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癌患者血浆胆固醇、LDL与胃癌组织病理分的相关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6月到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将其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状高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不同病理分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对照组健康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高分化和中分化胃癌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与低分化胃癌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胃癌组织病理分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具有一定的差异,且分化程度越高,患者的血浆胆固醇、LDL越高。

  • 标签: 胃癌 胆固醇 LDL 胃癌组织 病理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年新发胃癌患者达950000例以上,有超过一半的病例发生于东亚国家,其中仅我国的发病例数每年就超过40万,占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的40%。胃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和健康的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胃癌尚缺乏特异性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临床治疗手段相对单一。其中,早中期胃癌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而对于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的晚期胃癌患者则以化疗为主。

  • 标签: 胃癌分子分型 亚洲癌症研究组 诊断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芪及愈溃汤配合辨证施护治疗脾胃虚寒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应用自拟芪及愈溃汤治疗50q,l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患者,并配合辨证施护,中药每天1剂,2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2%。结论自拟芪及愈溃汤配合辨证施护治疗脾胃虚寒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 标签: 芪及愈溃汤 消化性溃疡 胃脘痛 脾胃虚寒 辨证施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胃癌相关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例,依据不同中医证分为实证组17例与虚证组15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进行蛋白提取与分离,采用蛋白组学技术筛选其相关蛋白,并分析蛋白组学技术在中医证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中医证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虚证患者的血清电泳检测出(1408±14)个蛋白位点,实证患者血清电泳检测出(1407±12)个蛋白位点,且焦磷酸酶1、犯醌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热休克蛋白90β在虚证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实证患者。结论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胃癌患者其中医辨证分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临床中医治疗具有确切价值。

  • 标签: 胃癌 中医证型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金加味汤治疗肝胃郁热溃疡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2月我院诊断为胃溃疡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20例研究组和20例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左金加味汤治疗,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HP阳性率、胃溃疡中医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溃疡面积、HP阳性率、胃溃疡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胃溃疡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左金加味汤治疗肝胃郁热溃疡的疗效肯定,能够明显缩小溃疡面积,对幽门螺旋杆菌杀菌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金加味汤 肝胃郁热型 胃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术前分及T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且进行多平面重建处理,然后对患者的胃癌进行分及T分期,将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其准确率。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被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检出率为100%,均属于腺癌。多层螺旋CT术前分的总准确率为92.0%,T分期总准确率为80.0%,其中T3和T4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T1和T2分期,(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术前分及T分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进展期胃癌 多层螺旋CT 分型 T 分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48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术前分和T分期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徳国西门子公司MACNETOMVerio3.0T磁共振,对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3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一周采取美国通用电气公司64排128层LightSpeedVCT平扫以及动脉期、静脉期增强扫描,并经多平面重组图像处理。观察患者术后病理,对照来比较和评价其准确率2。结果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检查结合MRI技术对于进展期的胃癌检出率为100%,以MDCT临床T2期诊断可以看出其灵敏度为63.11%,特异度88.11%,准确度为77.67%,阳性预测值为67.12%,阴性预测值84.12%。结论多层螺旋CT双增强扫描与MRI联合技术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前分与T分期准确率较高,值得作为胃癌术前常规检查项目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进展期胃癌 T分期 术前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在新技术超声药物电导入治疗脓肿溃疡颈淋巴结结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初治的颈淋巴结结核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2HRZE/4HRZE)配合局部清创治疗。治疗组加入局部药物超声电导入治疗,即利福平溶液(注射用利福平0.3g,5ml)敷于体表结核部位,超声电导仪导入30min。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34例,有效4例,治愈率为82.9%,总有效率为92.7%;观察组治愈21例,有效7例,治愈率为51.2%,总有效率为68.3%。结论将新技术超声电导入技术运用到溃疡颈淋巴结结核的治疗,辅以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颈淋巴结结核 超声药物电导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分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中医辨证分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评定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二者相较而言,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在消化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十分明显,不仅可以加快患者溃疡的愈合,同时还可以消除患者周边炎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医学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辨证分型 消化性胃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中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脾胃虚寒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温中消疡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症状评分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温中消疡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脾胃虚寒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广。

