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尺骨干与尺骨干远端斜形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者差异。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们共收治32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根据方式不同分为A组(尺骨干)16例、B组(尺骨远端斜形)16例。评价手术前后患手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疼痛程度(休息和负重两种状态),采用Krimmer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价,分析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38个月,A组平均(28.0±2.4)个月、B组平均(27.0±2.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愈合时间为(2.8±0.9)个月,B组(3.9±1.2)个月,A组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Krimmer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A、B两组术前评分分别为(68.3±7.1)分和(67.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评分分别为(90.5±6.9)分和(80.1±7.8)分,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后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两种方式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均能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缓解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但尺骨干较斜型愈合时间短,骨关节炎发生率低,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截骨术 治疗结果 尺骨撞击综合征 干骺端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环形外固定架分别对胫骨远近进行延长成作用临床疗效的研究。方法2008年3月~2011年6月治疗的44例患者中24例经胫骨近延长,20例患者经胫骨远延长,术后第7日开始延长外固定架,术后分别于不同时段拍摄X光片观察延长区成情况,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在X线片上观察胫骨近延长较远延长早期有更为明显的成现象,随着时间推移,牵张间隙新生骨密度影像也由低向高增加,两组差异性逐渐减小。结论环形外固定架胫骨近延长有利于早期活跃性成作用。

  • 标签: 环形外固定架 胫骨延长 干骺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干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对12例尺腕撞击综合征患者进行尺骨干结合锁定加压尺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根据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术前术后尺骨变异值、PRWE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临床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2个月。手术时间(43.1±9.3) min,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性愈合时间为(12.6±1.7)周,均未发生并发症。术后X线检查尺骨变异值(-1.0±0.6) mm显著低于术前(2.6±1.2) mm(P<0.001)。末次随访PRWE评分(21.7±3.8)显著低于术前(52.2±7.3),P<0.001。末次随访VAS评分(0.8±0.7)显著低于术前(6.8±0.8)(P<0.001)。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57.9±8.1,其中可5例、差7例;末次随访为85.4±8.9,其中优5例、良5例、可2例,术后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P<0.001)。结论尺骨干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尺腕撞击综合征可促进愈合,明显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缓解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标签: 尺骨 截骨术 尺腕撞击综合征 钢板内固定
  • 简介:肢体延长从国际医学上说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1921年Corairilla在世界上第一次施行了股骨延长术,由于并发症多,未能得到推广;1936年以来Mcmullali等医学工作者进行了10年的刻苦研究,并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虽然对延长手术做了很多方面的改进,但仍然存在着许多技术上的难关;1958年Sofila对肢体延长术再次进行了改进,并对自己曾经做过的手术进行了随访和严密的观察,认为肢体延长手术的并发症较多,提出延长手术需慎重、严肃考虑后方可进行,这对肢体延长手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使一般临床医师不敢轻易涉及;直到l967年Colemah、Noohah、Kawamnr等学者认真的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吸取教训,并做了大量的动物试验后,认为肢体延长手术有着很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可行性,所以再一次提出肢体延长的必要性,从此才扎实地奠定了肢体延长术的手术基础。接着世界上才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医学科学家陆续零星开展此项手术,其中以原苏联的医学专家Illizarov和意大利的Montecharlie在临床上应用的最为成功。我国直到1974年才开始进行临床研究,直到1987年在国内才真正地得到发展。目前国内采取肢体延长的方法有几种,如胫骨干延长术,在国内最早开展,因损伤大、出血多、愈合慢、容易发生成角及不连,已被专家淘汰;牵开延长,虽然能大幅度的延长肢体,但它只适用于12~14岁左右的未闭的青少年,在年龄上受到限制,同时在分离时容易产生旋转应力。使分离线呈螺旋形穿越,容易使儿童出现早闭;股骨延长术,延长幅度小。而且需要植。为避免上述弊端,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国内几种延长手术进行考证,认真吸取了几种不同手术的优点。尽量克服其缺点,采取胫骨上端延长术。�

