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创伤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51例,颅脑C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将其设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磁共振SWI、DWI及常规序列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受试者脑部不同部位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统计磁共振SWI、DWI对早期创伤性脑损伤病灶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额叶、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处、内囊后肢的ADC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示,额叶曲线下面积(AUC)=0.829、P<0.05,半卵圆中心AUC=0.942、P<0.05,胼胝体膝部AUC=0.925、P<0.05,胼胝体压处AUC=0.880、P<0.05,内囊后肢AUC=0.743、P<0.05。磁共振常规序列、DWI序列的水肿灶检出数(56、106个)多于SWI序列(22个),SWI序列的出血灶检出数(287个)多于常规序列(31个)、DWI序列(43个)。结论磁共振SWI、DWI均可为创伤性脑损伤早期诊断提供帮助,磁共振SWI可有效检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出血灶,DWI可有效检出患者水肿灶。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早期创伤性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肘关节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肘关节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17例;年龄21~63岁[(36.3±7.1)岁]。24例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钢板组),29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螺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进行评估。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5~18个月[(15.9±1.3)个月]。钢板组手术时间为(150.6±24.2)min,长于螺钉组的(126.8±18.3)min(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钢板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分别为(87.2±5.8)°、(109.2±7.1)°、(121.3±6.2)°、(127.3±5.4)°,均高于螺钉组的(70.5±9.1)°、(90.2±4.5)°、(108.3±5.1)°、(116.2±4.6)°(P<0.05);钢板组前臂旋转活动度分别为(78.3±9.1)°、(98.7±8.6)°、(130.2±7.1)°、(139.2±6.7)°,均高于螺钉组的(60.1±5.1)°、(80.6±8.7)°、(116.1±5.5)°、(127.3±4.1)°(P<0.05);钢板组MEPS分别为(30.6±7.6)分、(68.6±6.1)分、(90.2±4.3)分、(95.2±2.1)分,均高于螺钉组的(27.2±8.1)分、(54.1±7.1)分、(82.1±5.3)分、(88.2±5.2)分(P<0.05)。钢板组1例术后1周发生切口浅表性感染,经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后愈合;2例发生轻度异位骨化,未特殊处理。螺钉组3例早期活动时螺钉松动、骨折再移位,通过减轻肘关节功能锻炼强度、延长支具保护时间,骨折愈合;4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1例伴肘关节僵硬,于术后12个月行肘关节松解术,术后肘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24),低于螺钉组的26%(7/29)(P<0.05)。结论支撑钢板治疗肘关节Regan-MorreyⅡ型尺骨冠状突骨折,虽然较空心螺钉手术时间长,但固定更牢靠,利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肘关节 尺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识别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154918,其中包含对照40例、无症状感染12例、脓毒症39例、脓毒症随访14例,共105例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筛选出脓毒症差异表达基因(DEG),用分布式访问视图集成数据库(DAVID)、检索交互基因的搜索工具(STRING)和可视化软件Cytoscape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及关键基因分析,筛选出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结果通过WGCNA并结合DEG表达分析得到46个候选基因,对这46个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市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富集分析得到基因功能和参与的信号通路。进一步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PPI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选出5个关键基因,包括肥大细胞表达膜蛋白1基因(MCEMP1)、S100钙结合蛋白A12基因(S100A12)、脂肪因子抵抗素基因(RETN)、c型凝集素结构域家族4成员基因(CLEC4D)、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基因(PPARG),对这5个基因分别进行表达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上述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者显著性上调。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WGCNA方法筛选出有关脓毒症的5个关键基因,可能成为潜在的脓毒症诊疗相关候选靶点。

  • 标签: 脓毒症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关键基因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富集分析
  • 简介:摘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反映水分子扩散特性、检测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的功能成像技术,包括单指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模型、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目前已用于软组织肿瘤临床评估。本文就上述四种技术类型做简要介绍,并就其在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组织学分级预测、浸润评估、术后复发监测以及放化疗疗效评价或预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 简介:摘要鼻咽癌高发于中国南部地区,来源于鼻咽被覆上皮,其中占大多数的低分化癌对放疗有着很高的敏感性。弥散加权成像是磁共振功能成像中的一种,表观弥散系数(ADC)作为其中的一项准确的定量指标,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本综述纳入国内外多篇文献,旨在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ADC值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ADC 鼻咽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前列腺图像质量,以选择最优化的前列腺MR弥散成像扫描方案。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10月前列腺MRI检查的60例患者,均行常规DWI、ZOOMit DWI和RESOLVE DWI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扫描。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诊断医师根据Likert评分分别对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图像的清晰度、图像失真和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另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技术人员分别手动勾画60例患者的前列腺轮廓,并计算出该区域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分析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主观评分和客观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图像清晰度、失真和伪影的主观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ZOOMit DWI序列的清晰度最好,失真最小,伪影最少。三种不同弥散成像序列的SNR (b=50)、SNR (b=1400)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不同弥散加权序列的CNR (b=50)值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左右径、前后径/左右径比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OOMit DWI序列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可以作为前列腺MRI弥散成像的首选序列。

  • 标签: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序列 失真 信噪比
  • 简介:摘要:针对同类多传感器测量中含有的噪声,提出了多传感器数据自适应加权融合估计算法,该算法不要求知道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任何先验知识,依据估计的各传感器的方差的变化,及时调整参与融合的各传感器的权系数,使融合系统的均方误差始终最小,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该估计算法的线性无偏最小方差性。仿真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其融合结果在精度、容错性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平均值估计算法。

