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在解剖学基础上,采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缺损10例.结果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6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好,厚度适中;感觉恢复满意,两点分辨觉达11~14mm.结论应用改进逆行第1跖背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第1跖背血管 逆行岛状皮瓣 (足母)趾趾端缺损
  • 简介:目的报道全手、腕部毁损伤后重建手功能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对3例全手、腕部毁损伤患者急诊切取双第二移植于前臂残,术后经过系统功能锻炼,重建部分手功能.结果再造3例6指全部成活,经1~2年随访,3例患者基本恢复了伸屈、抓捏功能,指腹两点辨别觉6mm~10mm.结论急诊手再造可为全手、腕部毁损伤患者重建部分手功能,是治疗该类伤情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急诊 手功能 残端 毁损伤 手再造 前臂
  • 简介:目的报道(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特点及其临床效果与功能康复.方法对11例旋转撕脱性离断(,采用变换体位、顺行方法进行再植.结果11中9成活,成活率81.8%,再植外形恢复良好,间关节和跖关节总屈曲度为10°~30°,尖两点辨别觉为1.5~1.8mm.步态平稳正常6例,基本正常3例.结论离断的足趾如有条件应尽力再植,可减少伤残度,也可保持足部功能和外形美观,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再植成功率.

  • 标签: (足母)趾 再植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第2胫侧背动脉皮瓣(简称背动脉皮瓣)与第2胫侧底固有动脉皮瓣(简称底动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指末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9~59(37±10)岁,清创后缺损面积1.5 cm×1.2 cm~2.6 cm×1.8 cm。根据对缺损手指采用的皮瓣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背动脉皮瓣组(12例)和底动脉皮瓣组(15例)。背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2 cm~2.5 cm×1.6 cm,底动脉皮瓣切取面积为1.7 cm×1.3 cm~2.6 cm×1.8 cm,对皮瓣供区创面行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片移植,将皮片供区创面直接缝合。记录患者皮瓣动脉口径、皮瓣切取时间及术后2周皮瓣成活情况与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者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及皮瓣供区创面愈合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对第2供区与手指受区瘢痕情况进行评分,采用Michigan手概况问卷(MHQ)中的外观与自我满意度2个子量表对患指进行评价。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背动脉皮瓣组患者皮瓣动脉口径为0.35~0.80(0.56±0.14)mm、皮瓣切取时间为(14.0±2.7)min,均明显短于底动脉皮瓣组的0.80~1.35(1.02±0.16)mm、(19.7±3.4)min(t值分别为7.81、4.79,P<0.01)。术后2周,2组患者受区皮瓣均成活。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皮瓣供区创面均愈合良好。2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时的皮瓣移植处两点辨别觉距离、指关节TAM、第2供区和手指受区瘢痕的VSS评分及患指MHQ中外观与自我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底动脉皮瓣,背动脉皮瓣解剖层次浅,手术切取皮瓣时间短,能够保留底固有动脉与底固有神经,减少供区的损伤。

  • 标签: 外科皮瓣 皮肤 软组织缺损 趾背动脉 创面修复
  • 作者: 陈露 陈伟 田晓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超声科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市儿科学重点实验室 400014,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 400014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重庆市儿科学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列切除治疗儿童巨症的临床效果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列切除治疗巨症患儿手术前后足部尺寸变化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列切除指征(1项或多项):(1)跖骨累及;(2)前肥厚明显;(3)伴有并;(4)进展型巨;(5)受累足趾序列靠后;(6)患儿及家属强烈要求切除列。术后随访24~40个月。采用跖骨间宽度比和跖骨扩散角来评价患的严重程度及手术前后的尺寸变化。采用巨调查问卷评价临床效果。根据临床结果分析前述列切除指征对儿童巨症的适用性。手术前后跖骨间宽度比以M(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分析;手术前后跖骨扩散角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儿15例(15),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7~66个月,平均22个月;右5例,左10例。因跖骨受累切除列者9例,其中1例伴有并畸形;因前增厚严重切除列者1例;因受累顺序靠后切除列者1例;因伴有并畸形切除列者3例;因患儿及家属强烈要求切除列者1例。15例中,第2列切除者8例,第3列切除者5例,第2、3列同时切除者2例。共有4例进展型巨。15例患儿术后足部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跖骨间宽度比从1.14(1.07,1.29)降至0.91(0.84,1.01)(P=0.002),跖骨扩散角从(33.27±8.13)°降至(15.25±8.54)°(P<0.01)。所有患者术后左、右均可穿同码鞋,其中9例不需鞋垫,其余6例患较对侧正常稍大,正常侧需穿鞋垫。术后巨调查问卷评分为(9.2±0.8)分。结论列切除能最大限度缩小患体积,达到较好的功能及外观重建效果。前述列切除指征对儿童巨症适用性良好,巨症患儿可根据患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及特点、患儿和家属的意愿选择列切除。