  • 标签: 肢体短缩 胫骨上端干骺端 胫骨延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髓内钉治疗距踝关节5cm内的胫骨远端于骨折的疗效。方法:在过去的16个月内,两个研究所共对36例距踝关节5cm内的胫骨骨折采用扩髓髓内钉远端通过2或3个锁钉固定进行治疗。10例波及踝关节的骨折,在采用髓内钉治疗之前,附加螺钉固定。通过复习影像学资料,观察术后即刻、最终力线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36短表(shortform-36,SF-36)及肌肉骨骼功能评估(musculoskeletalfunctionassessment,MFA)问卷对功能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可接受的放射学力线的定义为任何平面的成角畸形〈5°,本组33例患者(92%)达此标准。从术后即刻到末次随访时,无一例患者的X线片上显示力线改变。并发症包括:深部感染1例,在髓内钉操作时医原性骨折1例。6例失访。余下的30例忠告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3.5周。3例合并创伤性缺损需要二次手术行自体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44.3周。19例在最短1年,15例在最短2年(平均4.5年)对功能结果进行评价。术后1年,尽管骨折愈合且力线良好,但仍有几个方面功能受限。但随时间的推延,MFA评分还在提高。结论: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单纯波及踝关节的骨折不是髓内钉治疗的禁忌证。随时间的推延功能结果还在改进。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干骺端骨折 髓内钉治疗 胫骨远端 平均愈合时间 function 观察术后
  • 简介: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环锯取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70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患者住院14-28d,平均(16.5±5.7)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18个月,平均(14.8±5.3)个月。X线摄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采用Johner-Wruhs评定系统进行功能评定,优53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7.1%。结论精心细致和全面的护理是促进下肢长谷骨折术后患者康复、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胫骨骨折 股骨骨折 髓内钉 植骨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跖骨近闭合楔形术(proximal closing wedge osteotomy,PCWO)联合Akin术治疗重度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重度外翻患者45例(50足),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40.1±13.0)岁(范围17~67岁)。50足均采用微创PCWO联合Akin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次随访时均通过X线片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跖骨远端关节角(distal metatarsal articular angle,DMAA),跖趾关节远端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DASA),趾骨间角(interphalangeal angle,IPA),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和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 ankle score,OMA)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测量术前、末次随访时第一跖骨的绝对长度、相对长度并计算前后差值。结果4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20±2.04)个月(范围12~22个月)。无复发病例,无转移性跖痛。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HVA分别为42.83°±4.63°、12.83°±1.53°、13.49°±1.33°、14.08°±1.49°、14.12°±1.35°,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IMA分别为18.29°±0.94°、7.84°±1.22°、8.31°±1.03°、9.01°±1.08°、9.09°±1.11°,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分别为(50.64±7.94)分、(88.80±2.68)分、(90.10±3.51)分、(91.20±3.89)分、(91.37±3.7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的OMA评分为(61.00±7.00)分、(90.90±5.02)分、(91.60±4.57)分、(93.20±3.61)分、(93.48±4.91)分,术后各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第一跖骨绝对短缩3.03 mm,相对短缩0.72 mm。结论微创PCWO联合Akin术治疗重度外翻可有效矫正外翻畸形,并且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拇趾外翻 截骨术 外科手术,微创性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使用LISSPLT治疗胫骨近粉碎性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8月使用LISSPLT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粉碎性骨折10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全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的并发症.结论LISS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近端 干骺端 骨折 粉碎性 LISS系统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累及远的胧中卜段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采用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的累及胧骨干髓的胧中卜段骨折16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获得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的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4-30周,平均19.5周,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结论对于波及的胧中卜段骨折采用后侧胧三头肌分裂切II双钢板内固定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胧骨中卜段 骨折 双钢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治疗Perthes病所采用的股骨近内翻联合Salter术的早期效果。方法以2014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某院的27例并确诊为Perth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改组患者的相关指数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并采用Mckay标准、Stulberg分级标准分别进行术后评定。结果27例患儿均通过术后随访,其髋臼指数和头突出指数都同手术之前有所减小,同时中心边缘角增大;整体髋关节适配情况适配率达到92.59%,髋关节功能恢复整体优良率达到88.89%,术前术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内翻联合Salter术治疗Perthes病的早期效果良好,能够明显的改善患髋的头臼包容及恢复患儿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 Salter截骨术 Perthes病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栅栏状及尺骨中段对先天性尺桡骨近连接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28例先天性尺桡骨近性连接患儿,对其中18例实施尺骨中段、克氏针内固定、桡骨远端栅栏状手术治疗,术后予石膏固定6周,拔除克氏针,定期复查,随访11个月至3年.结果先天性尺桡骨近连接患儿经尺骨中段、桡骨远端栅栏状治疗,左侧前臂可达旋后10°~20°、右侧前臂可达旋前10°~20°,无矫形丧失现象,日常生活达到功能要求.结论先天性尺桡骨近连接采取桡骨远端栅栏状及尺骨中段治疗效果确实,操作可重复性强.

  • 标签: 桡骨 栅栏状截骨 尺骨 中段截骨 尺桡骨近端连接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正常成人胫骨近融合部位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集下肢无明显异常者膝关节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为(38.7±8.4)岁(范围25~55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3±4.0) kg/m2(范围18.75~41.8 kg/m2)。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胫骨近融合部位的三维模型。研究融合部位的表面积与年龄、BMI的关系,同时分析融合部位皮质厚度和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利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重建出的成人融合部位在三维空间上是一个复杂的波浪起伏的板状结构。通过3-Matic Research 12.0软件获得融合部位的表面积为(2 994.7±645.3) mm2(范围1 704.0~4 650.0 mm2)。男性融合部位表面积为(3 269.3±533.9) mm2,大于女性的(2 577.6±578.7)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1)。融合部位表面积与年龄(R2=0.02,P=0.268)和BMI(R2=0.04,P=0.125)无显著相关性。利用Mimics软件在膝关节CT的横断面获取线部位、线远端10 mm及20 mm层面皮质CT值分别为(451.059±74.953) Hu、(1 018.412±125.732) Hu、(1 414.162±107.848) Hu。测量线部位、线远端10 mm及20 mm层面皮质厚度分别为(1.814±0.090) mm、(2.511±0.089) mm及(3.189±0.185) mm。结论采用Mimics三维重建技术可对正常成人胫骨近融合部位进行可视化研究。成人融合部位为波浪起伏的板状结构,融合部位的皮质密度较低、厚度较薄,理论上讲在间接暴力下容易发生骨折。

