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足趾间及周围皮肤黑斑渐扩大伴瘙痒、脱屑3年余就诊。患病足趾部在50年前有枪伤及农作物杆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双足第2、3、4趾背及趾间可见浸渍性黑斑,表面脱屑(图1,a-c)。皮屑KOH直接镜检可见着色性节分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节分生孢子 着色性 周围皮肤 表皮角化 黑斑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真菌荧光法在皮肤真菌筛查中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患者的和13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荧光法和KOH湿片法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下效果。结果 真菌荧光染色法检测阳性率高于KOH检测法;真菌荧光染色法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 荧光法在皮肤真菌筛查中阳性率较高,且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有应用价值。

  • 标签: 真菌荧光法 皮肤浅部真菌筛查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在皮肤真菌感染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为研究时间区间,甄选皮肤真菌感染患者82例实施研究分析,均实施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荧光染色法皮肤真菌感染检测阳性率高于KOH湿片法(P<0.05),甲屑和毛发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合计荧光染色法高于KOH湿片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皮肤真菌感染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的阳性率高于KOH湿片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依据,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
  • 简介:皮肤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尤其在南方更为多见.我科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280例门诊患者使用本院的中药制剂(简称癣洗剂),加派瑞松霜治疗皮肤真菌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皮肤浅部真菌病 派瑞松霜 洗剂 中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以乌兰浩特地区皮肤真菌病患者分布及致病真菌病原菌组成,分布情况。方法对乌兰浩特地区疑似浅真菌病患者的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鉴定菌种分析。结果临床共确诊包括头癣、体癣、股癣、甲癣、手足癣、皮肤念珠菌病、花斑癣、糠秕孢子菌毛囊炎在内的镜检阳性标本1102例,通过培养分离得到菌株631例,其中股癣101例,甲癣73例,手足癣187例,皮肤念珠菌病38例,头癣47例,体癣125例,花斑癣29例,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31例,培养阳性率为57.25%,包括红色毛癣菌331株(52.45%)、犬小孢子菌93株(14.73%)、须癣毛癣菌65株(10.3%)、念珠菌63株(9.98%)、糠秕马拉色菌60株(9.5%)、絮状表皮癣菌9株(1.42%)、石膏样小孢子菌7株(1.1%)、断发毛癣菌3株(0.47%)。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所占比例居前三位。结论乌兰浩特地区浅真菌病以手足癣、体癣、股癣为最多,致病真菌以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为主。

  • 标签: 浅部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致病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皮肤真菌检查中应用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均对其采用荧光染色法、KOH湿片法以及真菌培养法进行检查,以真菌培养法结果作为金标准,对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检查后,100例患者均确诊为皮肤真菌感染,其中荧光染色法检查阳性率为92.0%,KOH湿片法检查阳性率为79.0%,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皮肤真菌感染的患者采取荧光染色法进行检查具有更高的检测阳性率,其临床应用效果较KOH湿片法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荧光染色法 KOH湿片法 浅部真菌感染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参为主的中药合剂对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的作用机理与临床研究疗效进行论著。方法: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研究结合文献综述法。结果:药物对真菌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于能够破坏真菌细胞结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结论:该药对有关的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实践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中药合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参为主的中药合剂对皮肤真菌病的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有关的作用机理与临床研究疗效进行论著。方法临床病例资料分析研究结合文献综述法。结果药物对真菌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在于能够破坏真菌细胞结果的完整性、降低细胞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结论该药对有关的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实践运用与推广。

