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NA评估的4I营养支持护理在老年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心衰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MNA评估的4I营养支持护理)与对照组(常规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营养不良率低于对照组,MIS评分、MQSGA评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型营养评定表 4I营养支持护理 老年心衰
  • 简介:摘要生命科学交叉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依旧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提出的4I培养模式包括交叉课程的设置、交叉课题的融合选题、交叉研究的全过程指导与管理和最终的创新考核四个关键环节。基于4I模式,系统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将提升高等院校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 标签: 学科交叉 交叉融合人才 4I培养模式 生命科学
  • 简介:Interleukin-15(IL-15)为记忆CD8+和CD4+T的幸存是必要的房间子集,和天赋漂亮、自然的漂亮T房间。这里,我们描述一迄今在调整天真的CD4+T房间的homoeostasis的IL-15的unreported角色。从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点头)的splenocytes的采纳转移在在lymphopenicNOD.scid.Il15−/−老鼠的T房间的增加的homeostatic扩大的老鼠结果什么时候与NOD.scid接受者相比。CD4+T房间的增加的累积也在NOD.Il15−/−老鼠被观察,显示那条IL-15-dependent规定也当淋巴球减少症不在时发生。缺乏IL-15Rα的NOD.scid老鼠;锁住,然而并非缺乏普通gamma的那些也锁住表演CD4+T房间的增加的累积。这些调查结果显示IL-15-mediated规定在CD4+T房间上直接发生并且要求IL-15的trans演讲。当IL-15不在时膨胀发信号的CD4+T房间不获得古典规章的T房间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当IL-15表演不在时膨胀的CD4+T房间损害了导致抗原的激活和IFN-γ;生产。把调查结果基于这些,我们建议天真的CD4+T房间分隔空间的IL-15-dependent规定可以代表控制的另外的层潜在地阻挠逃离中央忍耐的autoreactive房间,当允许记忆T房间的扩大时。

  • 标签: T淋巴细胞 CD4 稳态 SCID小鼠 T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靶向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探针131I-ch4E5的制备方法及其对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采用Iodogen法用131I标记抗CD80的人-鼠嵌合抗体ch4E5,采用放射性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1)体外实验:在含细胞数为1×108、1×109、1×1010、5×1010、1×1011个/L的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的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31I-ch4E5溶液,同时设置非特异结合对照管,测量每管沉淀的放射性计数,计算Raji细胞与131I-ch4E5的特异性结合率。(2)体内实验:3只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7.4 MBq的131I-ch4E5,72 h后处死,分别取肿瘤、血等14种脏器或组织,分别计算肿瘤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将15只荷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31I-ch4E5(131I-ch4E5组)、未标记的ch4E5(ch4E5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3组荷瘤裸鼠的肿瘤生长情况,给药后第15天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之后处死荷瘤裸鼠取肿瘤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做组织病理学检查。2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31I-ch4E5的标记率为(84.2±2.4)%、放射化学纯度为(97.1±1.1)%。(1)体外实验:131I-ch4E5与Raji细胞的结合率随细胞数量的增加而升高,最大结合率为(38.2± 2.3)%。(2)体内实验:131I-ch4E5在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具有靶向性,肿瘤与肌肉的T/NT最大为7.30;与ch4E5组、对照组比较,131I-ch4E5组肿瘤生长减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9、6.516,均P<0.05);给药后第15天,131I-ch4E5组肿瘤抑制率为71.7%、ch4E5组为43.4%。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同样显示131I-ch4E5的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自制分子探针131I-ch4E5的标记率及放射化学纯度高,且对荷人B细胞淋巴瘤裸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131I-ch4E5在放射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分子探针 碘放射性同位素 ch4E5 淋巴瘤,B细胞 放射免疫疗法 荷瘤裸鼠
  • 简介:以前的研究证明了在老鼠的阴茎纸巾的氧化应力和肉体的纤维变性是糖尿病的mellitus(DMED)导致的可勃起的机能障碍的关键病理学的因素。LipoxinA4(LXA4)被报导禁止氧化压力和纤维变性疾病,当它是否能在可勃起的功能上施加一个保护的角色,是时,别变清。类型我糖尿病的mellitus(DM)用streptozotocin在三十只男10-week-oldSprague-Dawley老鼠被导致。十个星期以后,有apomorphine测试证实的DMED的22只老鼠被划分成二个组:DMED组(n=11)并且DMED+LXA4组(n=11;为4个星期的LXA4注射日报)。另外,另一十只匹配年龄的老鼠形成了控制组。我们发现那可勃起的功能显著地与控制组相比在DMED组被损害,但是在DMED+LXA4组被改进。同样,在DMED组的过去激活的氧化压力和损害endothelial功能是在DMED+LXA4组改进的两个。而且,给严肃的肉体的纤维变性看的DMED组,它是也在DMED+LXA4组由LXA4的处理禁止了。一起拿,LXA4能在氧化应力和纤维变性上施加一个抑制角色有效地改进DMED。