  • 标签: 成年人 胫骨 成像 三维 骨骺 形态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端接骨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近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间北京积水潭医院采用Henry入路显露并将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治疗的5例近桡骨干骨折(近桡骨干骨折定义为骨折累及范围位于桡骨粗隆至旋前圆肌止点之间)的患者资料。男2例,女3例;年龄16~59岁,平均41.4岁;左侧3例,右侧2例。术后规律随访和记录患者影像学资料、骨折愈合时间、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障碍评分(Quick-DASH)、Anderson标椎以及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定疗效。结果5例患者术后获7~16个月(平均10.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6个月。肘关节屈曲平均146°,伸直平均-2°,旋前平均77°,旋后平均88°。术后VAS评分:4例为0分,1例为1分。末次随访时Quick-DASH评分平均4.1分;根据Anderson标准评估疗效:5例均为优;根据Grace和Eversmann标准评估疗效:优4例,良1例。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Henry切口显露并将钢板置于桡骨外侧固定是治疗近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前臂损伤 骨折固定术,内 骨板 近端桡骨干骨折 Henry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内翻型性关节炎经腓骨近术和胫骨高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共3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胫骨高位术、腓骨近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血清P与E2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膝内翻型性关节炎患者,不管采用腓骨近术还是胫骨高位术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年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患儿,采用旋转手法进行治疗。结果一次复位成功者39例,二次复位成功者7例,40例达解剖或近似解剖复位,6例桡骨解剖复位,随访复查结果所有患者患肢外观无畸形,功能优35例,良11例。结论旋转手法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背侧移位骨折,配合骨折三期辩证内外用药,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复位后位稳定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旋转手法 儿童尺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诊断8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实验组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不同内固定技术;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Efficacyof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metaphysealfracturesintheknee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inimallyinvasiveinternalfixationclinicaloutcomesinpatientswithkneemetaphysealfractures.MethodsfromApril2012toApril2015inourhospitaldiagnosisof80casesofpatientswithkneemetaphysealfracturedatawereanalyzedusingthemethodofrandomizedconGtrolledpatientsweredividedintoa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usinginterlockingintramedullarynailfixed,fixedtheexperiGmentalgroupwerecomparedtheefficacyof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ResultsTheoperativetime,hospitalstayandclinicalhealingtimewassignificantly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Minimallyinvasivekneemetaphysealfracturesweretreatedwithinternalfixationsystemidealfixationeffect,canimproveclinicaloutcomes,shouldbewidelyapplied.KeywordsDifferentfixationtechniques;Kneemetaphysealfractures;Treatmenteffect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8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肱骨下端全分离是一种少见的小儿损伤,文献上仅有个别报告。事实上这种损伤并非如此稀少,主要由于对它的认识不足和对X线特征不够了解而未引起重视。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常把它误认为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和外髁骨折而未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我院从1977年11月至1979年11月两年中遇到五例,均为陈旧性,其中四例经手术证实,经5个月至2年半疗效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骨骺分离 骨髓分离 肘关节脱位 骨髓损伤 功能锻炼 克氏钢针 上骨折 手法复位 功能位 外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移行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儿童骨病医院收治的49例桡骨远端移行部骨折患儿资料。男30例,女19例;左侧21例,右侧27例,双侧1例。手术选择使用弹性髓内钉或克氏针进行髓内固定,再使用另1枚克氏针固定骨折远、近两双层皮质。记录并比较术后1、9个月腕关节活动度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ASH),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9例骨折患儿手术时间平均为45.0 min(39~51 min)。术后获6~36个月(平均18.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6周(6.8~10.4周)。1例出现针道感染,X线片示痂生成,拔出克氏针后口服抗菌素3 d,伤口痊愈。1例发生皮肤激惹,患儿减少活动后症状消失。术后1个月腕关节旋前、旋后、屈腕、伸腕活动度及DASH分别为47.9°±2.5°、45.5°±3.0°、51.2°±1.6°、53.4°±1.7°、(36.7±4.5)分,术后9个月分别为85.6°±3.1°、87.6°±2.1°、88.8°±2.0°、88.0°±1.2°、(23.2±8.6)分,以上指标术后1、9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外联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移行部骨折,手术操作技术简单,可重复性强,创伤小,固定效果可靠。

  • 标签: 儿童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 干骺端移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