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简介戴克楠(19681111-),籍贯北京,学位大专,职务技师,研究方向磁共振。摘要目的探讨MRI检查中,技师与护士合作在完成整个检查中的作用。方法35例临床诊断为功能障碍的患者(包括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肠疝),对其进行动态MRI检查时的特殊培训,并针对检查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干预。结果35例患者中,只有一例因年纪较大,不能配合,其他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取得较好结果。结论技师与护理合作在动态MRI检查,具有良好作用。

  • 标签: 盆底动态MRI 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MRI在评价功能障碍患者结构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为30例功能障碍患者(实验组)、30例健康患者(对照组),采样时间2019年04月~2021年03月,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动态MRI扫描,分析两组患者(1)静态及动态MRI扫描肌面积;(2)标志线长度。结果: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多项研究数据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功能障碍患者结构改变诊断当中实施动态MRI检查,可有效对功能障碍疾病进行检出,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动态MRI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结构改变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肌肉张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0例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肌训练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肌张力评分及尿失禁程度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肌张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尿失禁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子宫缩复不良、子宫脱垂、痔疮及腰骶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后倾后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少于对照组;膀胱膨出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仪联合肌训练,有利于肌肉张力及功能恢复,能有效降低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的发生率。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产妇 盆底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产后妇女康复治疗、肌训练具体内容、应用价值及在功能方面评价。方法:电脑随机法指导下,将本文筛选研究对象分组,即:对照组、实验组,统计发现,2组产妇样本数为62,时间开始于2021年7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其中,康复治疗在对照组中开展,康复治疗、肌训练在实验组中开展,各组纳入产妇31例,就2组临床指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治疗成效(肌张力评分、尿失禁评分)展开比较。结果:(1)实验组抽取产妇分析后,关于恶露持续时间(19.78±2.53h)、泌乳始动时间(20.68±1.91h)和对照组产妇(32.25±4.11h、41.76±3.25h)相比,实验组有更低表现,P<0.05;(2)肌张力、尿失禁评分测定后,比较治疗前数据,对照组产妇、实验组产妇区别小,P>0.05;治疗工作开展后,在肌张力方面,实验组评分(3.87±0.16)VS对照组评分(2.45±0.39),较高,P<0.05;尿失禁中,评分统计后为(2.91±0.27)、(1.43±0.25),可见,后者比前者低,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临床治疗时,在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泌乳始动时间有效缩短,改善肌张力、尿失禁现象,保障最佳效果方面,康复治疗、肌训练更具优势,可进一步推行、应用。

  • 标签: 产妇;盆底功能;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训练;尿失禁;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展开研究,总例数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施以肌训练,研究组基于此加用康复仪,比较指标。结果:①肌力:研究组较对照组,肌力指标(I类肌纤维疲劳指数等)明显改善(P<0.05);②功能:研究组较对照组,下腹不适、排尿异常等发生率获得更低的水平(P<0.05);③性生活质量:研究组较对照组,性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协同肌训练于功能恢复中具促进作用,可增强肌力,使其功能恢复,提高性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肌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各45,比较两组肌电值、肌张力、临床治疗效果、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产后血清PLX水平。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妇尿失禁与子宫脱垂发生率,经对比表示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产后血清PLX水平,产后6周、产后12周、产后24周,观察组产妇的血清PLX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可以在改善肌电值与肌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对提升肌功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肌训练)、观察组(产后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各45,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电值更高,P<0.05;干预后较对照组,观察组肌张力更高,P<0.05;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产妇康复仪联合肌训练,可以在改善肌电值与肌张力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崇。

  • 标签: 产后 盆底康复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治疗对肌肉张力及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收治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各指标评分上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1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患者在肌肉张力评分上更高,而在尿失禁评分上更低(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发生了并发症,但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远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P<0.05)。结论:在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训练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肌肉张力,促进功能恢复,同时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好的保障了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肉张力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康复训练对初产妇肌力、产后性功能、肌疲劳度以及功能受损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选取了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来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后复查产妇,并且将这1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于实验组的50例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家庭康复器肌训练治疗的方法,而对照组的产妇则只进行常规的运动训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程均为两个月。两个月之后应用PHENIX压力探头检测分别测量对照组与实验组产妇产后三个月的最大肌电压,一类,二类肌肌力和疲劳度、器官的脱垂分类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产妇在干预之后,于产后的三个月时间内,肌最大肌电压值一类,二类肌肌力和疲劳度几项指标均显高于干预之前,并且实验组产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产后产妇来讲,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产妇的肌力、降低肌疲劳度,减少功能的受损情况,能够有效促进肌功能的康复。

  • 标签: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盆底肌疲劳度 产后性功能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MRI作为一项重要的无创性评估手段,现已被推荐应用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治疗方案抉择、手术方案制订及疗效评估。然而目前不同单位在成像技术以及图像的解读及报告等方面尚未达到规范化,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一成像技术的临床推广。本文中,结合国内外有关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研究结果及国外已发布与该疾病有关的技术规范与共识,同时汇集国内该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重要观点,聚焦于MRI指征、检查前准备、扫描序列、疾病诊断及分级的标准化,初步形成一个共识性规范,以期更好地指导MRI在该疾病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的SUI组和对照组受试者,部分SUI患者行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治疗。受试者均行动态MRI检查(静息相及力排相),对SUI组尿道、膀胱颈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SUI组TVT术后尿道移动角度、膀胱颈及尿道开放、器官脱垂程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秩和检验(偏态分布)比较对照组和SUI组患者计量资料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的差异。结果对照组25例,SUI组33例,31例行TVT治疗,其中12例于术后3~ 6个月复查MRI,纳入术后观察。力排相下,SUI组较对照组,功能尿道长度、尿道移动角度、H线、M线、膀胱漏斗征、尿道开放和膀胱脱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T术后SUI患者的膀胱脱垂程度减小,子宫脱垂程度增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T术后SUI患者的尿道长度增加,尿道移动角度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能准确评估SUI功能;TVT术后对尿道支持结构薄弱及器官脱垂无明显改善。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磁共振成像 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盆底器官脱垂 盆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改善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产后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不同护理干预。比较肌力有效恢复率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患者的肌力有效恢复率更高,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更低,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过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对女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肌肉锻炼治疗,观察组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肌力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ED治疗中采用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水平,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功能锻炼 治疗效果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产后肌力康复治疗过程中行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按照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单一组仅行肌训练,综合组则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电刺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压力的改善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显著高于单一组40例(74.07%),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综合组的收缩压和静息压均高于单一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行肌训练+电刺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压力,治疗效果十分理想和确切。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产妇 盆底肌力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100例患者,随后分为肌肉锻炼组(50例)与联合肌电刺激组(50例)。我院医师对肌肉锻炼组患者采取单纯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而我院医师对联合肌电刺激组患者则在肌肉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采取肌电刺激进行治疗。结果联合肌电刺激组与肌肉锻炼组患者的产后综合肌力以及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等数据具有显著差异,前者显著优于后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刺激联合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重建术与康复治疗仪联合治疗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8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4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骶韧带悬吊方式,实验组实施重建与康复治疗仪联合模式,对比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后肌力情况。结果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前两组肌力不足比例(100%、97.73%)差异性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肌力不足比例(15.91%)明显低于参照组(40.91%),实验组手术时长、手术时长及尿管留置时长均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出血量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该种联合治疗模式能够有效恢复患者肌力,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盆底重建术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仪联合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肌肉锻炼,观察组结合康复治疗仪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类肌纤维、II类肌纤维肌力测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康复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