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临床上的病例的研究来探究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消心痛,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TAC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MDA及LPO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在治疗老年心绞痛病变上有很好的疗效及对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老年心绞痛 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络合氯与戊两种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和住院患者做消化内镜检查污染后的内镜,采用络合氯与戊两种消毒液消毒,比较两者的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合格率络合氯组为85.0%,戊组为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合格率络合氯组为100.0%,戊组为9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络合氯组与戊组耗时及耗材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络合氯消毒法较传统的戊消毒法效果优异,整个消毒过程只需10分钟,消毒后的内镜对人体影响小,具有操作简便、消毒时间短、危害低、清洗消毒水平高的优势,可以防止医源性感染,并且对内镜没有腐蚀性,延长了内镜的使用寿命,对医院消化内镜消毒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内镜 消毒 络合氯 戊二醛
  • 简介:采用GaBi4模拟传统铬鞣工艺和改性戊鞣工艺,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并结合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ML)开发的CML2001分析工具,找出鞣革工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及每个工序对各环境类别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鞣革工艺、电力、热能及废水处理而言,两种鞣革工艺对9个环境类别的贡献都较为显著,传统铬鞣工艺的贡献高于改性戊鞣工艺,表明改性戊鞣工艺较传统铬鞣工艺对环境更为友好。两种工艺的鞣制工序对环境的危害最大。在研究开发或实施清洁化鞣革工艺时,应重点关注鞣制工序,这是减轻鞣革工艺对环境污染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 标签: GaBi4 生命周期评价(LCA) 传统铬鞣工艺 改性戊二醛鞣工艺 CML2001
  • 简介:摘要Schiff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含氮配体,它是由或酮的羰基和伯胺、肼及其衍生物的-NH2基团缩合而得。由于Schiff碱在合成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跟金属离子有很好的配位作用,同时Schiff碱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和生理学活性,使得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其合成、结构与应用等方面都有引人注目的进展。

  • 标签: 2,4-二氨基苯氧基乙醇 Schiff碱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聚甲酚磺溶液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宫颈息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疗治疗,观察组采用钳夹联合聚甲酚磺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流液、创面愈合时间、复发率及肉芽组织增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息肉采用钳夹联合聚甲酚磺液治疗,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酚磺醛溶液 宫颈息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患者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以及氧化应激在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75例草酸钙结石住院患者,随机挑选25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的晨尿,分别运用ELLISA法和TBA法检测尿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胎球蛋白-A(Fetuin-A)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MCP-1在结石组含量为212.45(59.24,673.50)pg/mgcr,在对照组为74.36(22.45,203.57)pg/mgcr,结石组高于对照组(P<0.05);胎球蛋白-A在结石组为320.80(42.28,1819.85)ng/mgcr,在对照组为787.94(187.03,3269.17)ng/mgcr,结石组低于对照组(P<0.05);MDA在结石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石组尿液MCP-1和MDA不相关,r=0.045,P>0.05;胎球蛋白-A和MDA不相关,r=-0.016,P>0.05。结论尿液炎症细胞因子变化和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在肾结石形成中起作用,但是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未参与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

  • 标签: 肾结石 MCP-1 胎球蛋白-A MDA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观察AZD228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观察不同浓度AZD2281(2.5、5、10nmol/L)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h后对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检测经AZD2281处理该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ZD2281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ZD2281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h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并促进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AZD2281作用MDA-MB-231细胞24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而凋亡促进蛋白caspase-3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上升。结论AZD2281能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实现的。

