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慧均是陈隋之际的三论宗大师,他基于中观三论学的立场,大力阐发了中道学说。在慧的教学中,中道更多是作为方法与境界而展现其意涵的。慧首先以初章中假说指出了三论宗与他家对有无理解的根本不同,强调了非有非无之中道与而有而无之假名的一体不二。慧认为二谛是佛所说教门,并指出中道是真俗二谛之外的第三谛。通过对他家佛性观点的批判,慧遮显出中道佛性的意义,把在龙树教学中所不重视的佛性观念圆融地纳入了中观学体系,并以第一义空丰富了佛性概念的涵义。

  • 标签: 慧均 《四论玄义》 中道
  • 简介: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国家变化甚大,四件大事足够神聊不已,2008年中奥成功,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成功召开APEC会议,加入WTO。如果再自私一点的话还可以加上一件大事,即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隆重召开,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我国的宗教工作将沿着党和政府指明的方向,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 标签: 宗教工作 主要领导 国家 江泽民 李鹏 讲话
  • 简介:四卷,为辽代僧行撰集.该书收录内典、外典中之俗字、异字,并广引宋代以前之内、外字书加以训解,为辽代重要之字学著作.

  • 标签: 均龙 手镜杂 杂考
  • 简介: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平均主义的源头,而是“平”思想的起点。“”乃均衡、公平之意,其实质是人人“各得其分”,而非人人“份额相等”。“平”思想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适度的等差是社会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必要保证,其缺陷在于以宗法血缘、政治强权而不是以素质能力为标准来区分等差。先秦儒家“平”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可以为当下中国社会公平机制的构建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资源。

  • 标签: 儒家 各得其分 均平 和谐
  • 简介:《东西》一书是方以智中晚年的代表哲学著作之一,在明末清初"三教合一"的时代思潮影响下,方以智以理想型儒家为旨归,提出了"三教归儒"的思想宗旨。他将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看作是理想中的"大成",并通过对孔子"重学"思想的系统阐述、对"名教"的现实意义的哲学辩护,对"不虚生浪死"的死亡哲学思想的论述、鲜明而又系统地表达了他自己的新儒学思想。《东西》一书融合佛、道与部分西方科学思想,体现了方以智"坐集千古之智而折衷其间"的学术理想。而其"折衷"的价值原则即是他心目中理想型的儒家。

  • 标签: 方以智 《东西均》 三教合一 三教归儒 理想型儒家
  • 简介:左翼SSK科学观是后现代反科学的、新蒙昧主义的科学观的典型代表。拒斥分析、提倡跨越式综合是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主题径路。在SSK看来,科学是勾勒姆、科学是集体约定或信念(或信仰)、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男性主义的产物,是左翼SSK科学观的几个著名论断。这类论断隐含着反科学、取消知识差异、马桶和茶杯不分、智慧与技能颠倒、观念与实在错位、否定人类智慧存在等问题。因其业已汇聚成为一股庞大的潮流,剖析和反思这股后现代的、反科学的蒙昧主义潮流,有助于揩去被左翼蒙尘的科学观,恢复其应有色彩。

  • 标签: 反科学 倒错 新蒙昧主义 科学观 SSK
  • 简介:文说”起源于孔子,孔子的文说主要是指道德的两个层面,但他已有把周代归为文家的思想倾向。孔子的文说对汉代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汉代政治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知识分子都把历史归结为一文一的循环发展过程,意在奉劝汉代统治者推行家之制。汉代的社会性质却与社会思潮相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代确立了文家之制,整个汉代都呈现出了文家特质。

  • 标签: 孔子 质文说 文家 质家 政治史观
  • 简介:<正>读者来信"一到夏天就喜欢穿棉麻面料的裤子,可是不知道怎么搭配,经常穿得很土气,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搭配的比较时髦并且有女人味呢?"——南京,周菲编辑建议"棉麻的衣服具有很好的透气性,所以夏天出镜率很高。但在购买时最好选择米色或者白色的,容易搭配,如果买了深色的,可以参考我们的搭配建议,我们有办法令你的造型变得时髦靓丽。"——VidaSong

  • 标签: 女人味 出镜率 不知道 针织衫 金属感 来择
  • 简介: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很多情况下军人不得不选择异地恋作为自己的恋爱方式。本文试用化研究的方法,选取两名具有代表性的被试,分析了军人异地恋的现状与应对方法,并提出了关于处理异地恋问题的意见。

  • 标签: 质化研究 军人 异地恋
  • 简介:受害者心理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很多人在遭遇不愉快时,总是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受到环境迫害的一方,自怜自艾,怨天尤人,从而放弃努力和挣扎.一面随波逐流,一面感叹命运不公,怀才不遇。

