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鸠摩罗什所译《弥陀经》的正宗分由部分组成。首先讲述了西方净土及其主人公阿弥陀佛的超胜性;其次讲了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最后展示了六方诸佛的证诚。归根到底,《弥陀经》的要点在于念佛发愿往生,关于这点,中国和日本的净土教者是如何认识的,特别是关于一七日一心不乱执持名号的理解,本文将以此为中心试为探讨。

  • 标签: 《阿弥陀经》 名号 阿弥陀佛 鸠摩罗什 主人公 净土教
  • 简介:佛教当中净土信仰为一大源流。这一源流与印度佛教关系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佛国净土,十方上下都有,大约地说有阿弥陀佛净土、闪佛净土、药师佛净土、弥勒净土、文殊净土、唯心净土等。

  • 标签: 佛教 净土思想 《无量寿绎》 净土经典 《阿弥陀经》
  • 简介:在流传下来的大量藏传佛教造像中,弥陀的造像是数量最多者之一,但此佛造像的独特之处,是一佛而具两种身形,两种身形各自独立存在,每一个身形.“都依据不同的神话来表现”并分别供养。从形式上看,造像样式明显分为二种:一是如来相.二是菩萨相。从名称上说:一者称无量

  • 标签: 藏传佛教 阿弥陀 造像 佛经 教法 样式
  • 简介:《请入弥陀愿海》是黄念祖老居士生前最后一部著述《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中《发大誓愿第六》一品的总结。黄老居士晚年大弘净土法门,普愿众生同入弥陀愿海,悲心切愿,令人感佩。为纪念黄念祖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将于今年下半年印行黄老遗著《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上册)。

  • 标签: 黄念祖 大乘无量寿经 普愿 中国佛教文化 一切众生 不退转
  • 简介:佛教的净土法门,是指通过念佛、观想等方式,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其力量加持,往生其所居净土,速证菩提。诸佛菩萨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摄受众生,据说是因为其弘深无边的悲愿力。诸佛菩萨在过去久远劫前,已发普度众生的誓愿,经累劫修行,其功德愿力至弘至深,所以能够普摄一切有缘众生。按净土类经典的说法,在诸佛菩萨中,阿弥陀佛誓愿最弘,愿力最大。无论何等极恶众生,一称其名号,均蒙其接引,

  • 标签: 弥勒信仰 弥勒像 弥陀净土信仰 西方净土信仰 净土宗 五台山研究
  • 简介:本书主要是中国早期净土信仰和净土宗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一、充分利用当今国际学术界在弥陀净土信仰方面的成果,尤其是日本学术界的成果;二、利用敦煌文献、金石、碑刻等文献,突然在原始资料方面的创新;、本书重视净土信仰的思想性,如心性、忏悔、念佛、禅观;四、本书强调净土信仰的社会性,以仪轨作为考察对象;五、本书重视净土宗主要人物,如慧远、善导、承远、慈愍、法照等人的作用。

  • 标签: 弥陀净土信仰 国际学术界 敦煌文献 中国早期 原始资料 考察对象
  • 简介:俗姓温,河北深县人,一九○二年生。在俗时仅读小学年,文化很低。一九一九年,因家境困难,到保定府学做皮鞋。因长时患病,学业无成,于一九二○年春末,厌世逃往五台山出家,投玉皇庙瑞普(法名觉祥)师座前落发,法名妙贵,字法,即在庙随众劳动,早晚学习念诵功课。是年秋,大勇法师、玄义法师等路过本寺,遂请勇师讲开示,勇师即日略讲《八大人觉经》,次又讲《佛遗教经》,遂对听经发生兴趣。一九二一年春节,广济茅蓬打念佛七,

  • 标签: 法尊法师 佛遗教经 佛七 玄义 汉藏教理院 大勇法师
  • 简介: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南无阿弥陀佛”店,自去年12月30日开始设置免费素食餐与公众结缘后,引起各界的回响。远在沙劳越、吉隆坡和公众人士免费品尝。“南无阿弥陀佛”店的管理人江汝铭说,许多人都是怀著怀疑和好奇的心情询问他,包括不少来自外州的人士,他都一一给予回答。“这是间非盈利的店面,只要公众有需要,我们就会提供服务。即使是大年初一或除夕,我们都会开店。”

