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建立了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植物中丙二醛MDA)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在0.0004μmol/g,测定下限为0.0016μmol/g,方法回收率在94%~104%之间,精密度(n=6)为2.7%~5.2%,准确度为3.8%。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靠,适用于植物中丙二醛MDA)分析。

  • 标签: 丙二醛 硫代巴比妥酸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十大功劳能使喂药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升高,本实验则通过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来反映十大功劳在生物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十大功劳可使小鼠体内SOD活性升高

  • 标签: 丙二醛含量 功劳小鼠 含量影响
  • 简介:方法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斜视康泰方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①斜视康泰方组40例,本研究于200103~200602观察了40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标签: 丙二醛变化 变化斜视 康泰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甲酚磺及其妇科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104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 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聚甲酚磺治疗,其余 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15%,对照组为 80.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角色功能五个方面的总体健康水平评分为( 9.03±0.61)分远远高于对照组( 5.86±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 17.31%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 5.77%比较,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聚甲酚磺在妇科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甲酚磺及其妇科临床应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4例妇科宫颈糜烂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52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实施聚甲酚磺治疗,其余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相对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角色功能五个方面的总体健康水平评分为(9.03±0.61)分远远高于对照组(5.86±0.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7.31%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5.77%比较,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在妇科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利于降低复发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 聚甲酚磺醛 宫颈糜烂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月 2 月收治的 98 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酚磺栓剂予以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阴道出血、感染、排液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5.9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67% ( P<0.05 ),且满意度较高;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总不良反应率为 2.0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24% (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甲酚磺栓剂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栓剂 宫颈糜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丙烯是仅次于乙烯的一种重要基本有机原料。近年来,世界丙烯需求增长率一直高于乙烯,预计这种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下去。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丙烯需求,国内外一方面通过对烃类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两大传统的丙烯来源进行催化剂、工艺条件和装置结构的改进,大幅增产丙烯;另一方面不断研究开发新的增产丙烯技术,以扩大丙烯新的原料来源。

  • 标签: 辛醇醛耗 丙烯 经济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MDA水平的检测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炎牙周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于基础治疗前后对两组龈沟液中的LF、MD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发现研究组的LF、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在经过基础治疗后,其LF、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经过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亚洲临床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结论LF、MDA水平是慢性牙周炎的重要评估标准,通过检测能够为医生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龈沟液 LF MDA 检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低压羰基合成戴维技术生产丁辛醇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实现工业化的一项新工艺,是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英国戴维公司和英国约翰逊马瑟公司联合开发的新技术,该技术是以丙烯、合成气为原料,以羰基铑/三苯基膦络合物为催化剂,在低压(1.8MPaG)下完成反应。

  • 标签: 丁辛醇 醛耗丙烯 经济性 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化学农药成为必不可少的农业生产资料。传统化学抗菌剂在维护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与安全、保障农作物高产与稳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杀伤天敌、人畜中毒等问题。因而,寻求和开发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的新型抗菌剂是新农药开发的趋势。

  • 标签: 柠檬醛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为了解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2+对水生动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文蛤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依据Cu2+对文蛤96h半致死浓度(LC50),设置四个Cu2+胁迫组,胁迫浓度分别为96hLC50的1/8(0.015mg/L)、1/4(0.03mg/L)、1/2(0.06mg/L)和0.1mg/L,并设置对照组,每组三个平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对文蛤鳃组织S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文蛤鳃组织中SOD活性在不同浓度的Cu2+胁迫下,都呈现诱导-抑制趋势,肝脏组织中SOD活性变化幅度不大;两种组织中CAT活性均呈现诱导-抑制效应,Cu2+对MDA的诱导作用显著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Cu2+ 文蛤鳃组织 SOD CAT MDA
  • 简介:批刮腻子是墙面涂装的第一道必经程序。腻子胶粘剂要求易施工、效果好,满足装修人员轻松不累干活快的需求。本研究通过筛选不同的原材料和配方工艺,以满足无型、触变性好、表干慢、可厚批的施工要求。结果表明,使用无配方,不添加甲醛,触变性好,批刮轻松;批刮后8~10min收光不卷边;厚批12mm不开裂。该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 标签: 腻子胶粘剂 无醛 慢干 厚批
  • 简介:结果阴阳双补组2水煎液中桂皮含量高于补阳组2和阴阳双补组1,阴阳双补组1和补阳组2水煎液中桂皮含量高于补阳组1,的肾气丸全方组水煎液中桂皮的含量最高

