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DNA甲基化是抑癌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一些抑癌基因甲基化与CIN的相关性。提出这些抑癌基因甲基化在CIN诊断、治疗以及预测病情发展方向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 标签: CIN 甲基化 RARβ ESR1 CDH1 NKX6-1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上皮(CIN)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或病理升级患者补充手术的必要性及合适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25例宫颈上皮患者经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锥切术(LEEP)后再补充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将锥切术后的病理与补充手术后的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例行锥切术患者术后病理示切缘阳性5例,病理升级20例.25例均行补充手术,术后病理示13例(52%)无病变,9例(36%)病理降级,3例(12%)与补充手术前病理相符,无1例出现病理升级.结论宫颈锥切术后病理若为浸润癌者需补充手术治疗,切缘阳性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而术后病理升级为更高级别的CIN或宫颈原位癌,可对其进行HPV和细胞学随访而不需补充手术治疗.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形切除术 术后切缘阳性 术后病理升级 补充手术
  • 简介:WHO工作小组自应用“高级别上皮(highgrade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IN)”这个诊断术语以来,给临床及病理科医师带来了很大困扰,目前仍没有一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和循证医学检验了的统一处理方案标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把握结直肠HGIN的临床诊断及采取何种处理策略值得研究。现将结直肠HGIN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上皮内瘤变 结直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2(CCR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V64I(CCR2-V64I)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CI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基因测序联合检测分析方法,对40例原发性宫颈癌、45例CIN和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基因测序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对CCR2.V64I的检测结果一致。CCR2-V64I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在宫颈癌中分别为27.5%、12.5%和60.0%,在CIN中分别为53.3%、24.4%和22.2%,而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8.3%、31.7%和42.9%,宫颈癌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I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等位基因可以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2.32,95%CI:1.29-4.17),但并不增加CIN的发病风险(OR=0.62,95%CI:0.35-1.09)。结论宫颈癌及C1N中均存在CCR2-V64I基因多态性,但其与CIN无关,而与宫颈癌患病风险有关,表明CCR2-V64I基因多态性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趋化因子受体-2 V64I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简介:一、临床资料1.病史:患者,女,48岁.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治疗时发现肝占位,当时未予处理.出院前在当地医院作CT检查,结果提示:全肝见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病灶,主要位于右叶被膜下,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代偿增生.自起病以来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 标签: 上皮样 例报道 内皮瘤
  • 简介:患者女,55岁,农民,因进食梗噎感1年余于2006年7月3日入院。既往有胃溃疡史12年。人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6月27日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6~28cm处可见2个卵圆形隆起病灶,大小0.7cm×0.6cm及2cm×1.5cm,有蒂样组织,表面糜烂坏死不明显,组织弹性存在,食管下端未检及明显异常改变,HP(++)。胃镜诊断考虑:食管平滑肌瘤伴异形增生?灶性癌变?超声镜示侵犯粘膜下层。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可能。

  • 标签: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 组织病理学 淋巴基质 EB病毒
  • 简介:淋巴上皮样癌(1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好发于鼻咽部,原发于输尿管极为罕见。1998年Chalik等最早报道1例输尿管LELC,到目前为止,仅有9例输尿管LELC病例报道,其中1例为国内报道。

  • 标签: 输尿管 淋巴上皮瘤样癌 病理学 临床 免疫组化
  • 简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DNT)是一种少见的颅肿瘤,本文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探讨DNT的MRI和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6男,4女)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具有癫痫病史的DNT的MRI和CT表现,其中6例MRI增强后扫描。结果:所有肿瘤灶均局限于皮质及皮质下、分别为:额叶3例,枕叶3例,颞叶和顶叶各两例,大多数病灶境界清楚。MRI示病灶多为分叶状,在T1W1为低信号,T2W1为高信号,周围未见水肿;6例增强后扫描病例中,2例病灶呈实质部分强化,其余4例无强化;4例呈多囊样,2例呈单囊样改变。6例CT扫描病灶均呈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结论:DNT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但准确的组织学诊断需结合临床和病理学表现。

  • 标签: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MRI CT
  • 简介:宫颈移行区是鳞状上皮变化广泛的区域,目前宫颈疾病中最不能明确定义的病变是非典型性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atypicalimmaturemetaplasia,AIM),这是一个缺少特征的宫颈病变,国内外公开的研究报道很少,其生物学和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由于仅从形态学上观察常常把AIM误诊为宫颈上皮,造成不必要的过治疗和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又缺乏一个可以被接受的、便于常规临床病理工作参考的诊断标准,根据复习文献和我们的观察,我们从细胞分化、粘液染色、Ki、67标记指数、组织学特征等方面对AIM的诊断标准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诊断参考标准。

  • 标签: 宫颈移行区 非典型性鳞状上皮不成熟化生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脊索好发于颅底,侵袭范围广泛,手术全切除困难,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颅脊索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4例颅脊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发病年龄为5~67岁,平均37.5岁。男女比例约为1.6:1。头痛、复视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64例患者共接受69次手术,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9例。结论:目前颅脊索手术全切率仍低,预后差,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和侵袭的方向而定。

  • 标签: 脑肿瘤 脊索瘤 外科手术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62岁,因右眼前突伴右眼上睑红肿3年入院.专科情况:右眼视力4.5,右眼眼睑红肿,皮温高,表面无破溃,上抬困难,眶内侧可触及大小约3mm×12mm肿块,表面粗糙,质硬,触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后界扪不清.眼位及眼球运动:原位注视,右眼上斜约10度,外斜约8度;各向运动均受限.眼距:109mm;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3mm.右眼B超示:右眼球后下占位.