  • 标签: 氧化压力 机能障碍 糖尿病 应力和 SPRAGUE-DAWLEY 变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热敷药”对硬皮病小鼠模型I型胶原、Ⅲ型胶原(COL—I、COL—III)含量的影响。方法60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小浓度组、中浓度组、大浓度组各10只,采用博莱霉素皮下注射形成硬皮病模型,造模完成后,根据分组分别给予10%、20%、40%“热敷药”药糊及肝素钠软膏外用,1次/d,连续1个月,空白组及模型组不用药。完成后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损COL—I、COL—III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浓度组硬皮病小鼠模型COL—I、COL—III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热敷药”具有改善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硬化,降低COL—I、COL—III的作用。

  • 标签: 硬皮病 COL—I COL-III 小鼠模型 热敷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3日(D3)4~5-细胞I、II及III级胚胎(4/I~5/III)囊胚的形成及移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采用IVF-ET助孕患者共88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4/I~5/III组间囊胚形成差异;根据囊胚移植周期中D3卵裂胚的情况,将4/I~5/III胚胎来源的164个囊胚移植周期设为A组,247个优质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周期设为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结局并分析4/I~5/III组间不同细胞数和评级对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影响。结果4/I组的优质囊胚率(5.6%)高于4/II组(1.8%)(P=0.003)及4/III组(0.6%)(P<0.001);5/I组优质囊胚率(8.3%)分别高于4/II组、4/III组及5/III组(1.6%)(P均<0.001);5/II组优质囊胚率(8.4%)高于4/III组(P<0.001)。A组与B组在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质囊胚比、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及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D3优质胚胎率显著低于B组(P<0.001);A组平均移植周期次数高于B组(P=0.034);4-细胞和5-细胞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和50.0%,流产率分别为15.2%和26.8%;I+II级与III级胚胎来源的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3.6%和41.2%,流产率分别为22.4%和21.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I~5/III来源的囊胚能够获得与优质卵裂胚来源囊胚相近的临床结局;在4/I~5/III组间,细胞数和评级不会影响其囊胚的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但5-细胞胚胎的囊胚形成率高于4-细胞胚胎。

