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低位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85例产妇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另选取85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低位产钳助产,针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剖宫产。分别评估产妇的产道损伤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和产褥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较少,产道损伤程度较低,综合评估指标普遍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的合理应用,会大大降低产妇的产道损伤程度,同时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提高产妇的分娩质量。低位产钳助产具有一定的广泛推广价值,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低位产钳助产术 分娩质量 剖宫产 应用效果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钳、胎头吸引在阴道助产中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助产方式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理的助产式。方法通过对本院阴道助产的46例产妇,其中产钳助产25例,胎吸助产21例。对其资料作回顾性研究分析,以了解两种助产方式具体效果及母婴损伤进行比较。结果产钳助产的母体损伤明显高于胎头吸引组,而胎头吸引助产的新生儿损伤又高于产钳助产组。结论胎头吸引对于基层医师特别是产钳经验不足的医师更为适用,正确操作安全性较高;产钳助产适用的范围更广,但技术掌握较困难。通过仔细检查后选择合理的助产技术,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母婴安全。

  • 标签: 阴道助产 胎头吸引术 产钳助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钳助产在胎头高浮剖宫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胎头高浮产妇中随机性抽选出80例进行研究,将这80例胎头高浮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一组4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徒手助娩,观察组实施小产钳助娩胎头,对比两组胎儿分娩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分娩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对照组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将数据带入统计学中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小产钳在胎头高浮剖宫产产妇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缩短胎儿分娩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产钳 助产 胎头高浮 剖宫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单胎初产妇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助产技术,研究组产妇采用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的第二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会阴黏膜擦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尿潴留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低位产钳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自然分娩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改良式低位产钳术 无保护会阴 自然分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低位产钳助产在产科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我院产科接收的600例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为参照组行剖宫产手术分娩,针对研究独实施低位产钳助产分娩。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产褥感染发生率指标,以及软产道出血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新生儿的头皮血肿发生率指标,以及窒息发生率指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低位产钳助产在妇产科临床中的运用,能取得较好结果。

  • 标签: 低位产钳助产术 剖宫产手术 产科分娩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产钳助产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分娩困难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给予胎头吸引器助产,研究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结果:研究组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掌握助产指征以及操作要点的前提下,采用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阴道产钳 分娩困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评价。方法研究对象为阴道分娩产妇,例数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日到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一组(50例阴道分娩产妇),分别实施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2.00%、窒息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产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0.00%、窒息发生率8.00%(P<0.05)。结论胎头吸引器和产钳助产在阴道分娩中的应用相比,胎头吸引器具有显著优势,受到多数产妇青睐,值得研究。

  • 标签: 胎头吸引器 产钳助产 阴道分娩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钳助产会阴切口的皮内连续缝合与经皮间断缝合效果进行临床比较。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共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进行产钳助产分娩的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间断缝合方法,观察组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方法。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3.7±7.5)min,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5.7±8.3)min,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6.2±2.7)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7±1.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钳助产会阴切口临床治疗中,经皮间缝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皮内连续缝合治疗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钳助产 会阴切口 皮内连续缝合 经皮间断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情况。方法现对2017.05-2018.05我院分娩产妇在第二产程异常时选择产钳助产和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母婴结局。结果产钳助产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新生儿肺炎方面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二产程异常时采用产钳助产可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率,提高分娩结局,减少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使产妇产后的身体及早恢复。

  • 标签: 第二产程异常 产钳助产 剖宫产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产钳的临床应用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行低位产钳产妇46例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记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结果在产妇并发症方面,本次所有产妇均成功分娩,9例产妇有并发症出现,占19.56%。其中5例产妇阴道裂伤,2例产妇产后出血,2例产妇宫颈裂伤,1例产妇感染;在新生儿并发症方面,本次助产新生儿中,8例新生儿窒息,其中2例新生儿属于重度窒息,发生率17.4%,7例新生儿面部存在有擦伤,发生率15.2%,4例新生儿头皮存在血肿,占8.7%,未出现严重母婴并发症。结论低位产钳能够实现对母婴健康的有效保护,应用地位产钳,严格控制低位产钳适应证,选择经验丰富临床医师,做好头盆位置判断,可以在保证母婴安全前提下实现对分娩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有效控制。

  • 标签: 低位产钳术 应用 母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囊仿生助产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选取120例自然分娩产妇,将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观察组,应用气囊仿生助产。另一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1.6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仿生助产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生产质量。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术 自然分娩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常臀位分娩的产妇5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n=25)采用臀位牵引,观察组产妇(n=25)采用臀位助产,比较两组产妇所分娩的胎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死亡率为28.00%,观察组的死亡率为8.00%。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选用助产分娩方式时,应以臀位助产为主,慎选臀位牵引,进而不断提高临床异位分娩的成功率,减少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最终保证异常臀位分娩的产妇能够顺利分娩。

  • 标签: 异位分娩 臀位助产术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会阴正中切开与会阴侧切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60例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中,行会阴正中切开30例(实验组)和会阴侧切30例(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产后5d内,侧切组有明显肿胀和疼痛23例,正中切开组有明显肿块和疼痛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会阴侧切组I期愈合18例、Ⅱ期愈合7例、感染3例、裂开2例,正中切开组I期愈合28例、Ⅱ期愈合2例、无感染和裂开,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会阴正中切开比侧切痛苦小,切口愈合快,有利于母乳喂养。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会阴正中切开与会阴侧切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3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会阴侧切,观察组行会阴正中切开,比较两组产妇中切口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I期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裂开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天数为2d,显著少于对照组4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体重不是选择会阴正中切开及会阴侧切的关键因素,会阴正中切开具有中出血量少,患者创伤小,术后愈合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 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囊仿生助产在基层医院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153例,其中73例产妇接受常规分娩,作为对照组,80例产妇接受气囊仿生助产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时间、分娩结局、产后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3.75%,对照组为76.71%,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为82.19%,P<0.05。结论仿生气囊助产可有效缩短产妇分娩的产程,对于降低产后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和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囊仿生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囊加力助产在经阴道分娩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头位难产产妇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气囊加力助产,对照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比较两组产程、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及产后2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Apga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加力助产可以显著提高头位难产中产妇的临床效果,缩短产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气囊 头位难产 助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11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57例行阴道助产分娩,研究组57例行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和产后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分娩,新生儿均全部存活。但研究组新生儿评分正常率68.4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49.12%,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7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4.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实施剖宫产与阴道助产均能挽救胎儿生命,但剖宫产能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降低重度窒息发生率,因此,更值得应用于治疗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助产术 足月妊娠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助产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名孕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产妇各54例。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娩,观察组孕妇采用助产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程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正常分娩率,并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助产护士 护理 产妇 分娩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产妇助产过程中推行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的效果,归纳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70例产妇,均进行助产,按照助产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助产组)30例与观察组(温馨助产服务模式组)40例,比较两组产妇助产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馨助产服务模式有助于减缩产妇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助产服务 温馨助产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