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联合PDCA循环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使用PBL教学联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第三章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技能考试成绩,以及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0.82±8.09)和实操技能成绩(95.23±4.74)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0.49±11.24)和实操技能成绩(87.31±6.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PDCA循环进行内科护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引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PDCA循环 内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接受数字胃肠联合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阶段内我院收治的6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为患者单独进行常规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记录诊断结果。之后再为患者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联合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在此记录诊断结果。将两次诊断的准确性加以对比。结果使用常规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进行单独诊断的准确性为63.33%(38/60),联合数字胃肠与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为95%(57/60),可见联合诊断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进行数字胃肠诊断,统计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胃底贲门癌患者采取数字胃肠联合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其准确性,帮助患者尽早确诊并开展治疗,因而具备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胃底贲门癌 数字胃肠机 多层螺旋CT机 联合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的疗效。方法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桂哌齐特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组(A组),桂哌齐特治疗组(B组),灯盏花素治疗组(C组),治疗14d后比较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P<0.01),且A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B、C组(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哌齐特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眩晕优于单纯应用桂哌齐特或灯盏花素治疗。

  • 标签: 马来酸桂哌齐特 灯盏花素 脑缺血 后循环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银杏达莫单药治疗及银杏达莫加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单药组(83.72%),治疗后联合组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与单用银杏达莫相比,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氟桂利嗪 银杏达莫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iPAP呼吸联合丹参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41例行BiPAP呼吸+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41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7.8%,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呼吸联合丹参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有效缓解缺氧,改善肺通气,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BiPAP呼吸机 丹参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9月在我院进行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接受天麻素注射液和注射用血塞通联合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5%,经χ2检验知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6.437,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血塞通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作为临床用药的选择依据。

  • 标签: 天麻素注射液 注射用血塞通 缺血性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呼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6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综合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呼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血浆乳酸水平、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4%)相对于对照组(65.1%)显著偏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aCO2、SaO2、PaO2等各项指标水平并没有很大区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CO2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SaO2、PaO2等指标均有所升高(P<0.05),但试验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变化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乳酸、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等各项指标水平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和呼吸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机体血氧供应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丹红注射液 呼吸机 联合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纳洛酮治疗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9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抗感染、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止咳化痰,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0.4mg/支),首剂负荷量0.8~1.2mg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剂4~6mg加生理盐水至50ml,用微量泵24h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各项表现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纳洛酮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促、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患儿病期痰液明显减少,咳嗽减轻,治疗疗程缩短。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振动排痰机 小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60患者进行头颅MRI、MRA、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41例患者有后循环范围内大小不同的梗死病灶,19例患者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6例有后循环系统阵发性发作TIA表现,未发现影像学异常病灶;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麻木、行走不稳、轻度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危险因素多表现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颈动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要及时通过头颅MRI、MRA、颈动脉B超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的管理。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换药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4月-2016年6月期间,并将急诊换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患者管理后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诊换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27.50%(P<0.05)。结论PDCA循环用于急诊换药室具有良好的管理效果,能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PDCA循环 急诊换药室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常因感染而急性发作,使不可逆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加之呼吸肌疲,导致通气功能恶化,发生2型呼吸衰竭1。我科在对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超声雾化吸入和无创呼吸辅助通气,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联合超声雾化吸入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一定的程度的提高,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CA(脑中动脉)、ACA(大脑前动脉)、PCA(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临床的治疗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丁苯酞软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脑梗死 侧支循环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科护理工作人员和10名,分析将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实施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物品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感染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各项指标均较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前有所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在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PDCA 循环法 护理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PDCA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灵活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其优势在于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安排护理工作内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能指导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本文对PDCA循环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管理 护理教学 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药品效期管理中的作用。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药品效期的管理,对药品效期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制定合理的计划,对药品效期管理的步骤改进。结果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的原则,可以有效的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控制,促进了药品的安全管理。结论在进行药品效期管理的过程中,充分采用PDCA原则,可以科学的完善药品效期管理。

  • 标签: PDCA循环 药品效期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全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对患者进行管理,对管理前后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采用PDCA循环,患者的满意度、用药的依从性、分级诊疗的执行率、医疗费用下降率名显(P<0.05)。结论在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中使用PDCA循环效果名显。

  • 标签: PDCA循环 精准扶贫 医疗救助
  • 简介:摘要本文从PDCA循环基本概述对病案质量控制流程入手,对传统病案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PDCA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利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病案质量控制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病案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随机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将80例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护理前后手卫生质量。结果应用前,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知识知晓率仅为70.00%,明显低于管理后知晓率97.5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66.25%,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具有鲜明性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卫生管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