  • 标签: 囊胚形成 卵裂胚 低质量胚胎 临床结局 受精,体外 胚胎移植
  • 简介: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估针对CD147的美妥昔单抗靶向结合其他肿瘤的能力。方法:在人肿瘤细胞系的BALB/c裸小鼠转移瘤模型中,以125I标记美妥昔单抗HAb18F(ab’)2,利用小动物SPECT/CT显像长时间持续观察HAb18F(ab’)2靶向结合人肝癌SMMC-7721、胰腺癌SW1990和肺癌A549细胞的能力,并利用仪器自带的InVivoScope软件计算肿瘤/肌肉(tumorto-muslce,T/M),比较不同肿瘤摄取125I-HAb18F(ab’)2的能力。结果:SPECT/CT显像结果表明,SMMC-7721、SW1990和A549细胞均高度摄取125I-HAb18F(ab’)2,呈现明显的肿瘤放射性浓集,全身放射性本底低,影像对比度高,T/M比值分别达432、234和26。其中,SW1990与SMMC-7721一样持续摄取长达9d以上。结论:3种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均能高度摄取美妥昔单抗,并且在肿瘤中滞留时间较长。美妥昔单抗不仅可以用于肝癌,也可试用于肺癌、胰腺癌等其他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CD147 美妥昔单抗 125I标记 SPECT/CT显像
  • 简介:摘要报告了4例乳腺癌I期乳房重建成型术后的护理。术前重点心理护理,弹力胸带、腿部支具的准备,术后做好引流管,术区皮瓣血运的观察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重建成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脏中自噻相关蛋白LC3、p62的表达情况。方法①建立STZ诱导的I型DN大鼠模型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采用鼠尾静脉注射STZ的方法诱发SD大鼠糖尿病肾病(STZ为50mg/kg)。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枸橼酸盐缓冲液,3天后开始测定血糖和尿糖值,当血糖值≥16.7mmol/L,尿糖值为3+-4+者可确定为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八周处死大鼠,留部分肾皮质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②进行HE染色观察两组间肾组织病理改变。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间肾组织LC3和P62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④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判LC3、p62与STZ大鼠蛋白尿、肌酐的相关性。结果①STZ诱导的I型DN大鼠的血尿生化检测结果血糖波动在19.2-23.3mmol/l;血肌酐波动在72.5-122.7umol/l;尿蛋白波动在4.63-9.19g/24h②STZ大鼠模型基本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可见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管局灶性萎缩,小管间质造型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多。③p63、LC3免疫组化结果肾组织小管上皮中,p62表达明显增加,LC3表达明显下降,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TZ大鼠肾组织小管中,p62较正常组增加2.5倍,LC3下降35%(p<0.01)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自噬相关蛋白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D模板在125I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安全性及剂量研究。方法选取陕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自2018—2019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98例,采用4D模板导航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放疗计划、术中优化、术毕即刻剂量验证,术后评定植入剂量。观察治疗结果。结果98例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术,植入部位行外照射和未行外照射的大体肿瘤体积植入剂量分别为(12 489±414) cGy和(15 036±514) cGy,V100%分别为84.7%~94.1%和88.2%~93.7%;临床靶体积植入剂量分别为(7 450±621) cGy和(9 080±761) cGy。剂量植入质量评估优91%(89/98)、良7%(7/98)、中2%(2/98)、差0。疼痛患者症状缓解率为92%(36/39)。行外照射和未行外照射1、2年局控率分别为61%、36%和82%、54%(P=0.02)。48例肺部植入者气胸发生率为19%(9例),咯血发生率为10%(5例),其他部位植入者均未出现相应并发症。结论4D模板辅助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有效,术中实时针道角度调节和剂量优化使植入剂量得到精准控制。

  • 标签: 四维模板 实时可调角度模板 剂量学 恶性肿瘤,晚期/125I粒子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联合检测HE4、IGF-I和TSGF在卵巢癌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酶联法和化学法对3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血清HE4、IGF-I和TSGF水平检测,并与35人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HE4、IGF-I和T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HE4水平与IGF-I,TS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23,0.5982P<0.01)。结论检测血清HE4、IGF-I和TSGF水平的变化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判断恶性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及评估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卵巢癌 人附睾蛋白4 胰岛素生长因子-I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全身辐射剂量代谢的影响因素,为辐射防护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至9月于3家三甲医院住院的72例DTC术后患者[男性27例、女性45例,年龄15~75(42.79±14.23)岁]的临床资料,其中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3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4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5例。根据服用131I后48 h全身辐射剂量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将患者分为安全组(48 h全身辐射剂量≤23.30 μSv/h)和危险组(48 h全身辐射剂量>23.30 μSv/h),比较各因素对全身辐射剂量代谢的影响。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各单因素及多因素联合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最佳临界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危险组和安全组比较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2 h摄碘率(t=-2.56,P=0.01)、24 h摄碘率(Z=-2.07,P=0.0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Z=-2.83,P=0.01)、游离甲状腺素(Z=-2.70,P=0.01)、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χ2=6.80 ,P=0.01)、甲状腺超声提示是否存在甲状腺残留组织(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等6个指标显著影响了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的全身辐射剂量代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摄碘率[OR=1.27 (95%CI:1.03~1.57)]和Tg水平[OR=2.51 (95%CI:1.21~5.20)]对全身辐射剂量代谢有影响(P=0.03、0.01),24 h摄碘率和Tg水平越高的患者其48 h全身辐射剂量达到安全水平的可能性越低。24 h摄碘率+Tg水平(联合指标)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 (95%CI:0.65~0.87)、灵敏度为94.87%、特异度为46.88%、最佳临界值为-0.71。结论24 h摄碘率和Tg水平是131I治疗DTC术后患者全身辐射剂量代谢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两个因素建立联合指标进行辐射剂量评估可为调整患者住院时长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辐射剂量 预测模型
  • 作者: 岳园芳 刘建井 尹国涛 戴东 徐文贵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天津 300308,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医学诊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核医学科,天津 300308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医学诊疗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60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为131I治疗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构建左甲状腺素钠片最佳初始剂量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接受131I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最终达标的266例DTC患者[男性78例(男性组)、女性188例(女性组),年龄18~70(40.0+11.5)岁]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共16项)和出院后定期复查的甲状腺功能相关数据及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次的调整剂量。通过计算随机森林模型重要度筛选出较为重要的临床特征;以筛选出的特征为自变量,以左甲状腺素钠片达标剂量为因变量构建多种回归模型,通过交叉验证选出准确率最高的模型。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卡方检验。结果266例患者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体表面积、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收缩压/舒张压、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达标时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分别为(68.4±12.9)kg、(165.8±12.8)cm、24.6±3.5、(1.9±0.2)m2、(140.1±19.1)g/L、(88.6±5.5)fl、(125.7±18.9)mm Hg/(82.7±12.4)mm Hg、(4.1±2.2)pmol/L、(117.0±30.1)μg/d。通过特征筛选,重要度排在前6位的临床特征依次为体表面积、体重、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指数、年龄,其重要度均数依次为0.2805、0.1951、0.1315、0.1252、0.1080、0.0819。径向基核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预测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的准确率(53.4%,142/266)最高,高于经验给药的首次达标率(15.0%,40/266);SVR模型在女性组中预测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的准确率高于男性组[60.6%(114/188)对35.9%(28/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1,P<0.001)。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SVR模型有望提高经131I治疗后的DTC患者左甲状腺素钠片的首次达标率,并且在女性患者中更有效。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甲状腺素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 简介:目的 探索急性和较长时间溶栓作用的可靠评价方法。方法 改进125I-血栓致兔肺栓塞模型和方法,用实验结束时肺残留125I-血栓放射性评价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重组葡激酶(rSak)及复方益心康的急性溶栓作用;并用本模型和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对益心康进行较长时间动态溶栓研究。结果 3个急性实验中,生理氯化钠溶液组的溶栓率在6%~8%;放射性总回收率为90%~97%;rt-PA和rSak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明显溶栓作用;益心康无明显纤溶作用。较长时间实验中,肺栓塞后0~7.5d,益心康组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明显高于生理氯化钠溶液对照;放射性总回收率为97%~105%。结论 本模型和方法的自发溶栓率低,肺残留125I-栓子和总放射性回收率高,结果可信度高。本模型和累积尿125I-放射性排泄率可作为动态观察与评价较长时间溶栓作用的可靠方法。

