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一届的上海伦理学会开始创办学术前沿的系列讲座,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陆晓禾会长邀我做个发言,为了支持会长的工作,只好勉为其难。因为年事已高,精力不足,在前沿上走动,已经无能为力。我老父亲晚年自嘲说只能卖旧货了。现在我也到了这样的年纪。卖旧货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把旧作整理出来编成册子;另一种是把经历过的往事翻出来,旧事新说,这后一种办法也许还可以有点长进。我父亲晚年撰写了几十万字的回忆录,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我没有他那么丰富的阅历,也没有与那么多名人交往,所以也不会去写什么回忆录,但是也经历了学界的一些大事。去年和老同学一起编了《守道1957--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实录与反思》②,想不到引起很大的反响。看来把一些学术界的大事重新翻出来加以审视和反思还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标签: 思维模式 功利主义 决策 中国哲学史 学术前沿 回忆录
  • 简介:功利主义是在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功利主义的认识.也就是对自由主义的认识,更是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再认识,、功利主义理论以功利原则为基点.从边沁创立到密尔发展和完善。边沁主张以“最大多数人获得最大幸福”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密尔则以更加人性化和减少计算的方式来使功利主义趋于完善..桑德尔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功利主义并未充分尊重个人权利及重视个人价值尺度的差异性,甚至将人类的生命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是一种倒退现象.由此,桑德尔提出自己对权利与善何者优先性的观点。这个争论的结果对当前中国道德生活建设也具有启发性。

  • 标签: 功利主义 桑德尔 权利与善
  • 简介:自从功利主义产生以来,一直占据着发展观的主流位置.不过,功利主义的哲学内涵和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政治哲学晚近的争论打破了功利主义一统江湖的局面,使当代的道德哲学纠缠在权利与善优先性及其复杂的认知之间.从演变的过程看,公正日益成为功利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热词,试图寻找正当性与善之间的确当关系.这说明即使在功利主义的语境中,人们也开始对物质目标之外的诉求进行重新思考界定.那么,经济学所寻求的善究竟依托什么价值准则,这是一个值得当代人共同讨论的问题.正当性与善的优先性抑或共生的问题不但涉及到解答人类价值观的困惑,而且也涉及到经济学研究的精神家园问题.发展中国家从西方所应汲取的不仅是财富创造的经验,更不应忽视这种财富创造背后的正当性塑造.

  • 标签: 功利主义 社会善 正义 可行能力
  • 简介: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社会分层制度,是一种等级问可流动的身份制度,是权利功利主义的结果,其不公平在于对部分国民的权利资格的剥夺。近三十多年来,虽然各种社会流动渠道被开放,但各级政府保留并不断更新了身份等级系统,同时开始经营各种形式的身份交易市场。社会底层为了实现地位的上升流动,获得公平的再分配机会,需要通过身份市场去赎买权利资格。这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不公再造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社会流动 权利资格 身份市场 底层民众 公平
  • 简介:“墨家哲学是功利主义”是中国哲学界八十多年来的主流观点。郝长墀曾撰文否定了这个观点。他的论证依赖于两个观点:(1)功利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2)墨子以他人为中心。如果郝长墀的翻案成立,显然是对中国哲学史研究非常重要的贡献。这里并不质疑郝长墀的结论,只是试图证明郝长墀对功利主义和墨家哲学的诠释有待商榷。首先,功利主义者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其次,墨子也不是以他人为中心。

  • 标签: 墨子 自我中心主义 功利主义
  • 简介:<正>引言理论的反思必然引向对作为理论基底的哲学立场的探究,在刑法学中,通过借鉴为行为正当性确立标准的伦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深化违法性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刑法学研究的先行者,张明楷教授在《中国法学》2011年第5期上发表的《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一文以及新著《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中,以功利主义伦理学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行为功利主义 刑法学研究 法益 偶然防卫 违法性
  • 简介:老舍是受狄更斯的影响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张的哲学》也是受狄更斯作品的启发创作出来的。比较《艰难时世》与《老张的哲学》在对功利主义的批判方面的相同与相异,《艰难时世》体现了狄更斯坚持的人道主义,而《老张的哲学》则体现了老舍在新旧交替时期对国民性的批判。

  • 标签: 狄更斯 老舍 功利主义 比较
  • 简介:<正>过去,人类在严肃对待其他族群的文明方面从未受到妨碍,但(西方文化)这种世界性的……传播却妨碍了我们。这种传播赋予了我们的文化以极大的普适性,以至于我们长久以来已经停止对其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说明,取而代之的,我们堂而皇之将其视为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

