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孔子诗论》的时代与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接受“《孔子诗论》为孔子著作”的观点。但是,从对“[子上冫]”的断字、“孔子曰”的称呼方法、《孔子诗论》的结构、《孔子诗论》的解方法以及对《孔子诗论》内部诗学思想的分析来看,《孔子诗论》虽然杂有孔子之《思想,但总体来看,其应当属于战国中前期的《思想体系。

  • 标签: 《孔子诗论》 战国 《诗》学思想
  • 简介:青春怎能少了诗意的生活?可是诗意来自哪里呢?或许大自然中就藏有很多的。让我们或俯下身子,或抬起头,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诗意或许就会溢满我们的心间。

  • 标签: 诗意 笔记 大自然
  • 简介:我一九四一年来插柳口受教,疯爷大概四十岁。我到他家里来念唐诗。在这四围荒乱破败中,疯爷撒下手里的种子。居家的疯爷和在十三支队的疯爷判若两人,他反应很快,很坦率。他说:“你写几个大字给我看看。”

  • 标签: 中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28
  • 简介:《国语》引《》9条、赋《》5条)、春秋后期(襄公至哀公)183条(《左传》引《》82条、赋《》55条、歌《》25条,《孟子》载论《》6处、引《》35处,西周以至春秋士大夫引《》歌《》、《左传》作者引《》、上博竹书《诗论》论《》解《》、墨家引《

  • 标签: 学系统 学观诗 诗学
  • 简介:汉代术数易学发展迅猛,《焦氏易林》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部易学著作内保存不少的引诗论诗材料,是研究西汉末年诗学发展演变走势的语料。《焦氏易林》对《》的征引,于使用目的上是取象以言吉凶,手法上彰显的是象征对比兴的融通。清人陈氏父子、王先谦、冯登府等已经注意到《焦氏易林》用《》,但未将用《》放置到西汉末年《的学理层面去解读,故而也未能更好地还原出西汉末年诗学的面貌。

  • 标签: 《诗》学 西汉末年 “诗” 《易林》 《焦氏易林》 发展演变
  • 简介:摘要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是反馈高中政治课教与学效果的综合课型,其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政治试卷讲评可以帮助政治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从而进行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在现实政治试卷讲评课教学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试卷讲评课的质量,因此需要提高政治试卷讲评课的实效性。

  • 标签: 政治试卷讲评课实效性前提方法关键
  • 简介:是汉代高雅形式的四言的创作背景。从《诗经》本文的实用典雅到春秋以来的“赋诗言志”,再到战国以至汉代的《》学理论的宗经、征圣、明道到“美刺”的批评,主旨皆在遵循传统而付诸实用,未曾出现四言创作的新见,使四言在汉代走向衰落。

  • 标签: 《诗经》学 “美刺” 四言诗
  • 简介:恒,1951年9月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第四届驻地合同制作家,大庆油田文联副主席。作品入选多种选本,曾获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中华铁人文学奖等奖项。

  • 标签: 中国作家 作家协会 中国石油 1951年 协会会员 副秘书长
  • 简介:<正>一、色彩感知的主体性诗歌色彩语言特别富有主观感受的性质,带有明显的主体意识。色彩知觉的主体性,既表现于主体的视觉系统对来自客体的光的刺激要作符号化和程式化的处理,把信息编码为大脑的语言,同时也表现为现实世界缤纷的色彩必将由主体心灵进行观照和同化,从而使客体物象的色彩具有深邃的审美意义。在这些方面,绘画同诗歌大体上是一致的。既然画家对自

  • 标签: 审美意义 程式化 象征性 色彩知觉 艺术效果 色彩语言
  • 简介:一个早春的夜晚,轻轻的风吹拂着池塘边的细柳,淡淡的月色映照着雅致的梅花,10岁的小苏轼向父亲请教写文章的秘诀。父亲苏洵看着小苏轼稚气的样子,又看看眼前美好的夜案,对小苏轼说:“你看,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你能在这两句中各加一个字,使得这两句更加符合眼前的情景,更加有韵味吗?”小苏轼想了一会儿说:“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 标签: 苏轼 梅花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