生视角下调查分析申请-考核制与其他不同招生途径相比,对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聘就业与发展的影响,调查不同类型研究生对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途径的认可度与期望值,旨在评估及优化现有的申请-考核制招生途径。方法通过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不同阶段和类型医学研究生对申考制相关问题的看法。利用Excel和SPSS进行频数统计、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完成论文发表方面,申考制博士倾向于在读前两年[38.71%(12/31),35.48%(11/31)]完成博士毕业发表论文的要求,而统招和硕博连读博士生多于第二年[33.33%(10/30)]和第三年[40.54%(15/37)]完成论文发表(P=0.021)。在申请阶段所需材料对博士阶段科研的价值上,74.19%(23/31)申考生和48.65%(18/37)硕博连读生认为科研成果帮助最大,而统招生认为带来最大助力的是外语[26.67%(8/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申考制招生的公平性认可方面,71.53%(304/425)研究生认为是公平的,硕士阶段所在院校(P=0.001)和硕士学位性质(P=0.001)显著影响研究生对申考制公平性的认可度。结论申考制博士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与学术成果方面均有优势,对提升我国高水平医学类科研人员的储备作用显著,在医学类研究生群体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均较高。未来将优化申考制,打造出最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学类博士招生途径。

  • 标签: 申请-考核制 科研竞争力 研究生 博士招生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