  • 标签: 东方主义 主体性 文化本质 功能主义 国家认同 美国法
  • 简介: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在阅读中积淀,这是写作的命脉。广泛阅读,会给作文带来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摘抄,是促进学生广泛阅读的有效方式。我每接手一届学生时,必让学生每周摘抄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尽量在文章后而写写自己的感悟,没有感悟的,

  • 标签: 作文教学 功利 抛弃 广泛阅读 微量元素 学生
  • 简介:本文从本轮英语高考改革的原因及其分析、弱化英语的影响及其后果、英语教学取得的成绩、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几方面阐述了英语高考改革要慎重,避免功利性的观点。

  • 标签: 英语高考 改革 弱化 成绩 折腾
  • 简介:一个国家的法治和法治文化建设,需要有法治精神、法治思想、法治理念甚至是法治灵魂,这些从哪里来?我认为重要的来源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可以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的社会主义法治和法治文化提供价值观和精神食粮,使它沿着我们所期待的方向和要求的目标去发展和建设。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建设 法治精神 法律 李林 社会主义法治
  • 简介:当下,很多家长都向孩子灌输一种所谓的成功教育观念,为了这一目标,不惜扼杀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认为让孩子快乐地长大,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能过上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这其实就是一种成功。作为家长,应该实行这种“超功利”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尽量支持他去做。比如,孩子喜欢踢足球,可以支持他踢,但是,没必要非得逼迫孩子进国家队,更不能让孩子的兴趣发展成“厌趣”。

  • 标签: 家庭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 教育观念 孩子 社会学 国家队
  • 简介:针对本考点.课程标准要求同学们“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等。

  • 标签: 法律 行为规范 合法权益 违法犯罪 课程标准 权利
  • 简介: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其法律思想就一直指导中国社会的实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复杂,在这个时间内,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来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论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内涵和必要性,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一些理论成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法律思想 探讨
  • 简介:为了促进法律语言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结合,将法律、语言、法律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和经验的总结,2013年10月19和2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主办,以“法律·语言·法律人”为议题的法律语言高端论坛于中国政法大学隆重举行。

  • 标签: 法律语言研究 法律人 论坛 中国政法大学 综述 人民检察院
  • 简介:杰里米·边沁是现代英美法理学的先驱,他开创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后来发展成为现代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之一。人们一谈到边沁的法哲学,马上会想到他的招牌式理论即"功利主义"理论,但除此之外。边沁法哲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维度即"逻辑"维度,这一维度常常为人们所忽略。为什么边沁如此重视"功利"与"逻辑"呢?这是由边沁法哲学的现代性特点决定的——边沁试图使得法律更具有理性特点。为此,他诉诸了"功利"与"逻辑"这两大工具,他试图通过前者保障法律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借助后者保证法律的表现形式具有现代性。最终,边沁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同时,过度形式化的法律也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批判,边沁法哲学陷入了现代性的"迷思"之中。

  • 标签: 功利 逻辑 现代性 边沁法哲学 意愿的逻辑
  • 简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无论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其功利化取向日益凸显。在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在所难免。培养具有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同时具备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当代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

  • 标签: 大学英语教育 功利性 国际化
  • 简介:<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康德曾提出一个命题:"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审美是无功利性的,为了达到某种功利性的目的而进行的刻意为之,则会削弱美感。教育也如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作为人而成为人,如果以考试来代替教育,把人培养成为考试机器,就偏离了教育的主旨。但是在教育的每

  • 标签: 合目的性 教育策略 人能 机械记忆 立德树人 连接词
  • 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多元主义从国外引入,在法律和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初步展现其作用力。同时也已经证明可以影响到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和进步思路。因此,进行法律多元主义与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中互动的初步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叙述,旨在挖掘法律多元主义与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勾连与共融之处,定向地探索法律多元主义与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构建交融的益处。

  • 标签: 法律多元主义 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 互动
  • 简介:法律之外”和“法律之内”这两个名辞,是胡冈先生和笔者有一次在讨论侦探小说和侠义小说的问题时所提出的.胡先生把那次讨论的大意写成了一篇《侦探和侠义》的短文,发表于《时代评论》第九期.这里可先节述那篇短文的内容.来做本文的楔子.侦探小说是现代英美一般人民间最流行的读物,它们的翻译本在中国也已相当流行.

  • 标签: 法律 侦探小说 侠义小说 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