  • 标签: 温中消疡汤 胃溃疡 脾胃虚寒型 临床疗效
  • 简介:迄今为止,胃癌仍然居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前列。胃癌的外科治疗经历了黎明期、原创期、根治期和合理治疗期后,现已进入个体化治疗时期,其治疗方法更完善,治疗效果更好。近年来,早期胃癌发现率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普及、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胃癌治疗模式。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循证医学研究 发现率 治期 明期 胃切除术
  • 简介:摘要对60例癌症病人疼痛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通过药物疗法、健康指导等措施,以缓解癌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症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泮托拉唑治疗2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2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病历资料,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50例患者应用基础治疗,观察组中的患者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胃溃疡愈合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根除率为69.2%,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根除率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患者,25例痊愈,24例好转,1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中的患者,21例痊愈,19例好转,10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观察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溃疡症状和糖尿病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泮托拉唑;2糖尿病;胃溃疡;临床疗效窗体顶端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icacyoftype2diabeteswithgastriculcertreatmentpantoprazol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medicalrecordsofthehospitalinFebruary2014~March2015weretreated100casesoftype2diabetesmellituspatientswithgastriculcer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50casesinthecontrolgrouppatientsappliedbasicapplicationpantoprazoletreatmentbased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reatedonthebasisofcomparativeanalysisofthetwogroupsofpatientswithgastriculcerhealingandclinicalefficacy.RESULTSTheeradicationratewas69.2%inthecontrolgroupofpatientsobservedinpatientseradicationwas85.7%.Eradicationrateof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wassigGnificantlyhigher,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25casescured,24casesimproved,1casesineffective,clinicaltotaleffecGtiveratewas98%.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21casescured,19casesimproved,10casesineffective,thetotaleffectiveclinicaltreatmentwas80%.TheconGtrolgroupofpatientsclinicalefficacyandobservationgroup,theobservationgroupsignificantclinicaleffect,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ConclusionThecombinedapplicationofulcerpatientswithdiabetespantoprazoletreatmen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ymptomsofulceranddiabetessymptoms,clinicaleffectissignificKaenytw,otrhdesrearecertainsafetyandfeasibility,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Pantoprazole;Type2diabetes;Ulcer;Clinicalefficacy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52-02

  • 标签:
  • 简介:1背景1.1胃癌的发病情况2015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肿瘤报告2014[1]:2012+年全球肿瘤患者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400万、820万,其中胃癌死亡72.3万,在所有肿瘤死亡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肺癌、肝癌;预计未来20年,新发肿瘤病例会增加70%,有近一半出现在亚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新增肿瘤病例高居全球第一位。在肝、食管、胃和肺4+种肿瘤中,中国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居世界首位。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在下降,由1975+年的世界第一位肿瘤下降为2008+年的世界第四位肿瘤。但是在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仍然在上升,它是我国的第二位肿瘤。2008+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989+600例,我国新发病例数463+000,占其中的46.8%,我国胃癌的发病数与病死数均接近全球胃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一半[2]。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2013+年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居男性肿瘤发生率第二位,女性第四位,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胃癌调整死亡率农村33.7/10+万、城市21.1/10+万,均为女性的两倍。我国胃癌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住院胃癌病例中超过九成是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到五分之一。

  • 标签: 胃癌患者 营养治疗指南 世界卫生组织 肿瘤患者 死亡病例 肿瘤病例
  • 简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重点专著《胃癌外科学》已出版发行.本书由詹文华教授主编,国内胃癌外科主要专家共同撰写,全书共30章,139.4万字,定价人民币228元.该书对国内外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演变、临床病理分期不断完善过程及历史版本、手术治疗的沿革等内容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 标签: 外科学 胃癌 临床病理分期 癌发病率 手术治疗 国内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胃癌患者临床X线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以上45例患者X线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5例患者经由X线检查后,显示溃疡胃癌、蕈伞、肿块胃癌例数分别为23例、7例、8例,诊断为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例数为4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33%,病理检查结果为溃疡胃癌、蕈伞、肿块例数分别为22例、9例、8例,确诊为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患者5例,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类型胃癌X线征象和发生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检查用于胃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基本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癌 X线检查 病理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分泌状态与其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搜集1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组,18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岩藻糖基转移酶FUT2基因上(rsl047781,A385T)和(rs601338,G428A)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盛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在对照组中的基因分布均符ffHardy-Weinberg平衡,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43.58%和0.27%。在溃疡性结肠炎组和对照组之间,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的突变等位基因和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14、1.35;0.02、1136,P均〉O.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FUT2基因A385T和G428A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16、1.35;0.0l、1.34;1.11、0.57;0.60、0.56,P均〉0.05)。此外,在所有研究对象中均未发现导致欧美人群非分泌状态的G428A纯合突变。结论FUT2基因多态性决定的分泌状态与浙江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无关。

  • 标签: 分泌型状态 岩藻糖基转移酶2 结肠炎 溃疡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开根治术与腹腔镜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1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遵从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开腹组与腹腔镜组进行对比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7d引流液情况,术中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淋巴结清扫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长,术后引流,肠胃功能恢复时长上明显好于开腹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数上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开腹组总有效率为72.22%,腹腔镜组为95%。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有着创口小,疗效好,依从性佳等优点,是一种治疗早期胃癌的良好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胃癌根治术 早期 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