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萃取(SPME)是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溶剂萃取相比,更加高效、快捷、准确,且无需溶剂,操作更加方便,也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基于这些优势,目前一些法医部门已经引入了萃取技术用于法医毒物检测的工作中。本文就以此为重点,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法医 毒物检测 样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苯及其部分代谢物的气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为苯毒性机制研究提供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用小鼠经呼吸道吸入染毒的方法建立苯高浓度接触的动物模型,取染毒后小鼠血液标本,采用HLB萃取的方法进行样品提取和净化,气色谱质谱-串联法进行目标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化合物经HP-17MS型毛细管柱分离后,EI离子源进行离子化,选择离子扫描法(SIM)进行质谱检测,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结果该方法可实现血液中苯及其代谢物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间苯三酚的有效分离和准确定性、定量。该方法检测苯及其代谢物回归方程分别是:苯:y=3 252.1x+1 540,r=0.999 3;苯酚:y=2 046.5x+1 423,r=0.999 1;邻苯二酚:y= 1 853.9x+945,r=0.999 3;对苯二酚:y=1 891.5x+840,r=0.999 2;间苯三酚:y=1 052.4x+655,r=0.999 1。苯、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3、0.05、0.05和0.10 μg/g,定量下限分别为0.10、0.10、0.15、0.15和0.30 μg/g,该方法批内精密度为2.64%~10.06%,批间精密度为1.37%~10.17%,加标回收率为89.8%~102.3%。采用该方法可对苯染毒小鼠血液中苯、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进行定量检测。结论萃取-气色谱串联质谱法可对苯及其代谢物(苯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和间苯三酚)进行准确定性、定量检测。

  • 标签: 生物标志物 苯酚 邻苯二酚 对苯二酚 间苯三酚
  • 简介:摘要:生物系统的复杂性、分子相互作用的多样性和瞬态变化的转移过程对所需分析技术的通量、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SPME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活体原位分析的大门。遗憾的是,萃取速度和萃取能力仍有待提高。液萃取技术在传质速率和萃取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其进一步发展受到液本身物理化学性质的限制。因此,活体原位检测的关键是创新的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血浆和尿液中百草枯和敌草快的液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磷酸盐缓冲液(pH=7)稀释,尿样用磷酸盐缓冲液(pH=7)直接稀释,稀释后的样品经Oasis WCX萃取萃取。以100 mmol/L甲酸铵+0.5%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经HILIC色谱柱分离,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百草枯内标法定量,敌草快外标法定量。结果百草枯和敌草快同在10.0~12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4。百草枯在血浆和尿液中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98 μg/L和1.00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100.2%~107.3%,相对标准偏差在1.6%~3.3%。敌草快在血浆和尿液中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80 μg/L和2.77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5.3%~93.1%,相对标准偏差在1.8%~5.5%。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能够对血浆和尿液中的百草枯和敌草快同时进行测定。

  • 标签: 百草枯 敌草快 液相色谱-质谱 血浆 尿液
  • 作者: 顾缨缨 梅勇 苏婉婷 韩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21
  • 出处:《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21年第08期
  • 机构: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职业危害识别与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430065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乙二醇单甲醚的代谢产物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柱前衍生-液液萃取-气色谱测定法。方法向尿样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叔丁氧基乙酸(内标物)、五氟苄基溴(衍生剂),随后置于90 ℃水浴锅中衍生40 min,冷却后过滤,二氯甲烷萃取,振荡离心后吸取下层有机注入气色谱仪,DB-5毛细管色谱柱分离,ECD检测器检测。结果尿中甲氧基乙酸浓度在0.6~6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平均回收率为76.6%~110.7%,日间精密度为8.00%~8.82%,检出限为0.13 mg/L。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有机试剂用量少,适用于职业接触乙二醇单甲醚人群尿中甲氧基乙酸的检测。