  • 标签: 丸阴中求 含量影响 桂皮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合氯通过口服法和灌肠法给药在小儿口腔治疗前的镇静效果及比较。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小儿科就诊的婴幼儿 150例,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口服法和灌肠法,进而比较两种方法的镇静效果。结果:采用灌肠法给药的镇静效果优于口服法给药,避免了重复给药,或药量不够达不到镇静的效果。结论:尽量采用灌肠法对需要进行口腔治疗前镇静的婴幼儿给药,这样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镇静效果,镇静的成功率更高。

  • 标签: 水合氯醛 镇静效果 小儿口腔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结合对称性破损态方法,选择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和基组研究了以邻香草为主要配体的GdⅢNiⅡ双核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在TPSSh/TZVP(Gd为SARC-DKH-TZVP)水平下计算的磁耦合常数与实验值最吻合,能够准确描述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磁轨道分析表明,顺磁中心GdⅢ和NiⅡ通过2个桥联氧原子O(3)和O(4)的超交换作用通道传递其铁磁性相互作用,其磁轨道由顺磁中心GdⅢ的4fz3轨道、桥联配体邻香草中酚氧原子的2py轨道、顺磁中心NiⅡ的3dz2轨道和3dxy轨道组成.自旋布居分析显示,顺磁中心GdⅢ以自旋极化作用为主,顺磁中心NiⅡ以自旋离子作用为主,且NiⅡ离子的自旋离域作用对桥联配体的影响大于GdⅢ的自旋极化作用.

  • 标签: 邻香草醛 Gd~ⅢNi~Ⅱ双核配合物 磁耦合常数 DFT-BS 铁磁性相互作用
  • 简介:摘 要:近年来国内 1 , 4 丁醇发展迅速,产能已超过 200 万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整体开工率只有 50% 左右,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不少企业生产线成本倒挂被迫停产。优化产品结构,开发下游产品也成为行业每个企业的迫切需求。 1 , 4 丁烯醇售价是丁醇的两倍以上,丁炔醇加氢生产丁烯醇联产丁醇是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1 , 4- 丁烯醇;联产;效益     1 , 4- 丁醇有很多的生产方法,但是真正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只有有数的 5 、 6 种。德国 Reppe 开发了用乙炔和甲醛作为生产原料来生产;日本公司三菱化成开发了用丁烯和醋酸来生产 1 , 4- 丁醇;在美国用环氧丙烷来生产的烯丙醇法;还有英国和德国公司合作开发的用 C4 馏分作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的生产成本比较小,竞争力也较强。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竞争愈加激烈。    从国内外行情来说, 1 , 4- 丁醇的发展前景会很大,自 2001 年起,其生产的年均增长率大于 10% , [1] 然而每年的需求量却小于 10% ,这说明它的供求关系是供过于求。再来看我国,我国研究 1 , 4- 丁醇生产技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利用的是 Reppe 的工艺方法,但是其产量却很低,只有每年 300 吨。到了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加快研究力度,建设了产量为每年 2000 吨的大型装置,但是仍不满足需求。直到九十年代引进了新技术 Davy-Mckee ,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大约为每年 1.5 万吨。    我国的 1 , 4- 丁醇主要消费在 PU 、 PBT 、 THF 、 BGL 等方面,在 2000 年 1 , 4- 丁醇的消耗量约 4 万吨,其中, PU 占 15% , PBT 占 37% , GB 占 15% , THF 占 19% 。 2005 年 1 , 4- 丁醇有 7 , 5 万吨的消耗量,并且这四种化合物的生产比例基本一致。 

  • 标签:
  • 简介:但牛黄0.04g/kg组GLU的含量在给药后6h内始终高于对照组,牛黄对SHR海马细胞外液Lac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天然牛黄对于自发高血压大鼠(SHR)脑细胞外液能量代谢及海马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 标签: 含量影响 外液 大鼠脑细胞
  • 简介:摘要以乙醇、丙酸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丙酸酯。讨论了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乙丙酸酯产率的影响,得出了合成乙丙酸酯的适宜的工艺条件酸醇摩尔比为2.5∶1,催化剂为氨基磺酸,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1%,反应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乙丙酸酯的产率达到67.70%。气相色谱测得酯含量为96.73%。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产物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核磁(1HNMR)表征了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该产物为乙丙酸酯。

  • 标签: 乙二醇 丙酸 乙二醇二丙酸酯 影响因素 表征
  • 简介:自从宝“驾到”后,我家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了,有趣的事更是接连三。前不久,学校发了一张回执单要求家长签名,偏巧老爸又出差了。唉!只能让整日忙碌于柴米油盐的老妈来完成签名任务了。就是这签名一事,老妈把我捧上了“人生顶峰”——我成了班级“网红”!

  • 标签: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