  • 标签: 数据融合 自适应加权 多传感器
  •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0.90×10-3 mm2/s及T2加权像(T2WI)低信号、瘤内分隔及瘤周侵犯征象四组相联合,对睾丸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最高。ADC值及囊变/坏死为鉴别非精原细胞瘤与精原细胞瘤、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ADC值及瘤内分隔为鉴别精原细胞瘤及淋巴瘤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睾丸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价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HCC)血管生成和分化程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HCC 88例,术前行MR-DWI检查,并测定ADC值。计算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将其分为阴性组与阳性组,按分化程度不同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进行组间ADC值的比较,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DC值判断VEGF表达情况及分化程度的性能。结果ADC值与MVD存在负相关性(rs=-0.726,P<0.05)。VEGF表达阳性组的ADC值明显小于阴性组(U=406.50,P<0.05),ADC值<1.291×10-3 mm2/s预测VEGF表达阳性的AUC值为0.790,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1.43%、78.26%。随着分化程度降低,EHCC的ADC值逐渐下降(χ2=72.51,P<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1.319×10-3 mm2/s预测高分化癌的AUC值为0.986,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77%、89.47%,ADC值<1.184×10-3 mm2/s预测低分化癌的AUC值为0.998,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100%、97.10%。结论EHCC的ADC值与MVD有关,并能一定程度地预测VEGF表达情况及分化程度。

  • 标签: 肝外胆管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血管生成 分化程度
  • 简介:摘要:经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将多机多目标协同空战作为重点以及相关的背景,之后建立出了具有对抗性特点的决策模型。选择速度、距离等重要的要素,构建出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评价函数,使用多因子加权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评价,态势因素权值应用的是PSO算法动态寻找最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得多级多目标空战决策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在有效提高空战决策模型准确度、可信度等各方面起到一些参考与帮助。

  • 标签: PSO 优化 加权 信息融合 多机多目标 空战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应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本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30例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DWI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作为黄金标准,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患者宫颈癌分型的诊断诊出率。结果:DWI检查对患者宫颈癌分型的诊断诊出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CT检查的76.67%(2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应用于诊断宫颈癌的价值较高,有利于辅助诊断宫颈癌的分型,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检验 诊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作用。方法以肝癌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支撑钢板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Regan-Morrey Ⅱ型冠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盆创伤外科收治的20例Regan-Morrey Ⅱ型冠状突骨折患者资料。男12例,女8例;左侧6例,右侧14例;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9岁)。所有冠状突骨折均经前侧入路使用克氏针联合支撑钢板固定,后外侧入路修复桡骨头及外侧韧带复合体。必要时修复内侧副韧带或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末次随访时记录肘关节活动度(ROM),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美国肩肘外科学评分(ASES)和拍摄肘关节X线片来评估疗效,同时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末次随访时患侧肘关节屈伸ROM平均为132.5°,旋前-旋后ROM为平均150°,MEPS评分平均为88分,ASES评分平均为87分。肘关节术后未发生半脱位或脱位。仅1例冠状突骨折轻微移位,但最终获愈合,肘关节功能未受影响;2例患者后外侧切口出现脂肪液化,清创后愈合。5例患者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改变,但肘关节无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克氏针联合支撑钢板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Regan-Morrey Ⅱ型冠状突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肘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骨钉 骨板 冠状突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直肠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的T1WI、T2WI常规序列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并将术前影像学TN分期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一致性。结果MRI常规成像联合DWI检查T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为91.82% (101/110),一致性Kappa值为0.831,一致性很好;MRI常规成像联合DWI检查N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为79.09% (87/110),一致性Kappa值为0.674,一致性较好。结论MRI常规成像联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DWI可作为直肠癌诊断的重要补充序列,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术前诊断 临床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扫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为胶质瘤患者识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计划谱(CGGA)下载附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的464例胶质瘤患者mRNA表达谱。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用于识别出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别出与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中,Brown模块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呈正相关(r=0.55,P<0.0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临床预后最显著相关的5个基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PLAT)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该风险评分在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上具有高精准度。上述生存分析结果均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个独立的脑胶质瘤预后因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及PLAT)并建立了预后模型,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 基因表达谱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为胶质瘤患者识别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计划谱(CGGA)下载附有完整临床随访信息的464例胶质瘤患者mRNA表达谱。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用于识别出与胶质瘤WHO分级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鉴别出与胶质瘤患者生存相关的基因。结果在加权基因共表达分析中,Brown模块与脑胶质瘤WHO分级呈正相关(r=0.55,P<0.0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与患者临床预后最显著相关的5个基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PLAT)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并建立预后模型,计算风险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该风险评分在预测胶质瘤患者1、3、5年生存率上具有高精准度。上述生存分析结果均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得到验证。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五个独立的脑胶质瘤预后因素(TAGLN2,IGFBP2,METTL7B,ARAP3及PLAT)并建立了预后模型,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胶质瘤 预后 基因表达谱 基因调控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扫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资源配置情况,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图空间规划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从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上来看,主要是对目标区域内的生态,农业以及城镇进行空间以及时间的规划。其中生态空间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生态空间对于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是“多规合一”在开展规划工作之前,各类别专业规划对于生态空间已有安排,在此背景下,需要重点对生态空间的多规协调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空间管理的一致性,确保相关的规划内容能够真正的得到实施。

  • 标签: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空间 规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