  • 标签: 眼眶内 纤维瘤 手术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于2014年10月20日清晨醒来时突发左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且伴有疼痛,7天后到医院检查,左眼视野完全缺损,眼底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差,自主体位,检查合作。辅助检查:生长激素基础值11.2μg/L(男性正常值〈2.0μg/L)。尿香草基杏仁酸(VMA)187.9μmol/24h(正常值9.6~49.5μmol/24h)。头颅MRI检查(图1)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右侧颞部头皮软组织肿胀,蝶鞍及双侧筛窦为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充填。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颅内肿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目的总结颅动脉的显微手术治疗和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59例颅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预后及并发症.结果全组59例共62个动脉.3例因年龄等因素拒绝手术,其余5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行显微镜下成功夹闭动脉57个,动脉孤立术1个,巨大动脉腔明胶海绵填塞术1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生存质量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分:Ⅰ~Ⅱ级47例(83.9%),Ⅲ~Ⅳ级3例(5.4%),Ⅴ~Ⅵ级3例(5.4%),Ⅶ级1例(1.8%),死亡2例(3.6%).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CT血管造影(CTA)均可有效诊断颅动脉.早期显微手术夹闭是治疗颅破裂动脉的有效方法.翼点入路仍是颅动脉最常用的手术入路,能明显提高破裂动脉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 手术时机 瘤颈夹闭 术后并发症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血管周细胞影像表现易与脑膜混淆,本文探讨颅血管周细胞(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颅HPC12例。12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2例颅HPC的MRI特征: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9例,75%),肿瘤呈窄基底附着于硬膜(7例,58-3%),迂曲血管流空影(7例,58-3%),见囊泡状T1低信号和孔高信号(8例,66.7%);DWI呈高信号(8例,66.7%);肿瘤强化呈不均匀明显强化(8例,66.7%)。结论:颅血管周细胞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血管流空信号、DWI呈高信号、明显不均匀强化及肿瘤以窄基底附着于硬膜是诊断颅HPC重要征象。

  • 标签: 颅内血管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脑膜瘤
  • 简介:目的比较酒精以及酒精与二硝基氯苯、卡介苗、雄黄的不同组合液对B16移植性黑色素小鼠注射的疗效。方法由B16细胞接种产生的移植性黑色素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5组,每组6只,每鼠分别以0.1mL的纯酒精(纯酒组),酒精与卡介苗混悬液(卡酒组,卡介苗15μg),酒精与二硝基氯苯(DNCB)溶液(D酒组,DNCB1mg),酒精与雄黄混悬液(雄酒组,雄黄1mg),以及磷酸钠(PBS)缓冲液(对照组)局部注射,每周注射2次。每10d观察各组肿瘤大小,并于d30杀鼠剥离肿瘤称重。结果D酒组6鼠中有1鼠,于第3次注射后20h死亡。接种30d后,纯酒组、卡酒组、D酒组、雄酒组及对照组的重分别为(2.19±1.69)、(1.76±1.32)、(0.13±0.10)、(2.61±1.45)以及(3.97±1.01)g,D酒组与其它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很低剂量(1mg)的半抗原DNCB与纯酒精的溶液注射治疗移植性黑色素小鼠,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对PBS及纯酒精的相对抑率分别高达96.73%及94.06%,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 标签: 酒精 二硝基氯苯 卡介苗 雄黄 肿瘤 黑色素瘤
  • 简介:病案摘要因左上腹部酸胀不适10月余入院.1个月前在外院做B超时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块,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转来我院.近来体重下降较明显.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平卧位左上腹略隆起,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可及一圆形肿物之下半部分,边缘光整,质中偏硬,无明显触痛,肿块似可推动,随呼吸运动同步不明显,与脾脏关系不大,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B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实性不均质肿块,直径约16cm,与脾、胃、左肾及胰尾相邻,不能定性;CT扫描提示左上腹后腹膜肿块,与胰腺关系密切,肉瘤可能性大;上消化道钡餐及钡剂灌肠肠道外压迫性病变,其余基本正常.

  • 标签: 网膜囊 细胞性神经鞘瘤 误诊 肿瘤 手术
  • 简介:随着脑胶质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出现脑和脊髓转移的情况逐渐增多。一般以脑胶质向脑脊髓转移或播散为主,而脊髓胶质向颅播散的很少见,本文通过分析1例脊髓胶质向颅多发播散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加以探讨。

  • 标签: 脊髓胶质瘤 颅内播散
  •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L,primaryCNSlymphoma)是在脑、脊髓、眼或脑膜发生的非霍奇金淋巴的一种侵袭类型.一般不累及全身。PCNSL占原发性颅肿瘤的0.5%~2%。然而.在过去20年.免疫力低下和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免疫力正常患者PCNSL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免疫缺陷患者通常比较年轻(比如:AIDS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是31岁)。NCCN指南主要针对无免疫缺陷的PCNSL患者。

  • 标签: 原发性颅内肿瘤 诊疗指南 原发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AIDS患者 PCNSL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波导向射频毁损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彩超引导下对1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毁损联合无水酒精治疗和对103例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治疗.比较观察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治疗组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供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该法治疗组与单纯射频治疗组术后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分别为96.1%和67.9%;3个月复查彩超肿瘤缩小25%以上者分别为89.2%和81.5%.结论:射频毁损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有效治疗肝癌的新方法.同时,彩超为实时观察肝癌血供状态、声像图变化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判定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联合 彩超引导 原发性肝癌 射频毁损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 射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