  • 标签: 气相色谱 甲氧基乙酸 液液萃取 柱前衍生-液液微萃取 尿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用-气色谱法测定药用包材中1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以DB-624(123-1334)为色谱柱;程序升温,进样,FID检测。结果:检测限和定量限满足要求,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药包材中残留溶剂的限量控制。

  • 标签: 残留溶剂 药包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涡旋辅助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双酚S的方法。方法以乙腈为分散剂,正辛醇为萃取剂,萃取尿中双酚S。采用单因素轮换实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并评估方法学性能指标。结果尿中双酚S在0.0~160 μg/L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76 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06%~103.81%,日内精密度范围为1.78%~2.85%,日间精密度范围为2.65%~4.25%。结论该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及非职业人群尿中双酚S的测定。

  • 标签: 液液微萃取 相色谱法 双酚S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控脉冲重复频率(PRF)探讨诊断超声的不同占空比对增强乏血供肿瘤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15只,于大腿内侧皮下建立Walker-256肿瘤模型,根据PRF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A组,PRF=50 Hz;B组,PRF=1.0 kHz;C组,PRF=2.0 kHz。每组荷瘤大鼠经超声联合泡治疗10 min,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 h分别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各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和肿瘤血流灌注面积。结果治疗后即刻,A、B组的PI、AUC值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治疗后4 h,B组PI、AUC值持续增加,优于治疗后即刻(均P<0.05),而A、C组PI、AUC值相对于治疗后即刻减少(均P>0.05)。治疗后即刻,A、B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治疗后4 h,B组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持续增加,优于治疗后即刻(P<0.05),A、C组的肿瘤血流灌注面积相对于治疗后即刻减少(均P>0.05)。结论PRF=1.0 kHz的低强度诊断超声激励化可产生较明显的肿瘤血流增强效应,且持续4 h以上。

  • 标签: 超声处理 微气泡 癌256,Walker 肿瘤,血管组织
  • 简介:摘 要:百合金汤是肺病科的临床常用方剂,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证。以咳嗽,腰膝酸软等为特征。属本虚之证,病位在肺肾。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有显著的疗效。现例举数例临床典型病例,并分析如下。

  • 标签: 百合固金汤 临床应用 COPD 支气管扩张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高压氧联合解毒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9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及观察组(n=45)。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接受高压氧联合解毒肾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偶联速率法测定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TNF-a、IL-6、CRP、CysC、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RD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高压氧联合解毒肾汤治疗疗效确切,更利于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及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高压氧 解毒固肾汤 微炎症状态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炮制机制对栀子化学成分含量及抗炎效果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炮制机制(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下对栀子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观察其抗炎效果。结果整体来看,炮制时间越长、炮制程度越深,栀子的化学成分含量大体变化为依次下降,顺序为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其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顺序为焦栀子、炒栀子栀子炭;栀子苷酸含量顺序为焦栀子栀子炭、炒栀子,其余化学含量变化皆为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而抗炎效果,Model组、炒栀子组、焦栀子组、栀子炭组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1 030.11±597.44)mU/L、(274.83±112.09)mU/L、(367.08±173.60)mU/L、(622.91±229.85)m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725.08±342.73)mU/L、(243.58±75.33)mU/L、(476.92±187.43)mU/L、(614.67±215.53)mU/L、总胆红素分别为(88.64±43.95)mU/L、(38.74±20.45)mU/L、(46.12±17.83)mU/L、(68.86±19.27)mU/L、白介素-6(IL-6)分别为(41.49±15.85)mU/L、(25.91±8.94)mU/L、(34.97±4.78)mU/L、(30.29±16.31)mU/L,炒栀子组、焦栀子组、栀子炭组与Model组对比,含量均降低(均P<0.05);但其抗炎效果并不相同,抗炎效果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依次降低。结论不同炮制机制对栀子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炮制时间、炮制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炮制机制 栀子 化学成分 抗炎效果
  • 简介: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近些年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监督或管理的失控都将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为社会民生带来不良影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牵动着社会公众的心。为了控制食品安全,为人们营造健康的食品环境,就要做好食品检验检测。气色谱技术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应用率较高的方法,了解该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并推广气色谱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食品安全检测 气相液相色谱技术 食品包装 农产品 添加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利用密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位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20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60位患者。对照组采用平衡盐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一定的好转,但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密达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的骨密度,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密固达 骨质疏松症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美透气医用胶贴,让更多患有脐疝的婴儿能无痛苦、无创伤的治愈,减轻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方法:选择我科室通过采用美透气医用胶贴对2020年3月份至2021年3月份112例疝气患儿进行治疗,分析美透气医用胶贴在婴儿脐疝中的应用成果。结果:本组112例非手术治疗患儿,经电话回访,102例患儿已治愈,患脐疝的婴儿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后无复发。结论:使用美透气医用胶贴按压纽扣的操作简单,方便有效,脐疝婴儿的治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美固透气医用胶贴 婴儿 脐疝
  • 简介:摘要:鼻饲喂养用于不能自行经口进食以鼻胃管供给食物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插入胃管后,经常发生患者不自主拔出胃管,或拒绝鼻饲的患者拔出胃管,给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属家庭护理造成不便,胃管插入后的固定操作方法,重点是胃管的固定方法为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属家庭护理提供了许多方便。

