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手边有蓉的四本小说集:《初见·彩虹》、《蜜月》、《又是雨李》、《伴侣》。这是她主要的小说创作。就这几本作品看,蓉的创作,大抵取材于家庭生活,描写其间的种种矛盾和情趣,可以称为家庭小说。关于家庭文学,国内曾经有过讨论,记得在六十年代初,京沪报刊上曾经批过这类作品,提出反对描写“家务事,儿女情”的看法,这当然受了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也是为“题材决定论”的

  • 标签: 家庭小说 蓉子 题材决定论 家庭问题 政治气候 心理描写
  • 简介:在当代文坛中,迟建是极具才分的作家,她的小说内容丰富,情味隽永,特别是面对当下这一浮躁的世事,她的作品从选材到立意都有涤尘启智,生情造境的意义.作家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达到其诗意世界的建构的.一、善于捕捉普通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人性美;二、善于挖掘易被人忽视的情感体验.三、善于营建具有浪漫仙气的通灵世界.

  • 标签: 迟子建 小说 诗意美 人性关 情感体验 创作题材
  • 简介:屠格涅夫想到写小说《父与》还是1860年的事,而在1862年2月,小说便在《俄罗斯导报》杂志上发表了。不久,屠格涅夫写道:“主要人物巴扎洛夫的范本是一个使我十分感动的外省青年医生的性格(他在1860年以前不久逝世)。照我看来,在这位非常人物的身上体现了那种刚刚产生,还没有成长、日后被称为“虚无主义”的因素。这个性格给我的印象

  • 标签: 巴扎洛夫 维奇 巴威尔 伊凡 俄罗斯文学 车尔尼雪夫斯基
  • 简介:位于西藏西南边境的宗,是我高原生活的第一个驿站。虽然早已离开了它,但我至今深深地怀念着那里的一切……马1976年,我医学院毕业后来西藏工作。到达被分配的地点宗时,已是初冬季节。那时,县里正在组织工作队下到农牧区去搞所谓“路线教育”。尽管我还有比较严重的高原反应(宗的海拔高度为4200米),仍然荣幸地成为队员之一。那天早上。同事为我牵来一匹马,嘱咐了一

  • 标签: 海拔高度 高原反应 西藏工作 藏西南 组织工作 人与人
  • 简介:一家人散居五处,自己半百过头,仍只身在海拔5000多米、冬天零下40度的无人区,带着一帮藏族小伙子出生入死,与贪婪凶残的盗猎分子真刀真枪地斗法,这就是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藏人"头目"才.

  • 标签: 威武才嘎
  • 简介:<正>我始终觉得,应当有一种小说,它和流派无关,和文学史无关,和文学宣言无关,总之,它和所谓的“文坛”无关。它是一种心灵的独白,是一种自我精神内力的释放,是一种附着于形象之中的冥想。但它不是私人化的小说,不以个人隐私为卖点,它的独白和冥想清纯而明亮,忧伤而浪漫,它从我们的心灵上掠过,虽不是强烈的震撼,却是一种无法释然的骚动。当我读到沈东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小说正在向我走来。

  • 标签: 文学评论 小说 沈东子 当代 人物形象
  • 简介:常言道:“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但对“歌舞的海洋”有多深多广,能作到彻底熟知而心中有数者,古往今来均微乎其微。以己之见,我们所需的不是徒有虚名,而是需要真知灼见的“歌舞的海洋”,即在实践中,对民族文化艺术遗产须认真继承、发扬,尤其需要创新。为此,仅凭“人云亦云”是无济于事的;必须经过严谨的探索研习,方能做出符合情理的论断,并须经过艺术实践

  • 标签: 折嘎 艺术实践 曲艺演员 民族文化艺术 说唱艺术 门隅
  • 简介:小崽子有种挺尿性寡妇领着孩子改嫁,俗称“拖油瓶”。在卧虎岭、盘龙河方圆百里这疙瘩这块儿,叫“带葫芦”,骂人话“带犊子”。龙河村的满仓嫂还没改嫁,儿子有根就沾上了“带葫芦”和“带犊子”的浑名外号。有根这小子不是挨熊

  • 标签: 葫芦 寡妇 疙瘩 窝棚 大智 面瓜
  • 简介:仙洞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地当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属嫩江西岸支流甘河上源。仙洞在一道高达百余米的花岗岩峭壁上,离平地25米,地表海拔高度为495米,所在山峰的相对高度为120米,洞口略呈三角形,底宽20米,高12米,方向朝南偏西。洞内宽阔宏大,幽暗深遂,南北长120米,东西宽27米,穹顶最高处达20多米,依次可分为前厅、大厅、高厅、后厅四部分。

  • 标签: 嘎仙洞 阿里河镇 拓跋鲜卑 乌洛侯 大兴安岭北段 鄂伦春自治旗
  • 简介:“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革命历史小说”、“历史小说”以至与“革命”和“历史”有关的“小说”或“大众文艺”,可以说是一批海内外中国文学研究者近年的“冲动”。就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而言,继收集了多位中国中青年学者精辟的“解读”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1993)的出版,已从北京、纽约、芝加哥、伊州香槟辗转到香港“落户”的黄平的个人专著《革命·历史·小说》(1996)最近又问世。黄平说,过去七年他“身心二境”而“无法沉潜”,是这书“粗糙不成体系/系统/体统”的原因之一。对于我这个在过去七年也曾经就一些当代的“革命历史小说”和黄平的批评意识进行“解读”的读者来说,从书中却能读出一点包括批评对象和批评主体的“体”、“系”和“统”来。从内容编排来看,十章的《革命·历史·小说》可以分作两部分。占前五章的第一部分集中讨论“革命历史小说”,即批评者界定为中国大陆五十至七十年代生产的一大批“在既定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目的”(2页)的作品;第二部分则由没有明显的连贯性的后五章所组成,涉及的批评对象从鲁迅的《故事新编》到西西的《肥土镇灰阑...

  • 标签: 中的解读 历史小说 子平革命
  • 简介:不管作家往他们的作品里放置什么,比如哲思或德性,文化或文明,以及这种“关怀”、那种“忧患”等等,但如果不同时浇铸情感,便很难让人认可是真的文学的严重危机产生出来。情感是文学蕴含里这样一种“常项”:一旦缺失了它就缺失了整个文学。列夫

  • 标签: 文学 中短篇小说 迟子建 哲思 忧患 作家
  • 简介:和同代的女性作家相比,迟建似乎更喜欢写的是她的“故乡故事”,人们不难从她的小说中读出她的这种难解的“恋乡情结”。那厚厚的黑色冻土,那肆虐的寒风和铺天盖地的大雪,都是生她养她的大兴安岭地区的自然之貌。然而穿过这层冻土和积雪的却是一股绵长的温热,如木刻楞房子里烧得很

  • 标签: 迟子建 中短篇小说 温情 女性作家 故事 略论
  • 简介:建的小说在叙事艺术上着意经营,尤其是对童年视角的运用特别富于美学意味,由此形成了她的小说的独具特色的情调模式,使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

  • 标签: 迟子建小说 童年视角 情调模式
  • 简介:本文旨在揭示蒋龙对新时期工业文学的突出贡献,比较客观深入地论述了作者在新时期工业文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的新突破,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工业文学 人物形象 小说 蒋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