  • 标签: 面质 被害者心理 心理咨询
  • 简介:研究中国传统的公正问题,可以有两种路向。一种是注重观念层面的梳理,是思想史的路向;还有一种是从操作的层面看"实际是什么",是一般历史学的路向。这两个路向研究的结果会非常不一样。最近为了给新编的《大学中国史》教材写个"序论",把头脑里的中国历史重新"过滤"一遍,感触很多,有新的收获。或许年老了,少了些尖锐,多了些平和。深入到实际操作层面,感觉到中国历史上好的"观念"变为现实可行的东西,有很大难度,有"同情的理解"。

  • 标签: 历史学 路向 平均主义 公正 “均” 中国历史
  • 简介:新时期赋予爱国会的使命是繁重的。境外势力利用宗教的干扰和渗透正在变本加厉、日益俱增,他们利用各种手段对中国天主教进行渗透。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式和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作为天主教爱国会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明确自己战略方针和任务,紧跟形势,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苦练基本功,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强化工作作风。

  • 标签: 工作人员 爱国会 中国 天主教 工作能力 工作作风
  • 简介:《论语》中“文胜则史”的命题,蕴含颇多。分而论之,不外“文”、“”、“史”三个概念;合而论之,不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文”之初义是色、形、声、象等交错而成的修饰性形式,由此推出“言”、“辞”的区别。对文学来讲,“”就是健康的人类情感和思想智慧,由此推出“性”、“”(或本性、本质)的区分与联系。与远古的巫史传统密切相关,“史”的本义是奇崛瑰丽的想象。对历史来说,想象是辅助性的,对文学来讲,想象是主导性的。以此反观后现代史学的“史皆文”观点,它打破了历史记载表面的真实而深入到了更深一层的真实,不足之处则是消解了历史的真实性。我们认识其局限,才能取得“文”、“史”共荣的境界,即“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和谐境界。

  • 标签: 文艺思想 孔子 历史记载 后现代史学 “文” “质”
  • 简介:2014年下半年,江苏省镇江市举办了首届"镇江市好课堂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参选对象为全市各中小学普通教师。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课也是参加活动的一门课,这是镇江市教育教学大规模比赛中首次出现心理学科。比赛先由各区自行选拔,

  • 标签: 心理辅导活动课 体验 感悟 反思
  • 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吸收传统的井宿主司水事的观念,将"月宿东井"日作为沐浴养生的吉日,并结合道教的长生成仙信仰,认为"月宿东井"日还是存服月之黄华、天人共浴的日子,有助于得道升仙。这种观念发展至宋代,逐渐被用于祭炼科仪中。法师在祭炼仪式中通过存想身体内和天空中的井宿图景,将井宿的司职运用于为亡魂沐浴和水炼,从而有为亡魂涤荡形骸和改变亡魂生存状态的功效。从道教对井宿的信仰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以"月宿东井"日沐浴养生,还是在祭炼仪式中存思"月宿东井"图景为亡魂沐浴和炼度,无不体现出道教"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天人合一"观。

  • 标签: 井宿 沐浴 祭炼 天人合一
  • 简介:用访谈法探讨8个已求助和5个未求助家庭的青少年和父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比较已求助者和未求助者、青少年和父母对心理咨询认识的差异。结果显示,青少年和父母从6个方面描述心理咨询:功能、形式、适用问题、服务提供者、求助者和效果,各方面提及次数最多的分别是问题解决、谈话法、心理困扰、心理医生、心理有病的人和有帮助;误解包括心理咨询是针对心理有病的人,只有严重问题才需要求助。已求助者比未求助者更了解心理咨询,提及问题解决、心理困扰和有帮助的次数更多。青少年更多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老师处理正常群体的心理困扰;父母更多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医生处理心理疾病。青少年和父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趋于理性和准确,但仍有误解需要澄清。

  • 标签: 青少年 父母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认识
  • 简介:近些年来多项课题与研究都围绕高效数学学习学生心理结构展开,研究领域涉及心理学、数学教育等.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众多使得已有研究主题分布广泛.以性分析的方法基于NVivo10软件对47篇相关文献进行性分析,初步建立了高效数学学习学生的心理结构模型.数学学习效率高的学生应当以非智力因素为学习的动力源泉,以较为完善的心理机制作为前提,以高水平的元认知作为监控系统,以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学习保障,以较高的数学学习素养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品质的体现.当这五部分结构要素全部或者部分之间相互促进,高效率数学学习就发生了.

  • 标签: 高效数学学习 心理结构 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