  • 标签: 足畸形 巨趾症 趾列切除 外科 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底固有神经和带背神经第二胫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指端皮肤缺损行第二胫侧皮瓣修复的患者40例40指。根据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带底固有神经组(20例20指),带背神经组(20例20指)。比较两种处理方法远期患者手功能满意度、皮瓣瘢痕外形、指活动度、受区皮瓣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供区腹感觉(痛觉、温度觉、两点分辨觉),分析疗效。结果带底固有神经组术后皮瓣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9~22个月,平均21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15±1.18)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85±1.09)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45.50±18.35)°;皮瓣两点分辨觉为7~13 mm,平均9.35 mm,供区腹两点分辨觉为9~15 mm,平均11.55 mm。带背神经组术后皮瓣及植皮全部存活。随访18~23个月,平均20个月,手功能满意度评分为(7.05±1.15)分;瘢痕定量评分为(3.90±1.02)分;指关节活动度为(251.20±14.65)°;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 mm,平均7.10 mm,供区腹两点分辨觉为6~10 mm,平均为7.95 mm。带背神经组术后皮瓣两点分辨觉、供区腹的两点分辨觉优于带底固有神经组(P<0.05);两组的术后移植组织存活情况、手功能满意度评分、瘢痕定量评分、指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留底固有神经,缝合背神经的第二胫侧皮瓣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在改善指腹感觉的同时减少了对供区的损伤,是一种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术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趾底固有神经 趾背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分拔甲并部分切除甲基质嵌甲症的分析。方法将门诊120例嵌甲症患者部分拔甲及切除甲基质治疗嵌甲120例,男79例,女41例,年龄15~47岁,平均23岁。按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观察,近期疗效判断根据愈合与延迟愈合,愈合判断标准为伤口愈合,甲沟无红、肿、热、痛、分泌物,无肉芽肿。延迟愈合判断标准为伤口继发轻度感染,愈合时间大于2周。远期疗效判断根据两组患者于治愈后3年进行电话随访观察其复发率,复发判断标准为治愈1年后再次出现嵌甲症的症状体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伤口Ⅰ期愈合92例,延迟愈合28例。两年后远期疗效电话随访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2.86%;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拔甲切除甲基质治疗嵌甲症复发率低,疗效好。2、

  • 标签: 嵌甲症 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锤状畸形主要发生在矢状面。近节趾骨背屈,中节趾骨跖屈,远节趾骨可能背屈,也可能跖屈,跖骨头突向跖侧。近侧间关节背面受鞋面压迫、摩擦而形成胼胝,跖骨头下方及尖亦可形成胼胝。这些病损可造成局部疼痛,或继发滑囊炎使症状加重。锤状多影响单个足趾,常见于第二至三。病因包括第二过长,鞋子过紧,拇趾外翻等。目的讨论锤状和爪形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年轻人或轻度畸形者可试用保守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严重畸形需要手术矫正,包括胼胝切除、肌腱平衡手术、各种截骨术、关节成形术及关节固定术。

  • 标签: 锤状趾 爪形趾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蹼间近风筝皮瓣修复并蹼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用蹼间近风筝皮瓣修复并蹼创面的并畸形患儿临床资料。评价皮瓣修复效果满意度(总分5~10分为满意),根据足趾功能及蹼坡度、深度评价手术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单足两畸形患儿10例10,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个月~9岁;右侧7例,左侧3例;均为软组织并连,不完全性并6,完全性并4。本组病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修复效果满意度评分达(8.6±2.7)分,效果均满意。重建后的蹼的外观、颜色、弹性、质地与健侧蹼近似。末次随访时,分后足趾外展度为(43.57±3.82)°,与健侧(44.39±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蹼重建坡度为(42.03±5.49)°,与健侧(43.11±5.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重建蹼深度为(1.19±0.23) cm,与健侧(1.21±0.27) 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蹼间近风筝皮瓣是修复先天性并蹼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但该研究病例数量尚少,随访时间短,患儿后期随生长发育过程的疗效还需进一步了解。

  • 标签: 并指(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风筝皮瓣 趾蹼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腓侧或第2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至2019年3月,对收治并获得随访的拇、手指指腹软组织缺损的18例18指(缺损面积1.0 cm×0.8 cm~4.8 cm×1.8 cm),根据创面大小、供(受)区实际情况及患者需求,分别采用腓侧或第2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术后通过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其临床疗效。结果18例18块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除1例供区游离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16个月,皮瓣饱满且不臃肿,色泽、质地良好,患指外形及屈、伸功能良好,术后6~12个月恢复保护性感觉;供区仅外形上有差别,无功能影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6、良1例、可1例。结论依手术适应证,应用足部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趾腓侧皮瓣 第2趾胫侧皮瓣 指腹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同蒂背甲皮瓣、侧方皮瓣修复手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且以同蒂背甲皮瓣、侧方皮瓣行再造手指术的40例手指缺损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20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20例,提供围手术期护理),评价组间服务满意度。结果: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 标签: 同蒂趾背甲皮瓣 趾侧方皮瓣 修复 手指缺损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引子1朗斯特里家族的恶魔当英国人卡尔·朗斯特里死的时候,没人意识到这会牵扯到多年后发生在中国的一宗惨案。正如当时处于黄金时期的大不列颠帝国人士无法想象今日这个帝国的没落一样。在那个时候,人们每日所议论的,不过是对于这个被人冠称为“八恶魔”的卡尔·朗斯特里生前的一些恶毒行径罢了。