  • 标签: 高通量测序技术 中药合剂 临床疗效
  • 简介:近20多年来,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效果与领域均有显著的拓展。目前的治疗焦点主要集中于系统感染方面(深部真菌病),特别是某些少见真菌的致命性感染逐年增加。文献报道多为深部真菌感染的系统性药物治疗.浅真菌感染的治疗仅涉及单一病种的零散临床试验研究。通常浅真菌感染(superficialmycoses)指限于皮肤最外层(表皮)、甲板、毛发和黏膜的真菌感染.其主要病原菌为皮肤癣菌、糠秕孢子菌、念珠菌等。此类疾病是皮肤科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据统计其发病率可占全部皮肤病的1/4左右,其中以手足癣和股癣发病率最高且一直居高不下;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药物治疗 感染性疾病 深部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 深部真菌病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真菌感染组(n=173);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无浅真菌感染组(n=180)。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真菌 感染 变态反应性疾病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根据各类型真菌感染的特征进行总结。方法:通过使用皮肤镜对众多皮肤真菌感染的儿童进行观察,并与直接镜检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儿童诊断感染率的准确性,并对皮肤真菌感染皮肤镜图像特征进行内容总结。结果:皮肤镜和直接镜对手足股癣检查的准确率并无统计意义,皮肤镜诊断花斑糠疹、甲真菌病、马拉色素毛囊炎以及头癣的阳性率相比直接镜检查较低,皮肤镜阳性病例检查时阳性者为63.33%,而直接镜检查阳性病例时,阳性占比者则为84.33%,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镜可为手足体股癣、头癣提供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则无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皮肤镜 儿童皮肤 真菌感染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真菌感染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咪唑类及广谱三唑类是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最常用药物。

  • 标签: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危重患者皮肤真菌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62例患者发生皮肤真菌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抗生素的应用、感染前的皮肤状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回顾、分析、探讨皮肤真菌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高龄、长期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局部皮肤潮湿者的皮肤真菌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以腹股沟、会阴、阴囊、肛周、腋窝、背部较多见,局部应用抗真菌药有效。结论对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要高度重视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加强好发部位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局部的皮肤清洁干燥,对已发生皮肤真菌感染者积极予以抗真菌治疗及护理干预,可减少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生及促进已感染皮肤的痊愈。

  • 标签: 皮肤真菌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左侧后腰部起疹10余年”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起疹,以后皮疹呈进行性增多、扩大,无自觉症状,未予处理。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无类似发病者。

  • 标签: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真菌色素与各种真菌感染的病理学和临床诊治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真菌色素相关的临床理论和实用技术。方法以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和系列文献为基础,从真菌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生物合成代谢、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特征和其对耐药性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来阐述真菌色素所担负的重要病理生理学作用。结果真菌色素与其相应真菌菌株的生理代谢和致病性密切相关,是真菌细胞形态的固有结构,有极强的抵御外来离子辐射、极度温度变化、pH值改变和抗真菌药物作用的混合功能。结论致病性真菌色素是各种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性毒力因素,也是引发耐药性形成的真菌固有的功能形态因素之一。

  • 标签: 真菌色素 真菌感染 抗真菌耐药性
  • 简介:真菌是一类具有典型细胞核和完整细胞器、无根、茎、叶,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结构与其他真核细胞相似,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糖原、空泡、脂滴等,不含叶绿素,以腐生或寄生方式生长,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

  • 标签: 真菌 感染 菌丝 孢子
  • 简介:背景:依柏康唑是一种对皮肤真菌病、念珠菌病和糠疹治疗有效的外用广谱咪唑类衍生物。既往研究显示依柏康唑治疗皮肤真菌病较克霉唑更为有效。本试验旨在比较1%依柏康唑乳膏与2%咪康唑乳膏治疗皮肤真菌病的有效性。方法:653例皮肤真菌病患者纳入此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试验,随机选用1%依柏康唑乳膏、每日2次或2%咪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续4周。4周后根据真菌检查和临床症状评估有效性。结果:纳入本试验的653例患者中,360例基线真菌培养阳性,纳入有效性评估。临床显示接受依柏康唑治疗的患者有76.1%有效,而接受咪康唑治疗的患者有75.0%有效。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依柏康唑0.91%,咪康唑0.92%,均不严重且较局限而短暂。

  • 标签: 皮肤浅部真菌病 双盲临床试验 咪康唑乳膏 随机临床试验 乳膏治疗 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