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正>郑百文案件一度纷纷扬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案本身已成为一个历史性的话题,但这是一个关于资本的权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问:资本拥有什么样的权利?资本的权利的边界在哪里?不同的资本是否拥有同样的权利?本文就此做一些讨论。一、权利的社会意义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限制当今社会是由权利构成的,在一般的私法关系中,权利是我们的基本工具。只是今天的"权利"意义已经不同。在民法传统中,权利具有绝对性。私法被确认为权利法,以此来促进私法的发展。但客观世界正在悄悄改变我们传统的知识,作为经济学家的科斯就在《社会成本问题》中专门研究了权利的法律界定及有关经济问题。在动态的权利领域,权利的样态与内涵更需要研究。在发生交互性活动、权利产生变动性影响时,传统的法律使用债权这种私法逻辑工具。但在社会关系愈来愈发达的过程中,权利内容还在扩张与限制(变动)。例如,证券性债权文书交换的发达,在不特

  • 标签: 私法关系 债权文书 权利内容 公司资本制度 债权法 郑百文
  • 简介:<正>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混同存在于同一有限合伙的实体中,因有限合伙人享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而使其身份显得重要。有限合伙人身份的法律识别很重要,但我国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严重不足。有限责任保护实质上是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取得的,为了平衡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和债权人的权利义务,保障有限合伙主体的有序运行,法律应当充分注意有限合伙人的内部区分、外部识别和有限合伙人的资格否认三方面的制度。

  • 标签: 有限合伙人 合伙企业法 债权人利益 无限连带责任 有限责任合伙 债务承担
  • 简介: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学者最早作为其著作的作者受到关注,但版权观念的形成仍被认为在十五世纪印刷术发明之后。在英国,早期的版权表现为王室授予的一种特权(privitege),并与书籍检查制度(censorship)密切相关。由于十七世纪末开始产生的启蒙(theEnlightenment)思想的影响,妨碍知识传播的印刷特权和书籍检查制度最终受到抵制。1710年安妮法(theStatuteofAnne)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制定法的诞生,完成了版权从印刷特权到作者权利的变革。

  • 标签: 作者权利 特权 检查制度 罗马帝国 十五世纪 版权观念
  • 简介:在海南三亚,江林村农民世代耕种的1,000亩土地,未经村民和村集体同意,且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就被变成商业价值30多亿元的国有建设用地。这是GDP崇拜和土地财政的恶性循环圈里,权力压制权利的一个典型事件。

  • 标签: 权利 压制 权力 土地财政 GDP崇拜 建设用地
  • 简介:为化解或避免人与人之间就各种客观事物所发生的利益冲突,法律创制出“权利”这一概念工具,其功能在于运用法律的力量在主体之间就特定客体(特定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利益进行配置。所以,现今通说认为,任何权利都包含“法律上之力”与“特定利益”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换个角度看,作为客体的客观事物之内在属性千差万别,对人构成的利益(即该客体的“有用性”)及其各自所能承受的利益实现行为自然各不相同,

  • 标签: 版权 精神权利 权利限制 作品 作者 著作权法
  • 简介:<正>一、引言在海商法中,船舶所有人和与船舶所有人地位类似的运输方对索赔方提出的海事赔偿请求享有责任限制,又称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根据这一制度,如果船舶在操纵或营运中造成损害,在特定情况下,船舶所有人和类似的其他人可以限制其总的赔偿责任。这一责任限制通常被称为"综合责任限制"。在很早以前,这一制度

  • 标签: 赔偿责任限制 船舶所有人 海事赔偿 海上货物运输 海事法院 谨慎处理
  • 简介:本文以“报童案”为引,简单介绍深度链接的产生、含义和争议,从广播权与转播权的分析及可类比性出发,阐述了赋予ISP类似“设链权”必要性,并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德国民法典》中权益保护的“三个等级”和我国侵权法的规定,详细剖析赋予ISP法定权利的必要性,从法定权利“强保护”和反法一般条款“弱保护”角度完善保障ISP乃至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的机制。

  • 标签: 深度链接 广播权 转播权 反法 “强保护”
  • 简介:随着网络游戏行业的不断发展,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但网络游戏的作品属性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网络游戏是否等同于计算机软件作品,网络游戏运行后的游戏画面是否可以受到保护,网络游戏整体的著作权与其中组成元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应当如何确定著作权归属,都有待理论及司法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网络游戏行业 软件作品 权利归属 属性 著作权归属 知识产权纠纷
  • 简介:视听作品是比较复杂的作品类型,需要使用大量的已有作品。对于视听作品与已有作品的关系,一种观点为合作关系说,一种观点为演绎关系说。实际上,已有作品可以分为原著作品和素材作品,原著作品与视听作品系演绎关系,而素材作品与视听作品系复制或结合关系,不同性质的已有作品的作者所能享有的权利自应有所区别。

