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大家都知道,最早完成原子弹核裂变实验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有天晚上他走进实验室,看见自己的名学生依然伏在实验台上,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学生答:“在工作。”又问:“那你白天干什么呢?”答:“也在工作。”又问:“那么你早上也工作?”答:“是的,教授。”于是,卢瑟福批评道:“这样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 标签: 时间 物理学家 卢瑟福 实验室 核裂变 原子弹
  • 简介:有个男孩,在学校的新生联欢会上认识了个女孩。女孩笑如春花,聪明活沷,男孩对她几乎是见钟情,却没有表露。因为男孩刚经过高中阶段循规蹈矩式的教育,对男女情感小心翼翼得令人难以置信,他想:"再等等吧,等切成熟些,再向她说。"

  • 标签: 一见钟情 高中阶段 男孩 联欢会 女孩 新生
  • 简介:唐末宋初,小兵陈瑶效命沙场,九死生后终于得到了宿州太守的职位,却在任职5年后因贪污被处极刑。他在临刑前幡然醒悟,写下了首《临刑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梦中。”这首《临刑诗》道出了个用生命换来的教训:贪念足以毁掉人的生。

  • 标签: 唐末宋初 极刑 贪污
  • 简介:明朝有个李流芳,诗、书、画、印,样样精绝。我知道李流芳,是因为读过他的几篇小品文,其笔意真是潇洒可受,如《江南卧游册题词》中的《横塘》:“去胥门九里,有村曰横塘,山夷水旷,溪桥映带村落,频不乏致。予每过此,觉城市渐远,湖山可亲,意思豁然,风日亦为清朗。即同游者未喻此乐也。”

  • 标签: 时事 李流芳 小品文
  • 简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这是毛泽东对老师徐特立的评价,也是他生的真实写照。徐特立在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1927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了长征,在延安从事教育宣传事业。他从教长达70多年,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心里始终想着人民,克己奉公,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徐特立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家人,树立了良好家风。

  • 标签: 徐特立 家风 人民教育家 中国共产党 1927年 1934年
  • 简介:那时,我们习惯了在清晨的闹钟响起再赖床1分钟,习惯了为节省时间跑步去吃饭的匆忙脚步,习惯了看到成绩单上那份差强人意的成绩时装出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高考这条路上,我们选择义无反顾。个人,也可以是千军万马。时光的流逝永远都无法改变梦想的力量,每次驰骋,都开阔了心里那片向往自由的草原。

  • 标签: 毕业 牵挂 成绩单 闹钟 高考 向往
  • 简介: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欣赏了朱自清描绘的旖旎的春光,体验了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温晴,领略了郦道元展现的三峡的景象,观看了吴均笔下的富春江的山光水色……那幅幅画面美不胜收,于是我们也想走进青山绿水,去欣赏可餐的秀丽美景。此可谓:“满目山河增感慨,风景寄遨游。”(明代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 标签: 写作指导 景物描写 风景 语文课堂 朱自清 郦道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场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戴。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感受动人的故事情节,感悟母亲的胸怀和儿子的孝心,还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才算得上节真正意义的语文课?笔者在教学中渗透全脑教育理念,切入语用,关注思维,将目标定位为能根据人物特点读好对话,明白对话对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且学以致用。

  • 标签: 《第一次抱母亲》 教学设计 课时 故事情节 教育理念 学以致用
  • 简介:答:我们的“艺术课代表”发现了这个秘密:二十世纪西班牙画坛同时出现了两位另类的天才毕加索与达利.毕加索出生于1881年,达利出生于1904年,他俩不仅认识,还是“忘年交”呢.达利对毕加索非常崇拜,甚至尊称他为“父亲”,而毕加索也很欣赏少年达利,经常邀请他来家里做客.

  • 标签: 西班牙 画家 毕加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苯三酚对第一产程的影响,同时观察应用苯三酚是否可以改善第一产程。方法选择我院从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正常足月妊娠产妇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四组(苯三酚1组、2组、3组与分利多卡因组)。对潜伏期开2-3厘米产程停止时间≥4h,或者活跃期产程停滞时间≥2h者实施产科处理与人工干预。结果与分利多卡因组相比,苯三酚三组在潜伏期时间和活跃期时间均有所缩短。结论在产程停滞的临床实验过程中,适当应用苯三酚可以有效缩短第一产程,从而大大提升自然分娩率。

  • 标签: 间苯三酚 产程停滞 第一产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设计思路】本文是篇轻松活泼的短诗,通过描绘少先队员集体参加植树活动的积极场景,给学生传达了积极正面的观念,让学生意识到植树造林能够为大自然带来积极变化,这也是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积极行动。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少先队员参与植树造林的坚定决心,同时也是在号召学生们积极投身于祖国的绿化事业中。全诗在语言上明快活泼,内容轻松易懂,且整篇文章很具感染力。在第一的教学中,可以首先扫清学生的生字词障碍,让学生学会这些新的字和词汇,进而能够慢慢通读全诗的内容,逐渐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诗作。这样学生才能更直观地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领会到文章的主题思想,阅读教学的深化才有很好的实施空间。

  • 标签: 教学设计 植树活动 课时 学生意识 少先队员 植树造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谎花""溜平""倭瓜"等词语。3.能从第2自然段对园子里景色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教学过程】、了解作者,走近名著想要很好地去了解篇文章、本书.

  • 标签: 教学设计 祖父 课时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 美好生活
  • 简介:、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道理。2.能够列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说明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3.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进而激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 标签: 教学实录 文化积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 课时 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