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方法对69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A型行为类型问卷评定抑郁状况和行为类型.并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年龄、性别、行为类型、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59.42%;A型行为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型行为患者(x^2=14.11,P〈0.01);有配偶的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配偶患者(P〈0.05)。卒中后抑郁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几率较高,且与患者的行为类型、婚姻状况有密切关系。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卒中后抑郁 A型行为问卷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斑秃患者负性情绪,对最终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分析回顾本院门诊在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接治的斑秃患者临床信息,在获得家属同意后将其中50例纳入研究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进入门诊后由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进行评估,按要求对患者的情绪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患者存在明显负性情绪,实验组内患者的个体状况良好,情绪状况良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SF-36评分、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在研究结果中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另外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差异显著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斑秃患者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负性情绪时,医务人员需要予以重视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管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情绪管理能够使治疗工作更为顺利的进行,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斑秃 负性情绪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震后脑出血发病及其干预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震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震后脑出血发病及其干预中的作用。结果:心理因素对震后脑出血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在临床中通过采取干预措施消除患者的一些心理社会因素对预防高脑出血,减少发病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震后脑出血 发病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铁路职工1452人.采用一般问卷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调查评定.并进行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血脂、血糖等测定分析。结果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为23.35%.男女分别为26.60%、17.44%,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心身疾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以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最高;心身疾病患者的高血脂、饮酒、超重、神经质个性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或0.01)。结论广州地区铁路职工心身疾病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高血脂、饮酒、超重和神经质个性等是心身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心身疾病 铁路职工 患病率 心理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口学与临床特征,为相关部门开展酒精成瘾的研究与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近6年来在我院非自愿住院形式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他们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征,加以分析、归纳,得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结果:非自愿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外地务工人员为,他们平均年龄(40.90±8.00)岁、文化程度普遍较低(75%在初中及以下)、因出现了危害他人或社会秩序的行为被非自愿住院,疾病类型主要是急性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综合征、酒精所致的精神病性障碍。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饮酒、科学饮酒,预防酒精成瘾的发生。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非自愿住院 临床表现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是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 ,因为心理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个体或家庭执行自我管理任务的能力 ,从而致使个体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全面、深入了解能够改善和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 ,可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结局。本文旨在对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以期为促进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升高,一些在过去难以见到的疾病也随之而来,近几年,作为生活中常见病之一的糖尿病也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糖尿病的研究与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糖尿病医疗管理中必须持续进行的行为是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因为人生存的环境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是对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条件,要想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自我管理信息。因此,研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各类的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如常见病-糖尿病,关于糖尿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已经得到开展,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庭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本次笔者着重探究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 心理社会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面临生存竞争压力的陡增,人们出现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抑郁症成为高发病症。对于产妇这一特殊群体而言,其产后抑郁出现的概率也越来越大,成为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引起产妇产后抑郁的因素错综复杂,其中尤以社会心理因素对于产妇的影响较为广泛和强烈。本文综合分析了产妇在产后产生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并从产妇的性格、学历水平、年龄、生活水平和婚姻状况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各种心理干预方式来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旨在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产后抑郁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疫苗接种态度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影响调查结果,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免疫策略,为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地区接受新冠疫苗接种普通市民7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对接受新冠疫苗的态度及心理影响因素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结果:所有参与调查问卷的群众共200例,愿意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的有61例,占比(87.14%);更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众均认为疫苗对预防疾病有良好的效果;新冠疫苗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共49例,占比(70.0%),担心疫苗接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是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共21例,占比(30.0%)。结论:本次纳入研究的人员,对接种新冠疫苗的态度较高,然而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正常的制定,并加强相关宣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

  • 标签: 新冠疫苗 接种态度 社会心理影响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背景下300例群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社会心理状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使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估社会心理状态,SAS评分是(53.76±1.34)分,SDS评分是(54.89±1.09),均高于分界值,差异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心理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 要】 目的: 研究并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5年 1月 -2016年 7月 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 5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存在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与治疗措施。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孤独无助心理、对立敌视心理、失败受挫心理社会适应障碍等。结论:导致青少年出现抑郁症的社会心理因素较多,根据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利于患者疾病症状的缓解。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社会心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针对助产士心理护理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进入产房阴道试产的产妇 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院产科于 2017年 4月实施责任制护理,对照组为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进入产房阴道试产的产妇 120例。对两组病例的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病例的剖宫产率为 36.67%,对照组病例的剖宫产率为 56.67%,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 10.00%,对照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 31.67%,两组产妇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显著的差异,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7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96.67%,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妇的剖宫几率,降低社会因素对产妇分娩产生的影响,降低产妇分娩的痛苦,可以将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助产士、护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midwiv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reduc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rate caused by social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rtur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for vaginal trial delivery.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e obstetrics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implemented responsibility nursing in April 2017,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120 parturients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36.67%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rate of social factor cesarean 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31.6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8.33%, and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67%,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arturient delivery, the midwife's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the impact of social factors on parturient delivery, reduce the pain of parturient delivery, and promote the midwife'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clinical nursing.

  • 标签: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即人在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出现错位,从而引发认知、意识及行为等能力下降的一种障碍性疾病。在医学上,将精神障碍进行了有效的分类,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癫痫性精神障碍等。近些年,通过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方式、筛查设备、分类及诊断标准的变化,发现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本文通过对调查社会心理因素、及其对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负担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实验与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心理社会因素 精神障碍患者 家庭负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个体主观感觉,在临床上的发生率最高,它可以波及全身各部位及各个器官。引起疼痛的原因极为复杂,应该说绝大多数疼痛都与组织损伤有关,包括理化因素刺激、外伤、炎症等。但是,疼痛与组织创伤的程度并不成正比,精神心理因素在疼痛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单纯不良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诱发疼痛,称为心因性疼痛。心因性疼痛没有明显的躯体原因,

  • 标签: 心因性疼痛 精神心理因素 理化因素刺激 主观感觉 组织损伤 组织创伤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康复的心理因素,分析妇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从而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妇科手术患者 心理因素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16年7月,筛选济南市优抚医院及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随即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2例,均给与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社会康复治疗,包括治疗性沟通心理治疗、团体认知干预、家庭支持系统构建,持续6个月。结果治疗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BPRS、SDSS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对比两组GAS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非常有必要,有助于减轻社会功能缺陷。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心理康复 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