  • 标签: 胃管留置方法 ,胃管固定方法,利于医务人员临床护理及家人胃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蝶鞍综合症的MRI特征及临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蝶鞍综合症63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MRI影像学特点与年龄分布以及18-30岁、31-60岁和61-70岁的发病率。结果:MRI检查可见患者的蝶鞍部位扩大,具有垂体变扁的情况,垂体柄延长和后移的情况明显,18-30岁5例,31-60岁16例,61-70岁42例。结论:蝶鞍综合症采用MRI检查的准确率高,能观察到患者的蝶鞍扩大,且垂体变扁的特点明显,垂体柄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和后移,年龄30岁以上的蝶鞍综合症发病率较高,61-70岁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女性多发于男性,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头痛、耳鸣和头晕、视力降低、视野缺损、闭经、乏力、皮肤干燥、性欲下降等,偶有焦虑、抑郁表现,临床表现多样。

  • 标签: 空蝶鞍综合症 MRI特征 年龄分布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左眼视力下降1周;1例主诉为右眼视力减退2个月、结膜水肿10余天;1例主诉为双眼红肿1年,纳差、乏力4个月患者分别就诊眼科。3例患者均为男性,眼部检查均为双眼受累,2例表现为双眼泪腺肿大伴有球结膜水肿,1例为双眼眼睑肿胀,3例均伴有眶外组织受累,均诊断为IgG4关眼病。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好转,分别随访58、54、60个月,其中2例患者复发1次,1例患者复发3次。(中华眼科杂志,2021,57:375-378)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疾病 免疫球蛋白G 泪器 眼睑疾病 眶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郁质不孕症的生态疗法及其疗效与机制。方法对汕头市中医医院723例不孕患者进行体质评估,选符合条件的186例气郁质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肾育胎生态疗法,平均年龄30.6岁;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平均年龄31.3岁。于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进行为期4年的疗效比较研究。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2%(88/93),明显优于B组81.72%(7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妊娠率为45.16%(42/93),高于B组24.73%(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组和B组的气郁质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两组症状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气郁质不孕症生态疗法,首先针对生态胁迫影响气郁质患者的心理与肝肾的现象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根本上进行寻病源式治疗;其次综合四季四时的时空变化,用药时考虑人的同时也考虑生态因素的影响。临床实践上大大提高了疗效,有广阔应用推广前景。生态疗法作为创新性的方法,或许为传统中医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 标签: 气郁质不孕症 固肾育胎 生态疗法 疗效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