  • 标签: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重组葡激酶 益心康 肺栓塞 溶栓治疗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时间间隔下大鼠口腔鳞癌模型的成模差异,为建立优质的大鼠口腔鳞癌模型提供支持。方法屏障环境下使用0.004%的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itro-quinoline-1-oxide,4NQO)水溶液喂养大鼠,通过自行饮用观察两组大鼠在不同时间下分批处死后,口腔黏膜病理分级情况。结果165只有效实验大鼠,正常黏膜36只、单纯上皮增生21只、上皮轻度异常增生22只、上皮中度异常增生25只、上皮重度异常增生27只、口腔鳞癌25只。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的秩和检验(Z=1.66,0.01<P<0.05),两组资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间隔时间建立模型,在前期成模中第一组方法优于第二种,在后期成模中第二组方法优于第一组。

  • 标签: 口腔肿瘤 动物模型 4NQO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车前子对腹泻模型大鼠小肠组织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氢氯噻嗪组和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番泻叶灌胃法复制腹泻模型。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灌胃0.95、1.90、3.80 g/kg车前子配方颗粒溶液,氢氯噻嗪组大鼠灌胃氢氯噻嗪混悬液9 mg/kg,按1 ml/100 g大鼠体重灌胃,连续灌胃14 d。实验结束后,记录各组大鼠粪便性状和大便次数,计算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采集小肠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肠组织中AQP4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稀便率[(50.89±6.17)%、(41.14±4.48)%、(36.37±4.81)%比(67.45±7.35)%]、平均稀便级[(2.16±0.34)级、(1.73±0.28)级、(1.52±0.25)级比(2.63±0.29)级]、腹泻指数[(1.10±0.19)、(0.71±0.11)、(0.57±0.12)比(1.77±0.24)]降低(P<0.01);小肠黏膜损伤程度、充血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现象均减轻;小肠组织AQP4 mRNA[(0.48±0.10)、0.69±0.12)、(0.97±0.15)比(0.21±0.03)]、AQP4蛋白[(0.59±0.08)、(0.64±0.09)、(0.78±0.11)比(0.32±0.05)]表达升高(P<0.01)。结论车前子可上调AQP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小肠对水的吸收、调节水液代谢,从而发挥止泻作用。

  • 标签: 腹泻 车前子 水通道蛋白4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