  • 标签: 恶魔 大不列颠 黄金时期 英国人 卡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指(损伤合理的修复方法。方法对65例81指()指(损伤分别行原位回植、转移皮瓣、再植手术处理。结果术后79指()成活,2例2指行原位回植术后坏死。术后随访1~3月,成活病例患指()外形功能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优70指(),良9指(),优良率达97.5%。结论指(损伤病例修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选择合理处理方式。

  • 标签: 指端损伤 原位回植 转移皮瓣 再植
  • 简介::目的利用足第二末节移植再造手指指尖缺损,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1指手指指尖缺损患者,切取第二末节,采用吻合指-血管的方法重建血液循环进行修复。结果再造手指全部成活,其中1指于术后36h发生血管危象,手术探查发现动脉栓塞,经重新吻合后血管危象解除,手指成活。术后经5个月~2年随访,手指外形恢复良好,远侧指间关节活动接近正常,两点辨别觉4~6mm。结论采用足第二末节移植修复是治疗手指指尖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指尖 足趾移植
  • 简介:目的了解间型癣患者间和健康志愿者间细菌菌种分布特征。方法对37例经临床和真菌镜检确诊的间型癣患者的间进行细菌培养,然后给予1%联苯苄唑霜1次/d外用治疗4周,在治疗后的第1、2、4周分别对间再进行细菌培养。3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志愿者间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92.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2.5%,未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间型癣患者细菌培养葡萄球菌属占74.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7.9%,表皮葡萄球菌仅占2.3%,还分离到化脓性链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过4周的外用联苯苄唑霜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消失,表皮葡萄球菌又成为优势菌(37.5%)。结论间型癣患者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明显高,此乃癣继发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因此积极治疗癣对预防癣合并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趾间型足癣 细菌 联苯苄唑
  • 简介:背景:第1跖楔关节融合是治疗拇外翻的的重要手段,但单纯应用这一技术尚不能很好地矫正拇外翻,联合应用Akin截骨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目的:观察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拇趾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31例43。其中男4例6,女27例37;年龄为42-84岁,平均(60.5±8.6)岁。测量术前、术后的HVA角和IMA角,并对患者进行AOFAS跖关节评分。结果:31例43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20.7±3.3)个月。HVA从术前的37.7°±7.6°改善为术后的10.8°±3.6°(P〈0.01)。IMA从术前的14.3°±3.8°,改善为术后的5.8°±2.3°(P〈0.01)。AOFAS评分从术前的(48.6±6.8)分改善为术后的(83.5±5.3)分(P〈0.01)。术后发生伤口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者无跖楔关节不融合现象发生,无拇外翻复发出现。结论: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Aki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治疗效果良好,并不适用于轻度拇外翻以及不合并第1跖楔关节松弛的患者。

  • 标签: 外翻 第1跖楔关节 融合 Akin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后重建指纹生物学识别功能。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拇示中环指指腹缺损患者30例,均应用腓侧带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术后6~18个月随访,应用安卓智能手机录入指纹并解锁手机,能顺利录入指纹库且1次成功解锁为优,2~3次成功解锁为良,4~5次成功解锁为中,无法录入指纹及5次以上无法解锁为差。结果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无色素沉着,感觉恢复满意。其中24例伤指能顺利录入安卓手机指纹库及使用伤指指纹解锁手机,成功率80%,优良率76.67%。结论神经游离皮瓣修复指腹缺损,重建指纹可具有生物学识别功能,注意神经的精细缝合及缝合时指纹与纹的精确对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 标签: 外科皮瓣 生物识别 指腹缺损 指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十字形皮瓣成形蹼修复小儿先天性并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2019年1至9月的11例先天性并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儿均为第4、5合并第5畸形,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3个月~9岁,平均5.6岁;左侧6例,右侧5例。该11例患儿均采用背十字形皮瓣重建蹼。术后随访蹼外观、深度、坡度。结果所有病例蹼、根、足趾侧方均未植皮,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瓣坏死等情况发生。术后随访5~14个月,蹼深度、宽度、坡度形态与健侧相近,其中2例背出现轻度瘢痕增生。结论十字形皮瓣设计简单、血供可靠、对背皮肤利用率高、术中无需植皮且能重建正常形态的蹼,用于治疗先天性并畸形疗效确切。

  • 标签: 并指(趾) 先天畸形 外科皮瓣 趾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