  • 标签: 乳腺癌 AZD2281 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功能(fibrinogenfunctionAnticoagulant,Fg)、自由基SOD和MD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CCS评分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并设立对照组100名,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黄嘌呤氧化法和比色法动态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发病后或入组后第1天、10天外周血浆Fg和SOD、MDA水平,分析其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各时间点血浆F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10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水平在发病第1、10天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OD和MDA水平只在发病第1天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变化(P<0.01)。结论Fg、MDA和SOD共同参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Fg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甲酚璜栓与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方法纳入宫颈糜烂患者368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恶性、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念珠菌、滴虫及细菌性阴道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聚甲酚璜栓治疗,对照组用保妇康栓治疗。随访3个月经周期,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甲酚璜醛酸不仅局部疗效明确,而且能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聚甲酚璜醛栓 保妇康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水合氯两种给药途径在小儿口腔治疗前的镇静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间48例进行口腔治疗的患儿,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采用灌肠给药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给药方式,对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镇静效果显著的15例,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镇静效果显著的7例,有效的10例,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有1例恶心病例,对照组有3例恶心、1例呕吐、1例呛咳病例,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灌肠给药方式能够提升患儿镇静效果,保证患儿用药安全。

  • 标签: 水合氯醛 灌肠给药 口服给药 小儿镇静
  • 简介:介绍了多金属氧酸盐的特性,综述了近5年来多金属氧酸盐及其负载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包括硅胶,活性炭,分子筛等载体)在催化合成缩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多金属氧酸盐及其负载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作为新型环境友好绿色催化剂,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合成缩的研究方面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缩醛 催化 合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聚维酮K30检测油浴。方法丙三醇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能与水以大比例混合,而且丙三醇本身无臭、无毒,粘度小。由沸点升高定律知,醇和水混合后能提高水的沸点。利用此原理,即可建立适合聚维酮K30检测油浴。结果当甘油与水以133(体积比)混合后,此混合物的沸点约为145℃。结论以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作为聚维酮K30检测过程中的加热介质,不仅温度稳定易于控制,更省时,简便。

  • 标签: 丙三醇 聚维酮K30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口腔治疗采用不同的途径进行水合氯给药对患儿的治疗镇静效果做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小儿口腔患者100例(年龄2至4岁左右未能良好配合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行以水合氯(10%)灌肠镇静治疗,对对照组行以水合氯(10%)口服镇静治疗。结果灌肠组的药物起效时间要比口服组的起效时间快。结论在小儿口腔治疗时,治疗前采用灌肠的方法给药(10%水合氯)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水合氯醛 口腔治疗 镇静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01-01
  • 简介: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及公司发展规划要求,贵州省凯里市嘉源香料厂现投资88万元,在凯里市炉山工业园区公司原有土地内对原有项目进行技术改造,目的为完成"年产300吨洋茉莉生产线及相关附属设施"内容的技改工作。技改完成后项目占地面积10048平方米,建筑

  • 标签: 茉莉醛 项目占地面积 技改项目 技改工作 发展规划 技术改造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KAI1的细胞系(过表达KAI1组),并设置空白慢病毒感染的阴性对照细胞系(阴性对照组)及未处理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blot法检测KAI1蛋白过表达的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和纤粘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用Westernblot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明胶酶谱检测过表达KAI1对MDA-MB-23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活性的影响。多样本均数若满足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其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进行,若不满足方差齐性则采用Dunnett’sT3。结果慢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后,各组间AKI1蛋白表达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610,P=0.001),并且与阴性对照组(0.575±0.065)和空白对照组(0.458±0.0500)相比,过表达KAI1组(0.953±0.034)的KAI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均〈0.050)。RT-PCR检测表明,细胞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F=10.268,P=0.012)、N-钙黏蛋白(F=32.159,P=0.001)和纤粘蛋白的mRNA(F=38.364,P=0.000)在各组间表达有差异。与阴性对照组(0.937±0.102,0.998±0.064,1.093±0.083)和空白对照组(1.000±0.000,1.000±0.000,1.000±0.000)相比,过表达KAI1组(0.636±0.027,0.576±0.038,0.435±0.051)的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和纤粘蛋白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0),且Westernblot检测表明,各组间N-钙黏蛋白(F=9.172,P=0.015)和波形蛋白(F=14.441,P=0.005)表达有差异,与阴性对照组(1.068±0.032)和空白对照组(0.957±0.103)相比,过表达KAI1组(0.597±0.032)的波形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0);与阴性对

  • 标签: 乳腺肿瘤 癌基因 基因 肿瘤抑制 细胞系 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