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杜威“习惯”概念的理解,是把握他实用主义道德哲学的一个关键前提和基础。他认为习惯就是意志,也是使个人主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手段与目的。一个人的性格是其行为的内在动因,然而性格的形成是个人各种习惯相互渗透的结果。不仅如此,我们的想法、思想观念、经验都依赖于习惯。而习惯的形成,又是客观环境所决定,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因素,才能间接改变个人习惯。与此同时,在习惯的改变进程中,我们又会创造出新的环境条件。至此,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中作为一个整体的习惯、行为、经验、环境之间的内在逻辑逐渐清晰。当我们意识到行为是习惯、性格与客观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并视其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对道德的讨论才会有一个理性的基础,而不至于使道德陷入超验的、虚幻的、终极的、抽象的讨论。

  • 标签: 习惯 行为 道德
  • 简介:摘要:在中国金融市场环境日益复杂,金融产品不断创新的背景下,金融认知对于社会个体的金融行为和决策,对于社会家庭的金融消费和资产配置的作用均日益显著,本文对金融认知和个体及其家庭的金融行为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期望通过对普惠金融提高社会金融福利的思考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金融知识 金融认知 金融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社会学习与社会性认识为基础,以体验抽样方法,对日常工作中的其他环境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研究追踪63位在职职工14天,结果显示:1)个人日常环境保护与两项日常工作环境保护活动呈正向关系;2)个人日常的环境保护与个人的环境保护活动有一定的中间效应;3)跨层次的个人绿色心态环境,调整了个体每天的心态环境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 标签: 他人环保行为 个体工作场所 动态影响机制
  • 简介:摘要:行为目标评价模式,作为传统的教育评价模式之一,一直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行为目标模式的局限渐渐显示出来。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针对幼儿行为,分析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优化建议。

  • 标签: 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幼儿行为 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实践组和参照组。参照组(n=31)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践组(n=31)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个体个体化心理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心理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践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心理、社会、生理、环境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践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状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精神病性等9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标签: 个体化个体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健康行为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个体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联合方案,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到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共计12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传统护理组和集个性化饮食护理与行为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组(每组各60例)。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治疗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数据分析,传统护理组的生活质量(83.57±3.79)、护理效果(80.00%)、护理满意度(81.67%);综合护理组的生活质量(97.35±3.42)、护理效果(95.00%)、护理满意度(96.67%);对比研究显示,综合护理组患者的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更好,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集个性化饮食护理及行为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措施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范围推广,加以提倡。

  • 标签: 个性化饮食护理 行为心理干预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体护理优化干预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本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30例,分别配合常规护理、个体护理优化干预,为期2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咳嗽、发热缓解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护理优化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对于提高治疗手段对症状的干预效果,降低病情发展风险有积极影响。

  • 标签: 重症肺炎 个体护理优化 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采煤工作是一项较为危险的技术工作项目,企业在注重煤矿的开采质量的同时,也应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为了使企业安全运营和工作质量提高,在煤矿采煤面要积极寻找高效的技术和绝对的安全管理系统,加快开采机械化的发展进度,以便保证各个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条件。基于此,本文将对煤矿安全管理中行为安全模式进行分析。

  • 标签: 煤矿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模式 安全模式
  • 简介:摘要: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人的行为会形成一定的规律性,这能够给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一些指导作用。为此,文章决定基于人的行为模式对室内空间设计这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分析行为模式和室内空间设计两者之间的关联。

  • 标签: 行为模式 室内空间 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发育迟缓儿童的智力行为发育中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神经发育迟缓患儿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与生活指导,研究组接受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采用Gesell量表比较两组小儿护理后的发育商评分;采用韦氏智力测试比较两组小儿智力评分。结果:两组小儿干预前,发育商及智力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发育商核心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儿发育商差异显著;两组小儿智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促进神经发育迟缓小儿更好地开展智力发育,提高小儿智力行为发育水平,实现远期健康效应,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健康教育 神经发育迟缓 智力行为发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个体化护理的价值。方法:2020年4月-2022年3月本科接诊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6名,都予以微创手术治疗。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个体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遵医行为等指标。结果:从遵医行为上看,试验组的优良率是96.97%,和对照组的78.79%相比更高(P<0.05)。从满意度上看,试验组100.0%,和对照组的81.82%相比更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用个体化护理,遵医行为改善更加明显,满意度也更高。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遵医行为 个体化护理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2月-2021年02月90例患儿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并按照均分原则,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每组各45例患儿,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与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实现患儿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可缩短患儿症状恢复时间,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小儿重症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手术患者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7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SAS)、手术效果、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估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经过个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群体当中应用个体化护理模式,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模式 胆结石手术 生活质量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在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150例,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75例,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降低,P<0.05。结论: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应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 心内科 服药依从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对心内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2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疾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00%,对照组患者依从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内科 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 服药依从性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讨临床心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为研究核心,并进一步分析对其联合应用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的作用,以及其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共计90例,是随机选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鉴于研究需要,将其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评分情况进行调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将其予以整合做详细阐述。结果 经统计分析后,观察组在服药依从性评分统计中,数据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达到p小于0.05,存在对比性。结论 将个体化认知和行为护理联合运用在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幅提升患者服药依从性,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个体化认知 行为护理 心内科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当下我国大学校园建设已由大规模新建转向校园现有空间环境的完善和更新,在此趋势下,学生在校的空间需求不再局限于教室,高校的非正式学习空间逐渐成为学生在课堂以外学习的主要场所,针对非正式学习进行有目的性的公共场所的营造对校园功能的完善与品质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了该类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非正式学习场所这种新型学习空间进行思考,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水塔广场为例,分析学生在校的行为模式,以微更新原则、舒适性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对非正式学习场所做出合理的设计。完成空间优化策略来提升该类空间的品质和使用率,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进行自发的学习与探索,为今后高校室外空间内非正式学习场所的设计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校园广场设计 非正式学习场所 行为模式
  • 简介: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着广博的思想内涵和大量的素材。中华民族历史上上下数千年,纵横交错几万里,都蕴藏着十分宝贵的爱国的文化瑰宝。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就必须好好发现它,并利用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寓德育于学校各项活动和课堂当中,就可以收到潜移默化、人情、人理、人脑的教育效应。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动员和激励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一面大旗,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使广大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矗近几年来,高校都要重视对中小学生开展的爱国培训,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课堂内外、校园外紧密联系的全方位、多途径、定期化、系统化的培训制度。本文探讨的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方式。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教育 教育活动 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