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细菌培养法以及 PCR检验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 80例,统计患者入院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患者入院后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分别应用 PCR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法,进行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种检验方式下的阳性检出率, PCR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法, P<0.05;且 PCR检验结果表示,各菌种检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阴道细菌检验中选择 PCR检验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操作简单便捷,能够明确患者炎症感染情况,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法与细菌培养法的效果差异。方法:从 2018年 09月 -2019年 09月期间在我院阴道炎患者中随机选取 92人,分别采集样本后分别进行 PCR检查法与细菌培养法检验菌株,比较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而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细菌培养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16例、 35例、和 14例,分别占比 17.39%、 38.04%和 15.22%,检出率为 70.65%, PCR检查组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棒状杆菌、戛纳杆菌、肠球菌分别有 26例、 39例、和 19例,分别占比 28.26%、 42.39%和 20.65%,检出率为 91.30%,相比之下, PCR检查组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细菌培养法,对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使用 PCR检查法能有效提升菌株检出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阴道炎,细菌培养法, PCR检查法,检出率
  • 简介:摘要急性感染早期准确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随着临床各种检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病原学、人体基因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未来将有更多的检测指标采用床旁即时检测方式便于临床应用;将有更精准、丰富的生物医学信息平台和更高效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提供更精准的病原诊断,有助于最佳临床实践的实施。

  • 标签: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鉴别诊断 床旁即时检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于我院随机选取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将患者尿液为样本,分别进行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观察尿细菌培养中革兰氏杆菌数量、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中细菌与白细胞检出率,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并将尿细菌培养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对照组诊断阳性23例、阴性27例。观察组诊断阳性24例、阴性26例,2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计算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的检测特异度为34.6%、敏感度为71.4%、准确率为52%。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与尿细菌培养无显著差异,可用于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实现尿路感染病症的快速筛查。

  • 标签: 尿细菌 定量分析 尿路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急性细菌性痢疾的防治与 宣教。方法 选取并收集医 院 2018年 7月 -- 2019年 7月收治的 80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开展防治宣教。经比较: 患者均治愈 出院、 经过随访无 1例复发、无 转化为慢性细菌性痢疾、无 感染他人或 出现并发症等病例 。结论: 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进行防治宣教十分必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细菌性痢疾 防治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菌生物膜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等,将其自身包绕其中而形成的大量细菌聚集膜样物。多糖基质通常是指多糖蛋白复合物,也包括由周边沉淀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的一种生命现象,由微生物及其分泌物积聚而形成。是细菌粘附表面生活时所采取的一种生长方式,一般由多菌种构成。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均与细菌生物膜形成有关。生物膜的成分80%为细胞外多聚物(多聚糖、蛋白质、核酸),20%为各种细菌。其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便于营养物质的交换及废物的排出,便于群体感应分子的互相交流,从而使生物膜内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1 000倍。所以细菌生物膜对伤口生长愈合具有重大的负面影响作用,造成伤口延迟愈合,引起伤口中持续的超炎症反应;降低上皮角化细胞迁移;经证明,动物体内和体外生物膜可诱导宿主体内的炎症反应并且可上调大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相关基因表达。细胞生物膜可以分为浮游期、不可逆附着期、细胞增殖期、生长成熟期及扩散期。由于细菌生物膜在伤口表面广泛存在,如何防止与清除生物膜就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创面清创、应用抗生素、应用对生物膜有效的局部抗菌剂如银离子敷料和超氧化液、提高宿主免疫力等。

  • 标签: 细菌生物膜 伤口延迟愈合 治疗
  • 简介:摘要:细菌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在极微量( 1- 5ng/kg体重)的情况下便可引起人体发热、白细胞减少、微循环障碍、全身炎症反应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在药物生产中,尤其是注射剂的生产中,细菌内毒素的控制与检测非常重要,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对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鲎试剂 微量凝胶法 重组 C因子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我院 2015-2018年细菌耐药趋势。 方法:对我院于 2015年 1 月至 2018年 1 月期间病原学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015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分离出 4289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567 株,比例为 13.22% ;铜绿假单胞菌为 578 株,比例为 13.47% ;大肠埃希菌为 589 株,比例为 13.73% 。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分离出 5179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698 株,比例为 13.48% ;铜绿假单胞菌为 784 株,比例为 15.14% ;大肠埃希菌为 754 株,比例为 14.55% 。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分离出 6357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986 株,比例为 15.51% ;铜绿假单胞菌为 881 株,比例为 13.85% ;大肠埃希菌为 967 株,比例为 15.21% 。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病原菌耐药性呈持续变化,采取有效的抗菌药物和对耐药菌的检测予以加强尤为重要。

  • 标签: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变化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细菌检验效果及质量控制 。 方法:将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院内检测细菌标本共 6000 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各样本检测情况, 观察血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创伤、脓肿标本、痰液标本 细菌标本检验合格率 。 结果:在选取的 6 000 例细菌标本中,质量总合格率 89.03 % ,合格的标本共 5342 例,血液标本合格率为 99.80 % ,属于合格率最高的细菌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率为 66.67 % ,属于合格率最低的细菌标本,其余标本依次排序为痰液标本 98.68% 、创伤、脓肿标本 97.22% 、尿液标本 91.67% 和粪便标本 87.19%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率相比其它标本,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进行标本检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对标本进行严格采集及规范运送,能够提升检验效果。

  • 标签: 临床细菌检验 质量控制 细菌标本 管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呋喃西林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 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肠炎患者, 30例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常规组,另 30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呋喃西林灌肠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治疗方式的合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 相比于常规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小儿细菌性肠炎患者采用呋喃西林灌肠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呋喃西林 小儿细菌性肠炎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