  • 标签: 阿弥陀佛 马六甲 除夕 大年 吉隆坡 公众
  • 简介:今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七日,雷州市天宁禅寺念佛堂举行阿弥陀佛七法会。由天宁寺住持有解法师和有生法师主持法会;远绍、远觉、有恒法师参加;参加佛七法会的诚心居士有林少文、洪兰芳、张宾、梁惠珠等200多人分成四个班白天黑夜不停地念佛。

  • 标签: 阿弥陀佛 法会 念佛 雷州市 法师 天宁寺
  • 简介:南太平洋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名叫瑙鲁,岛上丰富优质的鸟粪,每年为岛民带来约一亿美元的巨额收益。生活在岛上的居民每人每年可以领到政府发给的35万美元的“零花钱”,他们过着极为豪华的生活:在家中,有外国佣人侍候;要外出,则乘坐名贵轿车;吃的全是从外地运来的高档荫式食品。养尊处优的日子让他们感到生活在天堂。

  • 标签: 南太平洋 零花钱 生活 美元 轿车
  • 简介:南无阿弥陀佛人人都能念,而六字洪名的体相妙用,唯佛与佛方能究尽。莲祖素心慧目,探赜索隐,弘阐弥陀名号的威神妙德。赞云:“越祗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一念者,即能念阿弥陀佛之一念。通途修道,备经多劫,远之又远,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片言者,即所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自凡夫望诸圣,隔之又隔,而今不出片言,往生净土,直登髀跋致(不退转),与观音势至诸大菩萨把手同行。一念顿超,片言即证,神力妙用,何可思议。吾人信愿持名,冥契弥陀名号之义趣,如实修行,便可臻达感应道交之境域,成办世出世间的利益。兹谨依莲祖之意绪,标举点。一光寿交融,名号即实相。二通玄秘诀,径中径又径。至诚感通,妙应难思议。分述如下。

  • 标签: 阿弥陀佛 净土 实相 观音 菩萨 修行
  • 简介:厥,是商周时期海岱地区的一个东夷小国,由于传世文献奇缺,人们对其历史和文化面貌知之甚少。据甲骨文和金文知其在商代已经建国,西周被封为子爵国,大约存有400年以上的历史。

  • 标签: 氒方 厥子 海岱方国 青铜器
  • 简介:《西游记》说的是唐僧取经西行故事,它也是孙悟空奋斗史,但人们的传统意识,却常都界定它是一部佛贬道的古典小说。其理由:书中描写佛、菩萨本领大,而道门神仙被贬值,即使是最高权威太上老君,也被孙猴子嘲弄,无可奈何;玉皇大帝更是庸碌无用,因人成事。尤其是《西游记》是写和尚取经,而道门却对本书主角孙悟空,因他忤逆上帝,处处设法整他,甚至送到老君炉炼丹,

  • 标签: 《西游记》 孙悟空 嘲弄 玉皇大帝 故事 古典小说
  • 简介:本文以释文为基础,折衷诸家之说,断以己意,全面讨论一篇的文本复原和词句内涵,在编连、断读、释文、考释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看法.重新调整的竹简编序为原篇简1-11、26-27、12-16、28-29、24-25、30-39、17-23、原编简49.断句、释读方面的改动如,简2开头8字读作"赏誉刑祸,福之基也";简29"亡德"连读,读为"明德";简21上半部分读作"行矣,而亡惟养心于慈良","惟"训为"思虑、度量";简2"正钦"释为"政禁";简39"有"后一字释为"极",训为"准则".

  • 标签: 简书 《尊德义》 校释 释文 古籍整理
  • 简介:公元1995年8月19日(佛历2539年7月24日)上午10时,在五台山胜寺大雄宝殿院内举行了隆重的重修该寺圆成典礼。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请佛老法师、香港竹林禅寺住持意昭大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明哲老法师、香港菩提学会会长永惺大法师、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慈贵大法师,以及诸山长老、大德等主持了开光仪式。来自海内外

  • 标签: 五台山佛教 五台山研究 法师 佛教协会 台港澳地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