  • 标签: 视听作品 已有作品 著作权 复制 演绎
  • 简介:在我国跨入世贸组织大门之后,版权的国际性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任务和难题,尤其是版权集体管理组织诉讼中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研究。本文主要就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两起由音乐著作权协会作为原告,请求音乐作品使用人支付使用费的版权侵权案件中遇到的程序或实体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 标签: 集体管理组织 诉讼主体资格 版权侵权案 使用人 音乐著作权 审理
  • 简介:自新著作权法颁布实施后,不时地听到图书出版社有人对新法多有烦言:修改后的著作权法扩大了作者的权利,出版社的权利相对地缩小了;或说:对出版社在图书出版活动中使用著作权的限制越来越严,如出版汇编作品或电子版图书、图书中引用他人作品、把已出版的图书上网等,都必须经作者同意;或说:新著作权法偏袒作者,出版社动辄面临侵权指控,等等。其实,这些抱怨是没有道理的,应该说,新的著作权法和它的实施条例是作者和出版社之间的权利新的法律平衡点。

  • 标签: 作者 出版社 著作权法 版式设计 专有出版权
  • 简介:作者在作品上的“署名”内含两层观念:确认作者与作品的精神联系;公示作者对作品的所有权。对后一观念的遗弃是署名权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 标签: 署名 署名权 著作人格权 作者 作品
  • 简介:<正>企业社会责任被引入现行《公司法》后,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由于社会责任的道德性,其一方面促使立法获得正当性支持;另一方面也可能异化为对企业营业自由的积极干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实在难以逃脱背离公共利益和逃避社会责任的道德指责甚至是法律义务。本文讨论的中心是营业自由视角的社会责任理论问题,从商法角度检审社会责任入法的正当性依据,探讨社会责任生成与营业自由

  • 标签: 道德性 社会责任理论 卢埃林 法律义务 习俗主义 功利主义者
  • 简介:尽管电影导演在电影作品的实际创作中居于关键地位,我国著作权法亦明确承认导演为电影作品的作者之一,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导演的地位却颇为尴尬:导演并不能如一般的作者那样对其创作完成的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而仅享有署名权和依合同获得报酬的权利。从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度目标而言,著作权法对电影导演如此的权利配置是缺乏说服力。对此,我们有多种立法态度。在当前,借鉴法国的立法实践,还原导演的原始著作权主体身份,是我国著作权法的应然选择。

  • 标签: 电影导演 著作权法 权利配置 制度目标 电影作品 立法实践
  • 简介:本文以"藏丽诉天衡会计公司"一案为中心,对股东知情权诉讼中的有关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股东知情权的"层级递进结构"理论,将知情权区分为私法层面知情权的行使和公法层面知情权的救济(变态行使)两种样态和三种层次,认为知情权的救济——第三层次的知情权可以独立于股东资格而存在。同时,采取类型化的策略,对股东知情权受损的诉讼时效起算日进行了切合实际的重构。作者指出,股东知情权的边界有待立法完善。《公司法》有关股东知情权边界的限制,并无约束司法行为的效力。因此,法院可以借助证据保全制度和主动调取证据的权利,拓展知情权的边界,实现《公司法》无法实现的正义。

  • 标签: 资本退出 残余权利 股东知情权 层级递进结构
  • 简介:<正>担保物权具有优先受偿性的特点对于促进交易和融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重整制度成为近代破产立法的价值取向,为了保证重整目标的实现,保全社会整体利益,法律对于重整债务人的担保债权人权利设置了诸多的权利行使限制。本文

  • 标签: 担保债权 公司重整 《破产法》 债权人会议 债务人财产 担保物权
  • 简介:<正>在大陆法系的商法理论和立法例中,商人和商行为是两个基本范畴。而无论是对商人概念的界定还是对商行为理论的建构,都离不开"商事能力"与"营业"。中外著述中多有对两者的论述,但两者的关系问题却鲜有述及。笔者在长期的商法教学中,尤其是商法总论的教学中,自认为形成了较粗略的想法,希望借此机会得到同仁的赐教。

  • 标签: 商事能力 营业权 大陆法系 营业活动 商行为 一般人格权
  • 简介:在1965年以前,在德国法律中,尚没有使用著作人身权(Urheberpersoenlichkeitsrecht)的术语,因此,也不会有关于侵犯著作人身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当时的《文学和音乐作品著作权法》和《美术和摄影作品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的保护,只有简单的规定受害人在其著作权受到侵害时,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在这种情况下,法院的判决对补充法律上的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侵犯著作人身权而要求非财产损害赔偿(即精神损害赔偿)时,法院首先依据《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并与《德国基本法》第1条和第2条相联系承认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固然后按照《德国民法典》原第847条确定非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

  • 标签: 精神损害赔偿 著作人身权 司法实践 法律 侵犯 《德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